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調查發現,超過三成受訪中小學生每日使用社交媒體最少9小時,近七成因經常在線而感到疲累。過半受訪小學生想做「網絡紅人」。

香港兒科醫學會及香港兒科基金今年5月至6月期間,訪問約二千名小四至中六學生,93%受訪青少年有使用社交媒體,18%每日花7個小時或以上的使用社交媒體,有32%受訪學生表示每日在線最少9小時,更有11%受訪學生形容自己是「全日在線」。

78%受訪者在午夜後仍有回覆訊息,他們保持在線的原因主要是想盡快處理或回覆訊息(64%)、已成一種習慣(54%),或擔心會錯過一些資訊(34%)。加上近年流行的「限時動態」使他們「不能下線」。

長期用社交媒體增負面情緒

68%受訪學生表示,經常在線會感到疲累。他們在意社交媒體的回應,令情緒容易受牽動。分別有44%和26%受訪者,因沒有事情上載及得到較少讚好而失落。年紀越大的受訪者,越希望塑造自己「理想」的網上形像,但同時空虛、孤獨及壓力等負面情緒會不斷增加。

調查又發現,29%受訪中小學生曾經在社交媒體開直播,分別有52%的小學生及33%中學生直認想做「網絡紅人」,當中20至30%青少年表示願意分享私事,或上載性感照以吸引注意。

專家籲家長多與子女傾訴

香港兒科醫學會前會長及香港兒科基金秘書長王曉莉認為,青少年於社交媒體開直播屬普遍現象,家長無法完全禁止。青少年對成為「網紅」趨之若鶩,反映青少年希望憑此得到關注,及獲取自信心,建議家長可多與子女傾訴,及安排活動讓子女發展興趣,讓子女便無需透過社交平台取得信心或滿足感。

香港兒科基金主席、國際兒科醫學會前會長陳作耘醫生建議,家長應以身作則,教導子女如何使用,並就分配使用時間達成共識。政府亦需就網絡對青少年的潛在風險制訂相關政策,減少網絡欺凌及保障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又建議政府任命獨立的「兒童事務專員」,領導有法定權力的「兒童事務專員公署」及監督和評估兒童健康政策的落實及施行情況。◇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