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金沙港之關帝廟在南山北山之中,清朝的胡敬學士曾創作了一門聯云:

聖至於神,薦馨歷千載而遙,

如日月行天,江河行地;

湖開自漢,崇祀值兩峰相對,

有武穆在北,忠肅在南。

「薦馨」即「薦馨香」,指無酒肉供品的素祭,出自《春秋左傳•僖公五年》。上聯的大意是:「關帝是聖是神;對關帝的敬仰已經千年了,如日月之行天,江河之行地沒有停息。」下聯的「湖開」典故出自《水經注•卷五》記載,西湖一帶本為草木穢塞之地,自東吳孫皓的天璽元年,湖被開通。「忠肅」本義是忠心和振肅;這裏指關羽。下聯的大意是:「西湖自漢末開通,現今恭敬祭祀正值兩峰相對,有岳飛廟在北,關帝廟在南。」

而在岳飛廟左近還有一座關帝廟,其門聯云:「德必有鄰,把臂呼岳家父子;忠能擇主,鼎足定漢室君臣。」這是明朝學士繆昌期的手筆。由此可見,古來以忠義著稱的,關羽以後就是岳飛了。

岳飛精忠報國的事蹟可以說是婦孺皆知,並且廣為人們傳頌。清乾隆時期的大臣彭元瑞曾為西湖之岳廟題門聯云:「舊事總驚心,階前檜賊;感時應濺淚,廟側花神。」此聯是從杜工部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句中化出。清朝嘉慶年間的兵部侍郎吳芳培曾為河南湯陰之岳廟題一門聯云:「千秋冤獄莫須有;百戰忠魂歸去來。」以上兩聯的對語各切其地,不可移易;讀後令人吁噓。

去過杭州西湖岳墳的朋友應該知道,墳前有鐵鑄的秦檜夫婦及萬俟卨、張俊四像,鐫姓名於胸次,跪於門外。有松江徐氏女題楹柱云:「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此下聯的大意是,連白鐵都唾棄秦檜等奸臣,因此認為被鑄成這些奸臣的形像實在是太無辜了。而在白鐵像前另有一幅以秦檜夫婦口氣互相責怪的對聯:「咳,僕本喪心,有賢妻何至若是?啐,婦雖長舌,非老賊不到今朝!」這副聯的大意是:「咳,我秦檜本來就是個喪心病狂的人,但如果是娶了賢妻又何至於落到今天這個下場(言外之意是說王氏為佞婦)。呸!我王氏雖然愛搬弄是非說壞話,但如果不是你這個老賊秦檜也不會這樣了。」另有一聯據說是秦檜的後代所寫的:「人從宋後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由這幾副對聯我們也可以明白一個道理,自古迫害忠良的奸賊都不會有好下場,而且永遠被人唾棄。

清朝的大臣岳鎮南是岳飛的後代,曾在家鄉河南湯陰縣岳王祠題一聯云:

天章褒臣節,想當年竭力致身,

忠孝兼全,萬古精誠光日月;

祖訓衍家傳,願奕葉承先啟後,

蒸嘗勿替,千秋俎豆炳湖山。

上聯的「天章」是指好的文章;「臣節」指人臣的節操。下聯的「奕葉」指世世代代,「蒸嘗」本指秋冬二祭;後泛指祭祀。語出自《國語•楚語下》。「勿替」是「不廢棄」的意思。「俎豆」本義是指古代祭祀、宴饗時盛食物用的兩種禮器;這裏也是指祭祀,奉祀。語出自《論語•衛靈公》。這是被當時的文人認為寫得相當好的一副門聯。上聯頌揚岳飛的忠義大節;下聯表示世世代代都要祭奠英魂,並繼承岳飛的高尚品德。

三國時的諸葛亮,以智慧、忠義、公平(詳見《貞觀政要•公平》)等美德被後世所傳頌。成都的諸葛忠武侯廟有集句一聯云:

可託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

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

吾聞其語,吾見其人。

大家可以看出這一副門聯對仗並不見得工穩,但卻被歷代文人認為寫得好。因為它是集《論語》中的句子寫成的,而且又很切合諸葛亮的事蹟。上聯整句出自《論語•泰伯》:「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這段話是曾子說的,大意是:「可以把年幼的君主託付給他,可以把國家的政權託付給他,面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而不動搖屈服。這樣的人是君子嗎?是君子啊!」在中國古代,六尺指15歲以下,而七尺指成年。死去父親的小孩叫孤;託孤,指受君主臨終前的囑託輔佐幼君。「百里」本來是指古時諸侯封地的範圍,後用以稱諸侯國。據《孟子•萬章下》記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

