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上個月抓捕了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後,中、加兩國關係降至冰點。中共以恐嚇威脅、任意執法等手段,從「人質外交」升級到「行刑外交」,逼迫加國放人,引發國際社會撻伐。
專家認為,孟晚舟案觸動了中共的敏感神經。中共表現出的咄咄逼人姿態單方面將國際社會拖入冷戰對抗模式中。
從恐嚇威脅到任意執法
孟晚舟於2018年12月1日在加拿大被抓,中共外交部於12月8日緊急召見加拿大駐華大使麥家廉,要求加國立即放人,同時釋放威脅說,「否則必將造成嚴重後果」。9日,中共外交部又緊急召見了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就美國要求加拿大拘押孟晚舟提出強烈抗議,並敦促美國立即撤銷逮捕令。
面對中共的要求,加拿大官方表明無能為力,因為該國「司法獨立」,加拿大政府無權干預司法。而美國也同樣是「司法獨立」,不能撤銷逮捕令。
在恐嚇威脅沒能見效後,中共在2018年12月10日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拘捕了加拿大休假中的前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及商人邁克爾·斯巴沃(Michael Spavor),但中共沒能對兩人提出具體抓捕理由。外界普遍認為,孟晚舟案已經被政治化,中共在玩弄人質外交,以逼迫加拿大放人。
但加國並沒有因為人質威脅而釋放孟晚舟,並強調說,加國在履行國際法規,不會妥協。「我們與合作夥伴一致認同這樣一個理念,法治不是一種選擇,它是民主的基石。加拿大既不會妥協,也不會將法治和正當程序政治化。」加國外交部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說。她同時呼籲中共立即釋放康明凱和斯巴沃。
在兩國僵持了一個多月後,中共法院在1月14日突然宣佈加拿大公民羅伯特‧謝倫伯格(Robert Lloyd Schellenberg)以販毒罪名被判死刑。此新聞一出,引發輿論地震。多位專家指出,這個案子疑點重重,極為反常,中共火速定死刑罪旨在加劇對加施壓。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隨即回應,中共選擇「武斷」判處加拿大人謝倫伯格,令加拿大極度關注。他說:「中共在案子中選擇任意適用死刑。」
杜魯多還表示,北京的行動促使渥太華警告加國公民,在中國存在被「任意執法」的風險。
中共抓捕康明凱 違反國際法條約
康明凱曾是加拿大駐華大使館一等秘書兼副領事,在任期屆滿後以請假方式留在中國。隨後曾擔任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絡員以及榮鼎諮詢(Rhodium Group)中國分析師。2017年2月,加入國際危機組織,擔任東北亞高級顧問。
加拿大駐華大使麥家廉18日告訴加國國會外交委員會,康明凱及斯巴沃持續遭受中共官員的虐待,每天被迫接受長達四小時的審訊,以及被關在24小時開著燈的囚室,無法睡覺。
加拿大總理杜魯多日前表示,中共沒有給予康明凱應享有的外交豁免。根據《維也納公約》,即使各國外交官離開職位後,在有關其離開前執行的外交工作方面,仍享有外交豁免。加拿大認為中共審問康明凱的內容涉及他之前的外交工作,中共應尊重康明凱的外交豁免權。
謝倫伯格死刑案疑雲重重 人質外交升級為行刑外交
謝倫伯格被指走私冰毒222公斤,2016年遭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走私毒品罪判處有期徒刑15年,謝倫伯格不服提起上訴。
隨後,遼寧高院立案受理,於2018年12月29日公開審理,檢方當庭提出一審法庭對謝倫伯格量刑過輕的證據,然後高院裁決、發回重審。16天後(2019年1月14日),一審法院公佈重審裁決,判處謝倫伯格死刑。
謝倫伯格的代理律師張冬碩近日接受《美國之音》電話採訪時披露了此案的三個反常之處:第一,二審一般不開庭審理,但對謝案則開庭審理;第二,檢方二審時突然提出有新證據,但此時已距謝被捕過去四年、距離一審判決也過去了一年多;第三,二審判決後僅11天重審就開庭,同時1小時庭審後就宣判死刑。
張冬碩在路透社採訪時表示,中國(中共)法律規定,上訴期間只有發現了新證據並重審,才能加重量刑,而檢方提出的新證據不是新事實,其實已經向法庭呈交過了。即使法院接受所有起訴指控,也不應加重對謝倫伯格的量刑。
《南華早報》說,這次對謝倫伯格判決的時機及其快速性以及中共方面使用的「新證據」,引發了觀察者的質疑。
