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團隊的研究報告顯示,去年中共當局在對社交通訊軟件「微信」的審查中,中美貿易戰、中興公司被美國制裁、孟晚舟被捕事件是三大刪除目標。不過,有評論認為,中共網絡審查效果有限。

據《美國之音》報道,香港大學新聞和媒體研究中心副教授傅景華(King-wa Fu)的團隊跟蹤檢查了微信上的104萬各類文章,發現其中1萬1000多篇被當局審查和刪除。十大被審查的議題中,中美貿易戰話題佔第一位,其次還有美國對中興公司的制裁,以及華為副董事長兼首席財務官孟晚舟被捕事件。

傅景華說,美國跟中國的貿易關係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去年很多大陸民眾在自己的媒體裏寫有關中美貿易的文章,民眾對這個話題關注比較大,所以他們(民眾)寫的文章比較多。

傅景華還提及其它遭屏蔽的內容,例如去年北京大學學生針對某些教授性侵行為的「米兔運動」話題、類似長春假疫苗事件的各種醫療事故,以及女演員范冰冰偷漏稅款的相關新聞等。

原《中國青年報》編輯李大同對美國之音說,首先,他全然沒有感到中共對微信審查和屏蔽有甚麼實際的效果。他說:「我的感覺是,屏蔽無效。我感覺,網友們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封的甚麼東西一定會改頭換面,用別的方式冒出來。我自己的感覺是,沒有甚麼東西是可以被封住的,基本上封不住的。因為互聯網現在是世界性的。你在國內封了,國外的朋友們,網友們不斷地在往(國內)裏面送,封不了,這個是一體化的系統,封不了的。(當局)實際上在做大量無效勞動,沒有甚麼效果,極大的成本,因為它不能人工做這種事,只能用關鍵詞、過濾詞、過濾圖像的方法。但是網友們現在是,你封了這個形式,人家立即改換一個形式,例如,劃上幾道,添一個標誌,結果又認不出來,就是這樣反覆。」

針對當局在微信上對中美貿易戰等話題的封鎖和刪除,李大同說:「中美貿易戰,美國大媒體上的重要動態,我們實際上都是一清二楚的。包括特朗普總統每天推特上寫甚麼,我們每天都在看。我個人感覺,他們沒有封住甚麼東西。」

另外,傅景華團隊的調查發現,中共當局對微信的審查焦點,已由國內政治和社會動盪的話題,延伸到政治敏感度較低的議題。

報道認為,說明大陸的輿論空間被進一步壓縮,這與當局高調宣稱的「三個自信」(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相矛盾。

香港《南華早報》去年7月的報道也提到,中共在互聯網審查上變得更具侵入性和個性化,使得更多普通微信用戶感到憤怒和難以忍受。如,曾有五個人的微信帳號在兩周內被永久撤銷,之前沒有任何警告,也沒有任何解釋,只收到模糊的「傳播惡意謠言」等信息。

而這些人都不是政治活動家或持不同政見者。他們懷疑引起問題的原因可能是偶然提及的政治問題。

專家表示,中共審查制度是以不透明方式運作的。被定義為「政治敏感」的內容在不斷變化,互聯網用戶很少被告知為甚麼他們會受到懲罰。

微信是騰訊公司推出的一款為智能手機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式。自2011年推出以來,微信在全球每月有10億活躍用戶,在大陸所有智能手機用戶中的滲透率為83%,在一線城市達到驚人的92%。因其在社交網絡中的角色,中共當局對微信的審查尤其激烈。

另外,微信欠缺私隱保護也是個大問題。微信不提供端到端加密,這種遺漏為第三方留下一個後門渠道,使(中共)政府、互聯網營運商和黑客可以訪問用戶的消息和數據。#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