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報告表明,超級黑洞吞噬恆星發生的概率超過了之前人們認知的百倍。
之前,科學家們分析了成千上萬個星系的觀察報告後認為,恆星被吞噬的現象,即學術上所稱的「潮汐瓦解事件」(TDEs)是很罕見的:每個星系中大約1萬年至10萬年的時間裏才會發生一次。
然而,最新一份僅對15個星系進行觀察的報告,就發現了一宗一個恆星被一個超級黑洞吞噬的事件——按照天文抽樣標準,這是一個極小的樣本範圍。
「這15個星系都在經歷著與相鄰星系的碰撞。」謝菲爾德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的天文學講師、也是這份發佈在《自然:天文》雜誌上報告的作者之一JamesMullaney說。
「我們驚訝地發現,在星系經歷碰撞的時期,潮汐瓦解事件發生的概率極大地增加了。這可能是由於當兩個星系在合併的過程中,大量的恆星離中心超級黑洞太近的緣故。」
位於各星系中心的超級黑洞一般不易被觀察到,因為它們的質量超級大,任何物質連光線都無法逃離,因此它們不會發光。
恆星被吞噬時發出 極大光亮肉眼都能看得見
然而,當恆星靠近它們並被吞噬的時候,會發出極大的光亮。
這時星系的中心會像數十億顆恆星在一起那麼亮。因此潮汐瓦解事件也常被用於定位宇宙中黑洞的位置,並研究它們超大的質量以及它們是如何吞噬物質的。
「我們研究組在之前一個項目中,最早於2005年開始觀測這15個正在發生碰撞的星系。」該研究組成員之一、博士生Rob Spence說。
「然而,當我們在2015年再次觀測這些樣本時,我們發現星系F01004-2237看起來明顯不同了。」這是一個距離地球17億光年的星系。
「於是我們去一個觀測天空光亮度的調查Catalina Sky Survey那裏獲取了數據。我們發現在2010年,F01004-2237的光亮度非常高。」
F01004-2237星系的這些變化以及後期觀測到的光譜,不像是超新星的生成或星系核非常活躍的現象,更像是潮汐瓦解事件的特徵。
天體物理學教授、該研究的負責人Clive Tadhunter說:「基於F01004-2237的數據,我們預計在50億年後,當我們的銀河系和毗鄰的仙女座(Andromeda)開始碰撞合併時,潮汐瓦解事件也會頻繁發生。」
「那時我們在銀河系中心大約每10到100年就會看到一次高度光亮的發生。那樣的亮度肉眼都能看得見,在夜晚的天空中將比任何恆星或行星都亮。」◇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