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本周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1997年至2015年期間從澳洲兩家醫院蒐集的細菌似乎逐漸在用於洗手液中的酒精中存活而且變得更好。 

在同一時期內,細菌對酒精耐受性的提升似乎與醫院逐漸增加使用酒精類消毒劑有關。這一增長旨在改善環境衛生並阻止這些細菌的傳播。 然而,胚胎監測數據以及研究人員在老鼠身上進行的一系列實驗表明,這種努力可能會適得其反,實際上可能會促進耐藥性病原體的傳播。

細菌存活於洗手液的酒精中

由傳染病專家Paul Johnson和墨爾本大學的微生物學家Timothy Stinear領導的研究人員對研究結果進行了總結,並寫道:「我們在此提出,時間和增加的酒精耐受性之間的顯著正相關是細菌對消毒劑製劑中增加酒精的反應,而且更耐受的菌株能夠取代其耐受性較差的前體。」

Johnson,Stinear及其同事在注意到「醫院獲得性感染」的令人費解的模式之後,開始了他們的研究。 雖然醫療機構正在用酒精擦拭他們的衛生用具,某些非常不好的細菌似乎在衰退 ,例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還有MRSA(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但另一組細菌似乎正在蓬勃發展。 

比如說屎腸球菌,通常是人體腸道無害的居住者,但可能成為潛伏在醫院中的機會性病原體,並撲向脆弱的病人。

屎腸球菌特別值得關注

屎腸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是一種特別值得關注的物種,因為它已成為醫院獲得性感染的主要原因,並且常常對多種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包括稱為萬古黴素的最強的一種藥物。

為了解這些細菌如此活躍的原因,研究人員在1997年至2015年期間檢查了兩家澳洲醫院從感染患者中採集的139株屎腸球菌細菌。首先,他們將細菌接種到低水平的異丙醇, 一種在洗手液中應用的酒精類型。

洗手液通常含有70%或更多的異丙醇或乙醇,它們通常會湮滅細菌。高濃度的酒精基本上切碎了微生物的外膜,導致分子混亂和細菌內臟洩漏,從而殺死細菌。 

為了避免簡單地全部殺死這些細菌的分離株,研究人員向它們倒入了一種含水量為23%的異丙醇混合物。它可以消滅一些但不是全部的細菌。 但是當他們根據蒐集的時間分批比較分離株時,他們看到了明顯的轉變。2009年至2015年間蒐集的細菌的存活率比2004年之前蒐集的細菌高十倍。

研究人員指出,2002年醫院開始使用含酒精的消毒殺菌劑。事實上,他們從2001年每月使用100升含酒精的洗手液到2015年每月使用1,000升 增加了10倍用量。

當然,醫院不會使用低濃度23%的酒精消毒劑; 他們使用70%濃度。為了研究細菌的耐受性變化是否與醫院的衛生和感染風險有關,研究人員還用老鼠做了實驗。

首先,研究人員在小鼠籠子的地板上塗上了屎腸球菌菌株,有些菌株很容易被酒精殺死,有些則是耐受性相對較高的菌株。 

然後,他們用70%的酒精溶液擦拭地板,然後釋放老鼠在籠子裏玩了一個小時。 之後,研究人員掃描了它們的糞便,看看它們中有多少隻在籠子裏感染了屎腸球菌,儘管有清潔。

在重複實驗中(以及模擬水處理作為對照),研究人員發現耐酒精的細菌在地板清潔之後的存活率及感染小鼠方面比耐受性較差的細菌表現更好。

研究人員還進行了基因比較,但幾乎排除了耐酒精分離株比其它分離株更具傳染性的可能。 

研究人員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來驗證和理解酒精耐受性。但他們已得出結論:屎腸桿菌耐酒精菌株的發展有可能會破壞基於酒精的消毒劑標準預防措施的有效性,並且可能部份解釋 「萬古黴素耐藥性腸球菌」感染的增加。目前,在歐洲、亞洲、美洲和澳洲的醫院中對此均有廣泛報道。◇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