人權觀察執行主任羅斯(Kenneth Roth)表示,中共正在「玩人質政治」。另有分析人士認為,從康明凱和斯巴沃被抓到謝倫伯格的閃電被判死刑,中共已經將「人質外交」升級到「行刑外交」。
分析人士表示,人質外交升級為行刑外交,都是試圖干預加拿大的司法程式,威脅加拿大釋放孟晚舟。
謝倫伯格案再度佐證,「在極權國家司法是統治者的鷹犬」的說法。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中國法教授克拉克(Donald Clarke)也指出了此案的多處不尋常,其中包括重新審判發生得非常快,法庭在上訴裁決後16天就安排了重新審判,並且迅速作出了死刑判決。
他說:「據我所知,這是中國(中共)外交領域前所未有的一步,是中國(共)的一種外交計謀。」
BBC駐北京記者麥笛文(Stephen McDonell)分析說,現行中國《刑事訴訟法》規定,死刑案件終審後仍需最高法院核准方可執行,中國(共)也許以此作為談判籌碼,爭取加拿大釋放孟晚舟。
中共高調辦理案件 企圖擴大影響
中共違反常理對謝倫伯格的二審開庭審理,令外界認為,中共企圖在擴大事件影響,以便向加國政府傳遞信號。
二審不僅開庭,克拉克教授表示,法庭還罕見地主動邀請了國際媒體旁聽審判,顯然有意提高案件的國際關注度。
克拉克認為,中國(共)希望公開這場審判背後的動機的假設之一就是,中國(共)希望向加拿大就孟晚舟案施壓。而謝案種種的「不尋常」,以及最近中共駐加拿大大使盧沙野的公開表態、中共逮捕其他兩位加拿大公民的事件,都指向這一假設,讓人很難相信一切都只是巧合。
加拿大卑詩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國際關係專家包義文(Paul Evans)教授向BBC表示,「很多加拿大人對此感到憤怒」。「許多人把這視作中國(中共)發出的一種威脅,認為中國將此作為孟晚舟事件的一部份,將問題政治化處理。」
包義文也認為,目前所有的跡象都讓這個案件被看作是中國(共)對外發出的一個「信號」。
中共將自己置於國際社會的對立面
中國獨立政治學者吳強認為,從中共外交官們「咄咄逼人」的表態到逮捕兩名加拿大人再到改判謝倫伯格死刑,中國(共)在單方面將國際社會拖入冷戰對抗模式中。
吳強說,中國(共)實際是把孟晚舟的案件上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來處理,此次暴露中國(共)政權裏面最內核、保守、強硬的一部份力量正在發揮作用,這種力量以前是深藏在中國(中共)政治內部的,通過孟晚舟事件逐漸顯現了出來,誘導國際社會與中國(中共)一起提早進入到冷戰對抗模式。
在孟晚舟及中共抓捕加國公民的事件上,加國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支持。美國、澳洲、英國、法國、德國、歐盟及荷蘭等國發表聲明支持加拿大。美國國務院表示,中共判處加拿大公民死刑是「出於政治動機」。歐盟也公開表示,對中國(中共)法律體系的合法性以及在中國運作的國際非政府組織的獨立性,公開表示質疑。英國呼籲中共要「公正」和「公平」。
此外,加、英、美、澳、德等國的一百四十多位前駐華大使以及中國問題專家,聯名致函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呼籲釋放兩位被抓的加國公民。
信中指出,中共的抓捕令外交人士心寒。「這將減少對話以及增加更多的不信任」。
加拿大《環球郵報》引述外長方慧蘭的表述稱,加拿大政府正積極與其盟友接觸,讓他們明白中共的「隨意拘留」並不只是針對加拿大,也是「對所有國家的威脅」。
加媒CBC報道稱,杜魯多和方慧蘭已經與外國政府首腦、部長和外交官舉行了19次高級別會談,爭取盟友國家對被中共拘捕的加拿大公民給予支持。
加拿大還在謝倫伯格被判死刑後,更新了對去中國的旅行警告。警告說,「由於存在(中共)任意執行當地法律的風險,我們鼓勵加拿大人在中國高度謹慎行事。」
此前,美國國務院在本月初發佈公告,升級對中國旅行的警告,敦促美國公民在中國旅行時要「特別提高警覺」,理由是「當地對法律的任意執行,以及對具雙重國籍美籍華人的特殊限制」。
加拿大前外交官本·羅斯韋爾(Ben Rowswell)認為,中共的行為恐會引發寒蟬效應。
他說,對兩名加拿大人的拘留已經給任何商人、學者發送(不)想前往中國的的這種寒蟬效應,「因為他們擔心可能會被捕。現在他們必須擔心自己可能會被處死。」
《金融時報》1月11日報道,中共有騷擾和任意拘留與其有政治爭議國家的商人的廣泛記錄。讓中共當局涉入,實施「出境禁令」也是許多中國企業特別普遍和有效的談判策略。大多數案件從未公開,但在商業糾紛中,知名跨國公司有此遭遇的高級管理人員名單長得令人驚訝。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