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月球是人造的嗎?
(接上期)
為甚麼在月球上只能造成這麼淺的隕石坑?唯一可能的解釋就是月球的外殼非常的堅硬。那麼前面發現的月表堅硬金屬成份就可以充份說明這個現象了。
有兩位前蘇聯的科學家提出大膽假說,認為月球是外表經過改裝後中空的宇宙飛船。如此一來,才能圓滿解答月球留給我們的各種奇異現象。這個假設很大膽,也引起不少的爭論,現在大部份科學家仍然不敢承認這個理論。然而不爭的事實是,月球的確不是天然形成的。月球就像精密的機械一樣,天天以同一面對著地球。
外面的一層高硬度的合金殼,可以承受長時間高密度的隕石轟擊,仍然完好如初。如果是一個天然的星體,是不該具有這麼多人造特徵的。
科學家還發現,月球面對地球的一面是相當光滑的,幾大月海都是在月球的正面,背面則是密密麻麻的環型山。難怪月球能以非常高的效率反射太陽光,在黑夜中發光發亮。如果將時光倒回遠古月球剛剛成型之時,光滑的月表沒有被隕石攻擊的坑紋,中秋節夜晚的月光一定比現在更皎潔。
現在我們知道月球總是以光滑的一面對著地球,而以粗糙的一面背對地球,這是不是告訴我們月球是為了照明地球上的人們而造的呢?(另外,如果月球是外星人監視地球的太空船,他們不必做這麼大的太空船,也不必具備照明功能,相反的他們應該將月球做得越隱蔽越好,不是嗎?)
創造一顆類似自然的星體,利用它表面的反射能力照明地球,這個想法很符合環保,因為不需要發電製造大量的污染;也很聰明,因為它能一次照亮整個地球黑暗的一面。雖然這是個很不可思議的想法,不過卻也不無可能吧!如果今天我們的科學技術進步到這樣的程度,我們會不會這樣做?
那麼如果在史前地球上真的有高度發達的人類,他們有沒有可能發射一顆月球上太空,照亮漆黑的夜晚???!
目前科學家不能解釋,不敢承認的事情,當我們放開狹隘的思想框框,用理智去分析,會發現很多難以解釋的現象其實是非常簡單的。以科學家發現的證據早已透露出月球形成的不尋常之處,為甚麼沒有引起科學界的重視,進一步探討呢?因為史前人類的存在,可以說是科學家的禁忌,大部份的科學家研究的證據不管多麼充份,理論多麼正確,一遇上與「進化論」背道而馳的觀點時,誰也不敢提出來了。求「真」的精神應該是科學研究裏的最高原則,如果我們能跳出前人思想的框框後,不難想像有許多的科學研究將有一個非常迅速的飛躍。
是誰造了大金字塔?
埃及大金字塔,高146米,其四面底邊長分別為230米,佔地52,900平方米,共用了230萬塊石材。早在希臘羅馬時代,人們就將世界上的偉大建築,選出七項最為人稱頌的。然而歲月悠悠,被稱作世界七大奇蹟的建築物,幾乎已消失殆盡,獨有埃及大金字塔屹立不搖,見證著當時文明的輝煌。一般認為大金字塔建成於西元前二千多年的第四王朝,由胡夫王所建。但是由於史料的缺乏,後代史學家們透過傳說,以及相關線索才得出這項推論。關於這麼龐大的工程如何建成?不可思議的智慧來自何人?以及為了甚麼目的而造的等等謎團卻始終沒有解開。目前這個說法隨著許多研究結果的發佈而被質疑。
並非法老的王墓
史學家們一般認為金字塔與法老的墓葬有著密切的關係。然而,在西元820年,開羅回教總督阿爾瑪門(Caliph Al-Ma'mun)率領人馬,首度挖出通道進入大金字塔,看到的景像卻是非常樸素的房間,連一件陪葬品、珠寶、雕像都沒有,甚至連碎片都找不到。而取名為「王殿」的房間裏只有一口空空的、沒有蓋子的箱狀石盒。牆壁也是光禿禿一片,毫無裝飾文字。史學家們對這個首次進入大金字塔的事跡作出「遭到盜墓」的結論。然而,實際研究指出盜墓者想從其它通道口進入大金字塔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在常理下,盜墓者也不可能偷到一個碎片都不剩,更不可能將牆上描述法老的碑文全數抹淨。而埃及人為了紀念與稱頌法老王,向來將王墓內部裝飾得極為華麗,並擺設豐富的陪葬品。這麼看來,樸素的大金字塔很可能不是法老王的墳墓,甚至可能毫無關係。
建築物展現驚人的精確度
1880年代末,現代建築學之父威廉弗林德斯·皮特里指出大金字塔最驚人之處在於其方位上。因為其各個稜線都極為正確地面向東南西北,各方位的誤差也都在5分(1分是1度的60分之1)以內。這不但是非常精確的觀測技術,更令人驚奇的是建造者竟然能在這樣龐大的建築物上保持超高的精確度。
