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罕的金字塔
拉罕(el-Lahun)有一薩努雷特二世的金字塔,是埃及最南的皇室金字塔,其建築師巧妙地利用12米高的天然石灰岩山當成建築基地核心,大量減少了建造時所需的工作。
階梯金字塔
吉薩的三座大金字塔並不是埃及最古老的金字塔,年代最久遠的要數位於薩卡拉(Saqqara)的「階梯金字塔」 (Step Pyramids)。
階梯金字塔建於第三王朝卓瑟王King Djoser (Zoser) 年代 (西元前2,630 ~2,611),高 62 米,共有六層。起初只是普通的石室墳墓 (mastaba),後來在上面一層層的加建而成今日的模樣。一個世紀後的埃及第四王朝開始,才發展為建造接近方錐體狀的陵墓,一直至前17世紀埃及第十八王朝興建最後一座方錐體法老陵墓止。
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一般是用泥磚砌成的巨大的長方形的墳堆。到第三王朝時,工程監督由卓瑟王的首席祭司大臣印和闐(Im-hotep) 主導下,以特殊的方式為卓瑟王建造墳墓。於是,印和闐祭司在人類歷史上,設計建造了第一座大型的石造建築。建築技術尚未臻至完善,有使用小型石塊填補,以及在接縫處填以木屑、沙礫等,彌補技術的不足。
他先用石塊砌成高約8米,邊長63米的墳堆,之後他又不斷改變計劃,將墳堆設計成重疊式一層接一層地往上加建,逐層縮小,由六個「馬斯塔巴」(Mastaba)平頂、長方形和外部呈斜坡面的建築疊成,一直加至第六層。後來,又把這龐然大物用精緻的白色石灰包起來。竣工時墳堆高達62米,底部東西長約121米,南北約109米,是埃及最早的六級梯形金字塔。卓瑟王就葬在這座金字塔底下深達28米的墓井。
「階梯金字塔」並非只有金字塔本身,而是圍牆所圍繞的複合式建築,整個建築面積南北長544米,東西寬277米,四周的石灰岩圍牆高10米。圍牆的東南角,是整個複合式建築的入口,包括14座假門、40根圓柱。其正前方的一處大中庭,每年卓瑟王都要在此舉行與公牛的競鬥。
現存開羅博物館的卓塞王的雕像,也是埃及雕刻史上較大型的等身石雕。呈現威嚴的法老象徵。雕像下方底座的象形文,史無前例地刻上了法老王本身以外的名諱,即「印和闐」。首席祭司印和闐,為卓塞王建築第一座金字塔,功不可沒,所以被刻進法老王雕像底座。
印和闐建築的階梯金字塔,寫下歷史,印和闐的成就,在埃及人心目中,則使他由「人」升格為「神」。
達蘇爾(Dahshur)位於薩卡拉的最南端,這裏是金字塔發源地,真正的金字塔最早出現在第3王朝法老王胡尼(Huni)時期,胡尼開始在梅頓(Meidum)興建金字塔,由於技術不足並未成功,現只殘留骨架,並未開放參觀。
在階梯金字塔興建完成之後,是段重要的過渡期,留存於梅頓的二階式金字塔,企圖在階梯間的空隙填滿石塊造就角錐形金字塔,新的建築思考模式,促使催生出彎曲金字塔(Bend Pyramid)。
彎曲金字塔
埃及第四王朝第一位法老斯尼夫魯(Snefru)在位時期,西元前2,600年修建的彎曲金字塔,底部為邊長約189米的正方形,高約105米。
斯尼夫魯法老王不喜歡金字塔是階梯式的,又蓋起第二座金字塔,以55度的角度向上延伸,蓋到塔身在超過一半高度時,發現金字塔可能會坍塌,因此改變角度向內彎折成43.5度,因為金字塔四面看起來是彎曲的,被稱做「彎曲金字塔」。
它是僅存的表面平滑金字塔之一,2009年3月16日向遊人開放。
紅色金字塔
紅色金字塔(Red Pyramid)是汲取失敗經驗再接再厲的成果。彎曲金字塔完工後,斯尼夫魯法老王不滿意,緊接著在北邊蓋出史上第一座方錐形金字塔,是埃及最古老的,真正的金字塔──紅色金字塔。它較吉薩的大金字塔差不多大小,高約 104.5 米,邊長約 220 米。
這座金字塔極為完美地矗立在沙漠中,仰角43度,高度僅次於古夫的大金字塔。這座金字塔由於使用紅色的石灰石,呈現淡紅色,故名之,但當初的名稱是「閃亮金字塔」。