下聯整句出自《論語•季氏》:「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這段話是孔子說的,大意是:「看到善的行為,就擔心自己達不到;看到不善的行為,就好像把手伸到開水中一樣趕快避開。我見到過這樣的人,也聽到過這樣的話。以隱居避世來保全自己的志向,依照義來貫徹自己的主張。我聽到過這種話,卻沒有見到過這樣的人。」下聯只是將孔子說的「未見其人」改成了「吾見其人」,言外之意是說,連孔子都沒有見過的賢德之士,我卻看到了(諸葛亮)。用聖人說的話來稱讚諸葛亮,而又剛好符合諸葛亮的實際情況和作為;非飽學之士無法集此聯句,怪不得此對聯被歷代文人所推崇。

四川成都城外有丞相祠堂,那裏楹聯林立,有幾副楹聯頗值一讀。其中一聯云:

「望重南陽,想當年羽扇綸巾,忠貞扶季漢;

澤周西蜀,愛此地浣花濯錦,香火擁靈祠。」

上聯中的「南陽」是指當年諸葛亮的隱居躬耕之地。「季漢」指蜀漢,也就是漢的末代。下聯的「澤周」意思是「恩澤遍及」;「濯錦」指成都一帶所產的織錦,以華美著稱。此聯娓娓道來,典麗而不俗。

又有一聯云:

「伊呂允堪儔,若定指揮,豈僅三分興霸業;

魏吳偏並峙,永懷匡復,猶餘兩表見臣心。」

上聯「伊呂」本是商朝的輔佐重臣伊尹、西周的輔佐重臣呂尚(姜子牙)兩位的合稱。後亦泛指國家的輔弼重臣。「伊呂允堪儔」的意思是「果真能夠與伊呂相儔比」。下聯「兩表」指諸葛亮寫的前後《出師表》。此聯深切孔明之事蹟,不僅稱讚了他的功績,又為諸葛亮匡復之志未竟而深表惋惜。

元末明初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可謂是家喻戶曉,因此在清朝有的地方還建了華佗廟。據清朝的楹聯大師梁章鉅《楹聯叢話》中記載:客有述華佗廟(未述地點)聯云:

「未劈曹顱千古恨;曾醫關臂一軍驚。」

又云:

「岐黃以外無仁術;漢晉之間有異書。」

第一副聯講的典故出自《三國演義》:華佗要為曹操開顱作手術,及為關羽刮骨療傷。看來此聯的作者還挺恨曹操的,所以才為曹操的頭沒被劈開而感到遺憾。中國古代的醫術比現在的西醫高明多了,開顱作手術對華佗來說也只是小菜一碟而已。現代的中醫不行了,是因為古代中醫精華的東西沒有流傳下來。

第二副聯中的「岐黃」一詞取其本意,指上古時期的岐伯和黃帝,相傳他們是醫家之祖。「仁術」在古漢語中也指醫術;比如明朝的張浩著有《仁術便覽》,清朝的王士雄著有《仁術志》,都是醫書。上聯的大意是:岐伯和黃帝以外,要數華佗的醫術最高了。下聯的「異書」是指華佗的《青囊經》一書,可惜沒有流傳下來。

中國古代的官員常用寫門聯的方式來勉勵自己和警示世人。明朝的布衣文人郎瑛的《七修類稿》記載這樣幾件事情,明宏治年間,吏部尚書三原王恕的官署有一門聯云:

「仕於朝者,以饋遺及門為恥;

仕於外者,以苞苴奠入為羞。」

上聯中的「饋遺」本謂饋贈財物,這裏指收受賄賂;大意是:「在朝廷中(這裏指京城)為官的,以收受賄賂為恥。」下聯中的「苞苴」也是借指賄賂,語出自《荀子•大略》篇。「仕於外者」是指在地方為官的。王恕將此聯貼在官署的門口,除了勉勵自己之外,也是想告誡那些行賄者,別想歪門邪道的事情。

嘉靖間,揚州藩司參議(相當於現在的副省長)錢嶫亦自撰一聯,命令所屬的衙門全部貼上。句云:

「寬一分民受一分,見祜鬼神;

要一文不值一文,難欺獄卒。」

上聯的大意是:對老百姓寬厚一分,百姓就蒙受一分的恩惠,(這種官員)也會得到鬼神的賜福。下聯的大意是:(當官的)向別人收受一文錢的賄賂,其實一文都不值;閻王爺那都有一本賬記著,到時地獄中的獄卒可騙不了,那都要連本帶利的在地獄中受罪償還。

明朝的華蓋殿大學士楊文貞(楊士奇)有一個兒子橫行於鄉里,楊士奇的一位好友自鄉中來,每述其惡款。文貞常教訓兒子不能再做壞事。一日書一聯示之曰:

「不畏官司千狀紙;只怕鄉民三寸刀。」

楊士奇的兒子收到對聯後仍然不知悔改,後來果然因為犯罪被殺頭。當時的人們都說楊文貞的這副對聯可以成為那些官宦子弟的座右銘。◇

(未完,下周四待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