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三百多年前,金門陳家渡海到澎湖,最後落腳在西嶼二崁開枝散葉,形成了整個村莊幾乎都姓陳的奇觀。

二崁聚落裏的褒歌。(徐曼沅/大紀元)
二崁聚落裏的褒歌。(徐曼沅/大紀元)

二崁聚落擁有豐富的閩式建築群,都是用珊瑚化石──咾咕石砌成。(徐曼沅/大紀元)
二崁聚落擁有豐富的閩式建築群,都是用珊瑚化石──咾咕石砌成。(徐曼沅/大紀元)

怎麼都是陳先生?

走在二崁街頭、路上遇到的每個人都是陳先生。當時宗族為了讓陳家子弟能夠識字讀書,特別從唐山(大陸)請來了教書先生,用簡單的童蒙讀本、傳統詩歌讓學童識字;當地還保存了特殊的「褒歌」文化,一種以傳唱表達情感與思想,格律類似古詩的歌謠,至今許多老一輩的二崁人還會唱,這些歌謠保存了當時的社會情境與生活樣貌。

造訪二崁時是個天晴的好日子,屋頂上有三個工人在從事補建。這些三合院都是用咾咕石與生蠔殼燒成的灰築成,修復工法很繁瑣,但這也是二崁保存完整建築聚落的原因。據當地人說,因建料大部份都來自外地,需船運,縱使是就地取材的生蠔殼與咾咕石也得來不易,所以當時在台南蓋十棟房子的經費,只能在二崁蓋一座三合院。

南寮乘牛車與踩牛糞

南寮的居民會收集牛糞作為燃料。(徐曼沅/大紀元)
南寮的居民會收集牛糞作為燃料。(徐曼沅/大紀元)

許蔡金松老阿姨則是示範如何將製成的牛糞貼在牆上。(徐曼沅/大紀元)
許蔡金松老阿姨則是示範如何將製成的牛糞貼在牆上。(徐曼沅/大紀元)

早期農村中,牛是很重要的務農夥伴。南寮的居民會收集牛糞作為燃料。他們將牛糞保留在石窖裏,好天氣時製作成牛屎餅。遊客現在也可體驗戴著斗笠,赤足踩牛糞的樂趣,首先在牛屎中加入適量水份,赤腳踩踏揉製,接著置於欖仁葉上壓扁,貼在石牆上曬乾。兩、三日完全乾燥後,就能揭下做燃料,成為天然能源。

78歲的陳吳英阿嬤教導年輕人如何踏牛屎;可別小看動作,其中可有學問,乾濕的掌控很重要,太黏的話還需加水稀釋踩踏。

另一位許蔡金松老阿姨則是示範如何將製成的牛糞貼在牆上,不過不少體驗者一貼牛糞餅就散了,或者是立刻從石牆上掉下來。

在南寮還可體驗乘牛車的樂趣,名叫歐採茶的阿嬤輕鬆的駕著牛車,車上可乘載四、五名乘客。老太太笑著說:「不論你多重,我的小黃(牛)通通拉得動。」(見左圖)

天津來的媽祖

澎湖天后宮是全台最早的媽祖廟。此廟大殿位置稍高於廟口大埕,所以人們進廟門前需彎腰低頭爬坡,當初建築師立意是要人們「未進門先鞠躬」,表示對神靈的虔敬。

因澎湖島上潮濕,廟宇的地基都是石頭,上半部才是木造建築,以避免水氣侵蝕,而這些石塊則都是當年行船的「壓艙石」。

在後殿有一尊來自「天津」的媽祖神像。中國大陸文革時期,古蹟、古物遭焚燬破壞殆盡,這尊神像奇蹟般地躲過一劫,輾轉漂流到「香港」,最後遷到澎湖安置。據澎湖當地老人說,當時廟方的主委與官員費了不少周折,終於將這尊神像請回澎湖安置。

看甚麼像甚麼 七美島傳說

七美島上的雙心石滬。(徐曼沅/大紀元)
七美島上的雙心石滬。(徐曼沅/大紀元)
七美島的小台灣。(徐曼沅/大紀元)
七美島的小台灣。(徐曼沅/大紀元)

李白云: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一點不假,天工造化,七美島上的磊磊石塊都化為居民口中的傳說。「望夫石」是個等待丈夫遲遲不歸的孕婦,最後她跳落海中殉情,屍體浮出海面成為望夫石。你說這石頭到底像不像一個孕婦躺在海平面上?見仁見智了。

在七美島上,看甚麼像甚麼,例如小台灣、龍埕、大獅,還有原為捕魚而設的「頂隙滬」成為眾所周知的拍照景點,無論是日落或旭升,這的潮汐都能拍出「雙心石滬」美景。

當地居民商大哥說,事實上澎湖本島與周邊島嶼共有四百多個為捕魚而堆砌的「石滬」,每個都是心形,但只有在七美島看得最清楚,經口耳相傳,成了知名的觀光點。

「七美」原名為「大嶼」,因明代海盜倭寇猖獗,某日襲島,有七位女子因不甘受辱,為保貞節而投井自盡。後來衣冠塚上長出七顆香樹,此樹終年長青,會在春秋兩季開出小白花,飄有清香,當地人又稱它為「香花樹」。七美島也因此得名。

到七美島別忘了去嚐嚐在港口附近的肉粽店,包了三十年的粽,高齡76歲的老阿婆手腳仍很熟練。她笑著表示,自己一個半小時就可包兩百個粽子,淡季一天約賣出五、六百顆,旺季的時候一天可賣一千多顆。其它島上的居民來到七美,也會帶幾顆回去與家人分食,是當地的一大景點。◇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