迄今,2座金字塔仍屹立在達蘇爾,尤其紅色金字塔保存良好,內部以承材支撐的隔室毫無受損,斯尼夫魯法老王在短短60年之內,完成了由階梯金字塔跨越至三角錐形金字塔的挑戰,顯見強烈企圖心、自信與驚人的智慧。
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是埃及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約西元前2,670年)的墓室。在古埃及,每位法老從登基之日起,即著手為自己修築陵墓,以求死後超度為神。
在這3座金字塔中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它是一座幾乎實心的巨石體,胡夫金字塔高度為146.59米,底邊長度為230米,是由250多萬塊巨石壘砌而成的。外層石塊約11萬5千塊,平均每塊重2.5噸,而大的甚至超過15噸。假如把這些石塊鑿成平均一立方呎的小塊,把它們沿赤道排成一行,長度相當於赤道周長的三分之二。
距今4,700年前,隨著歲月流逝,今天胡夫金字塔已經不復當年雄姿,塔高度僅為136.5米,而底邊由於塔外層石灰石脫落,長度減短為220米。最初鋪蓋金字塔的外層磨光的灰白色石灰石塊幾乎全部消失。如今見到的是下面淡黃色的石灰大石塊,顯露出其內部結構。
胡夫大金字塔,傾角為51度52分。塔底面呈正方形,佔地5.29萬平方米。整個金字塔建築在一塊巨大的凸形岩石上,佔地約52,900平方米,體積約260萬立方米。
金字塔的旁邊還有一些皇族和貴族的小小的金字塔和長方形台式陵墓。(待續)◇
卡夫拉金字塔
卡夫拉金字塔高143.5米是埃及第二大金字塔,是古埃及第四王朝(約西元前2575年至西元前2465年)的第四位法卡夫拉的陵墓。舉世聞名的獅身人面像緊挨著卡夫拉金字塔,據傳人面是卡夫拉的模擬雕像。
長期以來,由於該金字塔內的濕度大、通風差,墓室內部的牆壁出現裂縫。1992年,卡夫拉金字塔又經歷了一次5.4級的地震,受到了部份損壞。此後經過兩年多的全面修繕,於2001年7月重新開放。
孟卡拉金字塔
法老王卡夫拉的繼位者孟卡拉(Menkhaure),同樣地在基沙興建金字塔,孟卡拉拉金字塔比前述二座小的多。建於西元前2600年左右。當時正是第四王朝衰落時期。底部邊長只有108米,高度也只有67米,實際體積僅及胡夫金字塔十分之一。
孟卡拉金字塔最下面的十六層石塊,是紅色的玄武岩覆面石,建於十二世紀,至今猶在,其硬度連鐵器也難在表面造成刮痕,而且石塊與石塊之間就像完整的一塊一樣,結合得非常緊密。孟卡拉金字塔金字塔最多23-26萬塊 。所用的石塊較重,雕鑿較粗糙,而且內部結構也較為紛亂,可能在倉促下建成的。
此金字塔的入口位於北面,離地面有一段距離。進入後同樣是一條呈26度的下行斜坡,直通陰暗的地下深處。通道內的部份地方,呈長方形,通過時必須要彎腰才能走過。
吉薩金字塔建築佈局的傳說
吉薩的三座金字塔的坐落位置是:按照獵戶座的腰帶(The Belt of Orion)排列,而星河和尼羅河的位置分佈也全對稱。獵戶座對埃及人有重要意義的,因為他們相信神是住在獵戶座,亦即天堂所在。
西元前2500年,四條坑道分別指向當時正在穿越子午線的四顆特殊恆星。分別對正小熊星座的第二顆星「帝星」、大犬座最亮的第一顆星「天狼星」、「北極星」及天龍座第一星「右極星」。坑道與恆星對應關係,因橫行緯度不斷在變而相對結束,只有一個世紀左右。這個現象是天文學中的「歲差數」(precession)。
天狼星是一顆不尋常的星星,它具有雙重星球系統的身份:天狼星A便是我們看到的部份。另外還有天狼星B,圍繞在天狼星A的周圍,但因體積小,無法以肉眼看到。
一直到1862年,美國天文學家艾爾文?克拉克(Alvin Clark)用當時最大、最新的天體望遠鏡,才發現了它的存在。這是西方人第一次看到天狼星B。然而,古埃及人卻早已具備了天狼星為雙重星球系統的知識。
(待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