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安邦集團處於輿論漩渦中心,安邦保險集團董事長吳小暉6月被帶走調查,同時,安邦也被銀監會要求排查「系統性風險」。近日,英媒對於安邦面臨的壓力及其對中國金融體系的潛在影響進行分析,認為有四個關鍵問題值得關注。

陸媒報道,中共銀監會於6月中旬要求各家銀行排查大陸數家知名企業的授信及風險分析,排查對象多是近年來海外投資比較凶猛、在銀行業敞口較大的民營企業集團。6月22日,銀監會官員說,「對部份大企業的系統性風險感到擔心」。一些大企業涉及的銀行敞口大,可能傳導到其它機構。

英國《金融時報》6月26日的文章表示,安邦存在四大關鍵問題:

一、調查安邦是針對其系統性風險。安邦集團的業務模式製造了風險。自2013年以來,其壽險、健康險、財產和意外傷害險部門的資產從1,630億元(人民幣,下同)擴大到2.5萬億元,其中可能會出現期限錯配。

安邦銷售的產品期限短至兩年,但很大一部份收入投資於可能很難在短期內出售的資產。這很可能造成小型金融危機。

二、新產品申報禁令或可能產生嚴重的後果。報道引述專家看法認為,許多出售短期萬能壽險的公司,都利用從新產品獲得的現金幫助支付到期產品。「這種產品就像海洛因,非常危險,必須逐步戒除。否則,將導致嚴重的現金危機。」

三、安邦的資產負債表有多強健?2014年,安邦集團實施了90億美元的增資行為,自那以後,該集團便依靠槓桿驅動增長。據《金融時報》的計算,安邦人壽的槓桿(資產與股東權益比)從2013年的3:1升至2016年的17:1。而中國人壽的槓桿為9:1。

一些批評人士表示,安邦的股本基礎可能沒有看上去那麼大。今年4月,財新網曾稱,安邦集團2014年的資本增加依賴於魔術手法。

四、大陸監管機構以前應對過此類問題嗎?文章說,2014年,中國信泰人壽被指利用保險銷售向公司增資,被保監會該公司淨資產為負15億元人民幣,暫停了其業務。直到去年所有限制措施都被解除。

報道引述中國金融智庫研究員楊國英的話表示,監管機構應該已考慮到對安邦採取行動的後果。

安邦資產超過萬億,旗下持有數十間上市公司,包括25隻A股,總市值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港股則持有民行、遠洋地產等十多家公司股份。

6月9日,吳小暉被帶走調查。4月曾有消息指,已落馬的中共保監會主席項俊波供出了吳小暉。5月5日,保監會下令禁止安邦在三個月內申報新產品。

財新網曾報道,「安邦的股東結構猶如一個迷魂陣」。文章說安邦保險以「幼蛇吞巨像式的控股」方式、「左手倒右手」虛增資本。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