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不經意中飄然遠去,也在不經意中悠然而來,春寒料峭中,櫻花、桃花、梨花、杏花⋯⋯漸次綻放,清明節也到了。
何為清明節
面對清明節,常有人發問,這是傳統節日嗎,為甚麼總在4月5日。回答:是,也不是。
首先它是一個節氣,從立春開始,經過雨水、驚蟄、春分,就是清明了,它處於仲春與暮春之交,過了清明節,氣溫就要升高,降雨也會增多,《淮南子・天文訓》說,春分後十五日,北斗星柄指乙位,則清明風至。「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春耕的大好時節來臨了。
其次,清明節也是一個節日,從唐代開始,它同時兼有了節日的意義。所以,清明的日期,是跟著季節的腳步計算的,不總在4月5日,而是它的前後幾天。確切的日期,是「春分」後的十五日。因為歲差的緣故,每年的清明節並不總在同一個日子,但是總落在陽春4月的4日、5日或6日。
為甚麼兩岸的民眾大多把4月5日當作清明日呢?那是自1935年起,4月5日這一天由民國政府定為國定假日,命名為民族掃墓節。國民政府搬遷到台灣後,這個日子仍然是民族掃墓節;對岸的大陸,大多數民眾也延續到今天,仍視4月5日為清明節的正日。
清明會由節氣發展到節日,身兼雙職,有它的原因。古人有言:上巳通清明,清明通寒食。上巳節和寒食節這兩個重要的日子,或者說這兩種重要的活動,被清明糅合兼併了。
上巳通清明
一年之計在於春,越是古代的先人越是懂得天人合一的道理,所以春天來臨,萬象都要更替,除舊布新,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的。春秋戰國時代的著述《管子》,就有這樣的說法:在陽春三月,要燻烤房間、更新火種,淘井換水,目的是消除毒氣。
不僅物件器具,天地中的人也要祛污淨穢,在3000年前的周朝,這是全民共同的事情。周朝以前的夏朝和商朝,以及連孔子也無限嚮往的更早的堯舜禹時代,應當更是如此,可惜周朝以前的史料、記述早已佚失,我們只能看到周朝以後的情況了。
每年春天,先民們有一個大型的集體活動:結伴去水濱沐浴,稱為「祓禊」。這一活動由官府組織進行,宮中派出具有通神能力的女巫職官,為人們溝通神靈,釁浴除災。《周禮・春官・女巫》這麼記載:「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意思就是通神的女巫官,執掌每年的祓禊事宜。
「祓禊」在黃曆陽春三月的上巳日進行,先期虔誠齋戒之後,人們用香氣襲人的蘭草,製成香薰蘭湯,在專職的女職官指導下用來沐浴,以洗除陳舊的邪穢,祓禊沐浴,洗滌一年來所積存的污垢病害,也期望新的一年裏吉祥清明。
三月的巳日雖在上旬,但每年的具體日子並不固定,為了方便統一,魏晉時將上巳節定在了三月初三日。
清明通寒食
那個時候,還有一個時間較長的、極其重要的全民活動──寒食,不動火,吃冷的食物。寒食的日子,要從仲春開始直到季春結束,歷時一個月,到清明時節結束。
「寒食月」在古代時極其重要,蕩滌外在的污穢之前,簡陋的冷寒食品會幫助人們戒除口腹貪慾,摒祓體內積存的病濁邪氣,清淨身心,才能更好地合上天地春發、夏長、秋收、冬藏的節拍。
這個寒食又可與忠義聯繫起來,說寒食的習俗來自於春秋時期的介子推。
從西漢時就有了一種說法,說的是春秋時期,晉文公在外流亡的十九年期間,他有一個臣子叫做介子推,曾經在晉文公斷糧時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給晉文公吃。晉文公回國執政後,大賞功臣,但把介子推忘了,他也不爭功,與母親隱居起來。
日後晉文公記起了舊事,親自去探望,介子推已帶著老母一起隱居在綿山裏。有人知道介子推是遠近有名的孝子,就為晉文公出主意放火燒山,認為他會帶著母親出來避火。誰想漫天大火點燃,反而將母子兩人燒死在山中的大柳樹下,人們只找到介子推的遺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晉文公痛失忠臣,既難過又悔恨,通令全國不許動火,一律吃冷食。
