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看過一篇中國人寫的文章,叫做「日本教育的啟示」,說到他家孩子與從日本回國的親戚家孩子的對比,大概意思是說:
親戚家的小孩做數學題遠遠比不過他家的兒子,感覺日本的數學教學注重實用的計算題而不是所謂的思維難題。 然而,親戚家的小孩有非常好的口才、文采,科學與人文知識非常廣博。
「這個剛上小學4年級的孩子最熱衷的是,研究人類社會的環保問題。 說『研究』一點兒都不誇張,儘管只有10歲,這個小男孩能滔滔不絕地說出地球上主要自然資源分佈的比例資料、汽車尾氣的基本成份,以及有害氣體的化學成份。
他在歷數人類破壞自然環境的種種劣行之後,力圖尋找各種環保措施。 這是一個智力很一般的孩子,但卻有著強烈的求知慾和廣博的興趣。 相比之下,我那個在學校以聰明出名的兒子則顯得胸懷狹窄、興趣狹窄、知識面狹窄。」
對於在日本生活的父母,只要在授業參觀日,去學校觀看過孩子上課,都碰到過這樣的課程。比如我去觀看我家孩子小學6年級時的公開課,發現老師針對洪水的危害,讓孩子觀看各國各地的洪水實況視頻,讓孩子獨立思考發生的原因、啟發孩子認識洪水的危害性、讓孩子懂得自然保護的重要,以及思考自己的責任等等。讓孩子對自然科學感興趣,並懂得自己的責任和價值所在。
日本小學8歲孩子 獨立進行社會調查
文章還說,在日本,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就會被培養社會調查能力,幾個孩子組成一個調查小組,獨立完成調查。
「譬如,去消防隊了解消防部署過程、消防基本程式,然後畫出消防部署圖。或者去垃圾分類站,了解垃圾分類、處理方法以及基本程式,然後畫出示意圖,寫出調查報告。我一想到這一系列的任務都是由8、9歲的孩童來完成,就不由地感歎日本教育的力度。」
這在日本是司空見慣的。我女兒上小學2年級時,類似的教學就發生在她的課堂裏,每一組的調查主題不同,自己商量決定,因此路線不同,老師待在校門口等待大家歸來。大家分頭出去,完成任務,回來彙報結果和發現。
每一組,為完成任務,自主商量調查目的,制定路線,最後誰總結、誰寫出報告、誰發表,都各組自己開會分工,彼此配合,各顯神通,有序完成。我們父母就像欣賞孩子一樣觀看各組彙報,感歎不同孩子的各自能力,非常有趣。
而整個社會各個部門和行業,也都對此十分理解和積極配合。認為孩子的教育是整個社會的責任。
感悟日本對教育目的 的清醒認識
文章還提到日本教育對分數並不看重。日本注重社會能力的培養,這種教育方向,出自日本對教育目的的根本認識——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
其實,日本每個孩子都被鼓勵發展自己的興趣特長,並思考社會各種與人類生存有關的問題,讓他們從小懂得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自己對社會和人類的價值,懂得學以致用,而非為了分數本身和顯示自己的本事。所以不必與人比較。
這種關心人類社會、關心自然、學以致用和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教育觀,來源於傳統的自然宇宙觀和重社會責任、重人性的古代教育留下的教育觀。這種教養,讓孩子們個個自信,活得快樂而富有人性。◇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