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著名的銀行家陳光甫。(網絡圖片)
民國時期著名的銀行家陳光甫。(網絡圖片)

陳光甫,曾經是大陸民國時期「中國最優秀的銀行家」, 擁有中國第一大私人商業銀行,在當時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被譽為「中國的摩根」。摩根是美國華爾街的金融巨頭。就連中共也幾次試圖將其攏在旗下,陳光甫是如何選擇的呢?

1909年,陳光甫畢業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同年回國。此後創辦了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以下簡稱「上海銀行」)、中國旅行社,並與英商太古洋行合資開設寶豐保險公司。他先後擔任中華民國中央銀行理事、中國銀行常務董事、交通銀行董事、貿易調整委員會主任和國民政府委員等要職。尤為值得一提的是,他創辦的上海銀行,堪稱是中國近代金融史上的奇蹟。

上海銀行是陳光甫於1915年創辦的。創辦之初,僅有資本7、8萬元,人員7人。陳光甫任總經理,兼營業、拉存款、跑工廠、搞放款等,晚上還親自為青年行員開班教書。

在陳光甫努力經營下,短短20年間,上海銀行就一躍成為中國第一大私人商業銀行,不僅在全國擁有幾十個分支機搆,而且創造了中國金融史書上的多個「第一」,在當時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時人譽其為「中國的摩根」。

陳光甫的成功,不僅得益於上海獨特的金融環境,而且得益於其個人的膽略和卓越的專業精神。他的率先辦理「一元開戶」和「服務上門」、推行貨物抵押放款、改革貨幣流通中的陳規、開辦國外匯兌等舉措,在當時相當引人注目。

抗戰期間,他受命赴美,與國民黨駐美大使胡適鼎力促成了美國政府針對中國的「桐油貸款」,保證了國民黨抗戰的資金來源。

拒當「敲門磚」

抗戰結束後,共產黨發動了內戰,結果是國民黨戰敗。曾經支持國民政府的陳光甫對國民黨十分失望。1949年1月,蔣介石宣佈引退,由李宗仁代行總統職權。李宗仁剛一上台,就決定與中共和談,其中一個舉措就是邀請幾位在全國具有很大影響力的社會名流,組成「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團」到北平「敲門」。

當時,李宗仁聽說中共在試圖與陳光甫建立聯繫,希望能通過與之交談把握經濟方面的建設思路。於是,李宗仁就將陳列入代表團人選,並先後2次派代表拿著親筆信到上海面見陳光甫,在遭到陳的拒絕後,李宗仁還親自到上海去說服。

經過再三考慮,陳光甫最終決定還是不參加這個代表團。當別人詢問原因時,他表示「赤色份子宣稱如果代表團希望參觀北平,不準備討論和平條件的話,他們願意接待」,這樣的言辭他不喜歡。代表團成員章士釗告訴他,中共非常希望他參加代表團。陳光甫則認為:「上海的財政形勢如此嚴重,共產黨人無非希望從我身上取得如何使上海經濟成功運轉的主意……我的意見是只有依靠美國的援助……由於赤色份子不斷攻擊『美帝國主義』,我無法想像,我如何能與他們談話……在我與共產黨人之間缺乏走到一起並進行討論的共同基礎。」

在代表團動身之後,陳光甫再次在日記中說明了自己不想參加的原因。一方面是受朋友的勸阻,一方面是他對共產黨心存疑慮。還有,他稱「自己不是一個年輕人,退休計劃早已醞釀。想過一種退休生活,實現自己的個人自由。」儘管他看不慣國民黨,但他認為自己至少在國民黨統治下還享受到了個人自由,即拒絕政府邀請任職的權利。而這種自由能否在共產黨統治下獲得,陳光甫並不確定,實際上,他對中共充滿了恐懼。正是基於這種擔憂,他最終選擇了離開上海,前往香港。

婉拒中共邀請

中共佔領上海後,上海銀行雖然還在營業,但顯然情況已經有所不同,其中職工會的權力膨脹讓他深感意外。身在香港的陳光甫默默關注著大陸的變化。對於職工會提出的主張,他認為已經超出了其追求福利的範圍,涉及到了銀行管理問題,而銀行的管理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他批評職工會一知半解,自以為是,批評其只知學習毛澤東思想,而對銀行業務則只限於學習一些粗淺技能,這樣「妨礙主管人之精力」。

1949年10月,中共專程派人去香港邀請陳光甫等人北上。他以年老體弱,需要在港治病為由婉拒了邀請。11月,中共再次派人邀請,陳光甫還是以同樣理由婉拒。此後,因上海銀行經手的一項匯款業務,使他對新政權心生恐懼,最終對北上望而卻步。

1954年,陳光甫在台灣定居,並於1965年在台北重建上海商業儲蓄銀行,自任董事長。1976年,95歲高齡的陳光甫卒於台北。◇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