其實正史中沒有這回事。根據《左傳》、《史記》的記載,晉文公回國後確實將介子推忘記了;介子推也認為主公能夠執掌晉國是上天的安排,把他忘記也就忘記了,自己不該去表功,於是帶了母親去了老家的綿山隱居。後來晉文公想起介子推,派人去找,卻再也沒有找到,於是文公命人環綿山而封,將此山封給介子推,用以牢記自己的過失,表揚介子推的忠義。
附會雖是附會,卻流傳極廣,跨越千年、跨越萬里,成為中國人對寒食起源的最普遍解釋。如今寒食的習俗已漸漸不為人知,介子推的傳說, 就演變成清明節的起源,依然家喻戶曉。也是上天對潔身自好之臣、反躬補過之君的褒獎。
其實,禁火之俗,在晉文公之前早已是慣制。《周禮・秋官》記載,在仲春時分,周王室管理火源、火種的官員司烜氏,有一個任務,是要敲著木鐸,告知民眾們禁火。《周禮・夏官》又有「季春出火,民咸從之」的記載,也就是到了季春,就要點火了,民眾都聽從號令。
周朝以前的夏商,以及更早的三皇五帝時期的禁火、寒食、祓禊,雖然已無從知道,能夠斷定的是,寒食節早已有之,三者相連,密不可分。禁火之後的寒食,曾經極其重要,中國的古人中,修煉極為普遍,那時的人們普遍懂得修心養氣、實踐道德,節慾、清心一個月,不僅不會損傷身體,而且對身心大有裨益。
寒食是有心法的,隨著慾望和安樂越來越佔據人們的心靈,人們也就越來越難以自省守心,沒辦法進入狀態,一個月的寒食就會損傷守不住心神者的身體。
《後漢書》記載:「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老小不堪,歲多死者。」所以,漢朝之後,國家規定的寒食日縮短到了三天。隨著人們日漸離道,後來三天的寒食也讓人難以適應了,再改為一天,此後一直延續下來,被規定在清明的前一天,通常是冬至後的第105日。
到如今,國定的寒食已經一天也沒有了,但是民間仍然有不少有識之士秉持著清明節前後寒食的傳統。因為「天也清明,地也清明」的清明節氣將要來臨。天地物種在經歷了冬至之後的修生養息、初春的蓄勢待發之後,將要萬機生發,天地中的一分子──人,也先純淨體內的環境,清明自身,然後配合天時而繁茂,才是最好的。
清明賜新火
天人感應,寒食結束,清明也要生發新火。唐朝在這一天由皇帝頒賜新火,舉行盛大的儀式,故唐代之時統合了寒食和上巳的節俗,清明又成了一個節日。
唐朝文學家謝觀的《清明日恩賜百官新火賦》,描述了賜火的盛況:清明節的清晨,有宮中的官員,用榆柳鑽燧,將取得的新火獻到朝廷。然後皇帝下令頒賜新火。只見眾多的太監們用新火點燃蠟燭,列隊而出,把新火種延引到宮廷門外。在場的官員們,每個人都分到一炬新火,他們深感榮光,紛紛叩謝皇恩。頒賜新火之後,皇帝還要宴請群臣,君臣同飲⋯⋯
而市井生活中的平常人家,從寒食的「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煙」,到清明這一天,則要「寒食花開千樹雪,清明日出萬家煙」了。寒食結束,新火生發,家家戶戶都有一番新氣象。
清明節是「春祭」的好日子,全家人到祖先的墳上,拈香祭拜。如果墓碑上的字不清,這時要重行強化一下;清除墳墓上雜草的過程中,塌陷的地方要培上新土。維護修整祖墳之後,供上祭品,祭拜祖先。在身心最為清明的清明節,來祭奠祖先,最容易和祖先溝通連接。
而清明又是個節日,糅合了寒食和上巳的一些習俗,形成了多采多姿的節日,除了踢球、抖空竹、放風箏、盪鞦韆、拔河、踢毽子、跳房子、鏤雞子、走馬、拜掃等多種節令習俗之外,還有曲水流觴,「西郊外步踏紅青」的活動。
現代人的清明節,以上的諸多節目已湮滅不見,手機、遊戲代替了一切。其實,陽春三月,是推陳出新、生命萌發的時令,在這個唯一以節氣為節日的清明節裏,放下手中的一切,到大自然中感受天地氣交、天造地化之下的萬物華實,也是不可多得的「清明」事呢。
參考資料:
《清明作為獨立節日在唐代的興起》
《管子・禁藏第五十三》
《後漢書・禮儀志上》
《晉書・禮志》
《周禮・秋官》
《周禮・夏官》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