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都要唱姥姥的澎湖灣了」。近日,上海教委將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本《打碗碗花》原文中的「外婆」全部改成了「姥姥」,消息一被曝出就在網絡炸鍋了,引發爭議。
爆料稱,這篇文章,出自於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課本(滬教版)小學二年級第二學期(試用本)教材,同一教材裏的第6課《馬鳴加的新書包》也都改成了「姥姥」。
大量網民對此感到不解,紛紛質詢上海市教委,回覆是,「姥姥」是普通話語詞彙,而「外婆」屬於方言。
一石激起千層浪,各種評論、觀點涌現各社交媒體,絕大多數人表示對此不贊同。
上海大學中文系教授錢乃榮對看看新聞表示,沒有必要非得改成姥姥。在中國古代沒有「姥」這個字,是近代將這個北京的方言詞收到了普通話裏。
他表示,「外婆」在漢語裏已經被應用得很廣了,許多書面語的文章都有,方言詞彙吸收得越多,語言就越生動,越豐富。
一篇署名梁惠王的文章「『外婆』這個詞不是方言」 中說:「首先,中國古代是宗法社會,父系和母系分得非常嚴格,所以古書裏凡是寫到母系親屬,前面都要冠個「外」字。《說文》:「外,遠也。」也就是對一個小孩子來說,母系相當於父系來說,是疏遠的,不重要的。你看《漢語大字典》引《爾雅》是怎麼說的」:
還有大量網民留言:
「跑返就是逃難」說,中共的學校不考慮教會學生生存的能力,就會扯X。
「喜洋洋的平底鍋」認為,這種大一統的做法,不僅從語言上統一,思想也找個標準統一,禁錮人的思想,乖乖地當奴隸。
「岳昕」說:「作為一個北京人,我很誠實地告訴大家,姥姥有時候用在罵人的時候,比如『你姥姥!』」
「zhouzhun」表示,連外婆都管成這樣了,對少數民族的語言跟文字的迫害可想而知。
「綠色植物」認為,這壓根就不是方言的問題,當年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是飽含著對「外婆」的深情的,從小到大喊的都只是「外婆」,內心裏或許根本不知「姥姥」是誰,你這麼一改,固然統一了,但感情也沒有了,你這麼亂改問過作者了嗎?
「心包太虛」質疑:教委?誰委任你了?還不是黨,黨盡找周帶魚之類無才+缺德之流如你們教委。告訴你們:正式稱謂該是:外祖母。姥姥僅北方一些方言中使用。其頻率還不如外婆。搖啊搖,搖到外婆家。沒聽說搖到姥姥家,是嗎,教委?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