桓驎,生卒年不詳,東漢學者。字元風(一作元龍),沛郡龍亢(今安徽懷遠縣)人。曾祖桓榮,祖桓郁,伯父桓焉,都是知名學者。桓驎早有才慧,精進好學。初官議郎,後侍講宮中。處事剛直。著述凡二十一篇。

桓驎年少時,有一天,他的伯父桓焉,接待客人,見桓驎在一旁,順便向客人介紹說:「這孩子有異才,特別能作詩賦。」客人為之高興,當即吟了四句詩:

甘羅十二,

楊烏九齡

昔有二子,

今則桓生。

十二歲的小桓驎,見客人如此誇讚自己,很感慚愧,於是,吟出以下八句詩,以為答謝:

<答客詩>‧桓驎

邈矣甘羅,超等絕倫,

伊彼楊烏,命世禰賢。

嗟予蠢弱,殊才偉年,

仰慚二子,俯愧過言!

大意是:

昔日甘羅十二歲當宰相,才智超群,

那位楊烏,也是當時的賢俊!

可嘆我少不更事,實屬愚笨。

愧對您(指客人)所講的那兩位賢人(甘羅、楊烏),

您太過獎了,小子我羞愧萬分!

由此可知,桓驎不僅少年能詩,而且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態度也很謙虛。

這是一首四言詩。所謂「四言詩」,是指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句為主的詩,是我國古代詩中最早形成的詩體。春秋以前的詩歌,如《詩經》所收,多為四言詩。至漢代後,五言詩興起,四言詩體漸趨衰微,南北朝後,作者便更少了。

【附註】

邈(讀秒):遠久。

甘羅:戰國時楚國下蔡(今安徽鳳台)人。秦國丞相甘茂的孫子,聰敏有才辯,十二歲做秦國丞相呂不韋的家臣。呂不韋企圖聯合燕國攻打趙國,以擴大河間郡。他自請作使者,出使趙國,說服趙王割五城給秦國,並攻取燕地,分十一城給秦國。因功被任為上卿。

伊彼:他那個。

楊烏:古人,生平事跡不詳。◇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