擾嚷多時的中共十九大終於塵埃落定。外界關注的幾大問題,也基本都有了結論。回顧這些問題,對認識未來中國政局的走勢,肯定有極大幫助。

第一點,中共十九大新一屆領導人中,沒有出現一個可能在五年之後接班習近平的人物。這預示到2022年中共二十大,習近平有極大的可能性會繼續擔任中共最高領袖。

第二點,習近平思想被冠名列入中共黨章,明顯超越了出自江澤民但未冠名的「三個代表理論」,以及出自胡錦濤但未冠名的「科學發展觀」。雖然習近平和思想之間,增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然而不但「思想」的高度遠遠超過「理論」和「觀」,且直接加入習近平的名字,所謂「歷史地位」完全不同。

第三點,王岐山未能連任,而是選擇了「裸退」。在所謂反腐運動大軍半渡的情形下,王岐山的退下會產生何種影響,趙樂際或者栗戰書能否繼續嚴厲強硬的執行下去,將成為一個疑問。

第四點,十九大的中共中央並未改變總書記制度,變成「黨主席」制,則是可圈可點。一方面,習近平以如此高度繼續擔任領袖,他是主席還是總書記,已經並不重要;但另一方面,總書記制,從前蘇聯延續下來的就是「集體領導」的代名詞,習近平是否能在總書記的名義制度下,實現主席制或「總統制」的個人專斷,也許仍在未定之天。

十八大習近平初上台時,曾許下「五年治標五年治本」的承諾,未來五年他用以治本的制度性改變會走向哪一個方向?

實際上,目前北京面對極為複雜的內外局面。外部環境的變化,主要是過去三四十年中美及中日間的戰略友好合作已經出現了巨大改變。而內部的問題,除了黨內反對派的壓力外,還有中國經濟的增長壓力。這樣的局面可說是極為複雜混亂。

自從鄧小平時代,中共進入派系妥協的集體領導時代,而到習近平這裏出現巨大變化,黨內過去四十年的內部默契被打破,而新默契並未真正建立。中國過去三十多年的經濟成長,主要動力來自民間對基層官員的壓力。所謂改革,就是不斷突破舊規矩的過程,一旦地方服從中央的規矩成為一個絕對的不可被質疑的規矩,則由上至下的命令傳導將成為唯一的改革原動力。

按照一些中國企業家的說法,中國的改革已經死亡,未來是一個強有力的司機平衡中國這個有巨大慣性且正在高速狂奔的列車。

習近平或許有機會,但他的選擇其實並不太多。何去何從?不單是北京的掌權者,也是全中國人民共同面對的一大挑戰。◇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