其水平度的正確度也令人震撼。因為其誤差僅1.5英吋(約3.8厘米),即使是現代的建築也難以媲美。科學家推測要造出大金字塔這樣高技術的水準至少要經歷數千年的進化,然而翻遍埃及歷史,卻找不到這類技術發展的紀錄。
非凡的技術
大金字塔的力學構造極其巧妙。它並不是將200多萬個石頭直接堆砌成錐型。若構造如此單純的話,只要其中的一部份崩潰,就會因為過於笨重,而全數崩壞。支撐大金字塔的,是類似樹木年輪的構造,也就是由稱為扶壁的硬體構造和填塞其空隙的填石層所組合成的。這種構造使得大金字塔在十三世紀時的一次大地震中,只有少部份的外側石塊崩落,整體結構絲毫不受影響。然而在大金字塔之前建造的第三王朝金字塔或之後的第五、第六王朝所建的金字塔相比之下結構相當粗糙,甚至許多已經完全崩壞。
再者,如何從地面到1百多米的高空中,將230至260萬塊,每塊平均重達2.5噸(2,500公斤)的大石頭始終都擺在絕對精密的位置上也令人不解。埃及學者們前後推測了三十種以上建造的方法,然而經過分析檢驗,發現以當時埃及人所能有的技術與能力,這些方法實際上都不可行。攀爬過大金字塔的學者漢卡克(Graham Hancock),便具體地提出他的疑問。他說:「在此顛顛巍巍之處,一面需保持身體平衡,一面又得將一塊一塊至少有現代自用小汽車兩倍重的石塊,從下面搬上來,運到正確的地方,對準位置,當時這些石工的心中不知所思何如。」
有「現代古埃及學之父」之稱的法蘭西斯·強波林(Jean-Francois Champollion)認為建造金字塔的人在智慧上是屬於巨人型的,他說:「他們的想法有若身長100呎的巨人一樣高人一等。」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說法,既然種種證據顯示埃及人並無法造出大金字塔,那有沒有可能是由有著巨人般智慧或身材的史前文明的人類所造的呢?事實上,學者們對於此點已有相關研究發表了。
史前文明的推測
獅身人面像也是學者們研究的重點。它高20米,全長73米,被認為是第四王朝的法老王卡夫拉所建。但近來科學家從獅身人面像表面的侵蝕痕跡推測它的建成年代很可能更早,起碼在公元前1萬年以前。
數學家史瓦勒·魯比茲在《神聖的科學》談到,獅身人面像的獅身部份很明顯有被水侵蝕的痕跡,他推測是公元前1萬1千年的一場大洪水和連綿大雨而造成的。
學者約翰·魏斯特認同上述說法,並否定了風沙侵蝕之說。因為如果是風的侵蝕,那同一時代的其它石灰岩建築物也應有同樣程度的侵蝕,然而我們卻發現留下的其它建築物中沒有一塊像獅身人面像那樣嚴重的侵蝕。
波士頓大學地質學教授、岩石侵蝕方面的專家羅伯特·修奇也贊同魏斯特的觀點,並指出獅身人面像所遭受的侵蝕,有的地方深達2米左右,使得外觀看來蜿蜒彎曲,好像波浪一般,很明顯是經過數千年激烈的風吹雨打後造成的痕跡。魏斯特還指出從公元前3千年以來,吉薩高原一直沒有足夠的雨水造成獅身人面像的侵蝕痕跡,而必須追溯到公元前一萬年才有能造成這樣大規模侵蝕痕跡的壞天氣。因此他推測,獅身人面像必須在這個年代範圍以前所建。連同大金字塔這樣規模宏大而複雜的工藝品,很可能是一個更早、更偉大、比古埃及古老,我們還不知道的文明留下來的遺產,而被埃及人所繼承。
古人講「天時、地利、人和」,生活的方式隨著年代或民族有所不同,就像我們現在住鋼筋水泥的樓房、交通工具是車輛,而古代則是住在木造或磚造的房子、出門是騎馬或乘轎子。然而像秘魯納斯卡平原上的巨大圖畫、復活節島上的大石像、英國的巨石圈,以及大金字塔,我們目前在記載中找不到相對應的人類生活模式及能力造出這些特別龐大、壯麗的產物。
它們很顯然是來自與我們差異很大的文明的產物,上述科學家對大金字塔提出的推測,正好吻合了很久以來埃及人存在著的說法,他們認為吉薩古蹟是被「大洪水」毀滅前的一次文明時代所留下的唯一大型古建築。這個推測是否正確有賴更多的研究,但是從目前許多開始觸及史前文明的研究方向來看,很可能有一天我們能真正解答究竟是誰造了大金字塔!◇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