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前財長樓繼偉日前直指,中國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可能性,比十年前全球金融危機時面臨的金融風險還大。但其在講話中盛讚前中共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堅持設證監等分業監管有遠見,被認為借古諷今,在中共官場頗為罕見。

現任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原中共財長樓繼偉1月28日在一個企業發展高層論壇上發表講話。中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官網隨後發佈了樓繼偉的長篇演講稿,全文共6,894字,引發廣泛關注和熱議。

樓繼偉在演講中指,過度的混業造成一系列金融亂象,名目繁多的中國特色衍生品令人眼花繚亂,同業、通道、嵌套、資金池、龐氏融資性的萬能險、P2P、非標、現金貸等等層出不窮、相互疊加,結果是不斷抬高資金成本,加劇實體經濟困難。

樓繼偉還稱,除了常規的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等金融行業外,各種各樣「中國特色」的金融、類金融機構和區域性交易市場更「令人眼花撩亂」。而這些龐雜的金融和準金融機構又總是想方設法繞過財經規章制度,這使得中國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機率相當大,比十年前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的美國金融市場更加混亂。

樓繼偉表示,近年來,當局貨幣擴張政策在推動經濟增長方面的效益逐步減小,進一步的經濟刺激政策只能使貨幣擴張進一步惡化,並可能起到鼓勵金融投機的作用。

外界注意到,樓繼偉話鋒一轉,盛讚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堅持依職權分設證監、銀監、保監會以避免管理混亂是「英明預見」。

樓繼偉表示,上世紀90年代,朱鎔基堅持分業經營,「正是在他的堅持下,才有『三會(銀監、證監和保監)分設』和金融機構按主業拆分。當前金融行業利潤已超過其它行業利潤總和,大量人才蜂擁而至。面對今天的金融亂象,我不禁感佩朱鎔基同志當年的英明預見」。

他指出,「懂經濟的朱鎔基」從1991年開始,先後擔任國務院副總理、總理,還曾兼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等職務。當時正是中國金融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朱鎔基被看作是「中國金融改革頂層設計的參與者」。

樓繼偉現任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香港《經濟日報》認為,中共官場上,藉前任領導批評現任政府的做法頗為罕見,樓繼偉的言論引起外界矚目。

資料顯示,樓繼偉1988年在中共國務院辦公廳調研室財金組任職時被朱鎔基發現,在朱鎔基出任上海市市長後不久,樓繼偉被任命為上海市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副主任。1998年3月,朱鎔基出任國務院總理後不久,樓繼偉離開當時任職的貴州,到北京出任財政部副部長、兼任黨組副書記,繼續主持財稅改革的工作。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