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口只有12萬的英國小城出了95位諾貝爾得主、15位英國首相,而對於中國人,這裏又被一百年前的一位中國學子披上了一層霧靄般的迷紗,一生充滿傳奇和爭議的詩人才子徐志摩曾在這裏求學,這就是世界馳名的學術之城——劍橋。
這裏是每一位求學者夢寐以求的地方,我也不例外。帶著仰慕之情,我陪伴遠方來的朋友參觀了這個充滿古色書香的名城,陪伴我們的是劍橋學院的兩位博士同胞。
劍橋——世界學子仰慕的地方
走進劍橋,腳下鵝卵石鋪的小路將我們引向那一座座美麗又宏偉的中世紀建築,濃濃的人文氣息撲面而來,我們彷彿走進一個古老神秘的古城,連帶著走在街道上的年輕學子的氣質也顯得那麼與眾不同。
溫潤的歷史文化之風撫慰心靈,但現實生活還是得和時代精神接軌,電影院是一定要有的,博物館、美術館、劇院更是不可或缺,參觀遊覽倦了,周圍還有咖啡廳、酒吧、不同風味的餐廳和各色商店提供休憩購物的場所。
據二位博士介紹,劍橋31所學院中只有3所是女子學院,分別是Lucy Cavendish College 、 New Hall和Newnham College。大學或學院的俱樂部及社團對所有學生開放,而不同內容和專題的講座幫助學生擴充課程以外的知識。
這裏的學生成績頂尖,但絕對不是只會拿高分的考試機器,一年四季各式活動排得和他們的課外書籍書單一樣滿:電影節、音樂節、莎士比亞戲劇節、古董的仲夏節、劍橋啤酒節⋯⋯難怪這是世界學子仰慕和嚮往的地方。
數學橋的「中國情結」?
近8百年的歷史賦予了劍橋許多故事和傳奇,就連那一座座小橋背後也蘊含著不同的寓意。
橫貫小鎮的劍河是劍橋的象徵,河面寬廣,水流平緩,兩岸柳樹成蔭,泛舟河上,看著船頭水波順著前進的方向慢慢漾開,時間似乎凝固。夏季還能看到一些人在河裏游泳戲水,與天鵝游動的優雅身影一起形成一幅人與動物、大自然和諧的美麗畫面。
邊聊邊走,我們一行人已經站在了數學橋旁,它把王后學院和劍橋兩岸的校園連結在一起。一位隨行的博士介紹說,數學橋官方名字只是「木橋」而已,在1749年由詹姆斯·埃塞克斯興建,由威廉·埃瑟里奇設計。
至於為甚麼叫數學橋,有著不同版本的傳說,其中一個竟然和中國有關,據說是設計師造訪過中國,將中國造橋技術用到了這座橋上。這個傳說並不是小道消息,而是堂而皇之地出現在國王學院官方英文網頁上。這一傳說很能引起中國人的興趣,但並無實證。
另一個傳說似乎更靠譜一些,說是橋由一班學生設計製造,精巧到連一根釘子都沒用。一位教授看到後歎為觀止,把橋拆下想了解構造,但卻沒有辦法把這些木頭重新搭成一座橋,最後只好用釘子把橋重建起來。這裏也有一個破綻,教授沒轍的時候,那班學生跑到哪裏去了?
還有一說是牛頓當年搭建了這座橋,也是不用一釘一鉚,而後人拆了重建時無論如何也無法復原,最後也只好用了釘子。聽上去高大上的故事,卻有一個死穴:牛頓在這座橋建成前22年已經去世。
回過頭來說說這座橋本身,其實看上去它就是一座木橋而已,只是當那穿著白襯衫黑坎肩的帥氣撐篙小哥慢慢划動木漿,在船輕輕掠過橋下的那一瞬間,用那帶著點貴族味道的英國腔娓娓道來木橋的傳說時,那褪了色的木板似乎變得五色斑斕,絢麗無比了。
一聲「歎息」 學生從這裏上「刑場」
聖約翰學院院內的歎息橋也是個不能不提的去處,它也在劍河之上,連結聖約翰學院的老廳與新廳,建於1831年。
意大利威尼斯有座歎息橋,劍橋的歎息橋正是得名於此,兩者都是廊橋,但除此之外,兩座橋在建築上幾乎沒有共同之處。
威尼斯歎息橋上的聲聲歎息聲來自死囚犯,橋兩端連接法院與監獄,死囚通過此橋之時,常是行刑前的人生最後一刻,透過狹小的橋上窗戶再看一眼美麗的威尼斯,不禁發出一聲歎息⋯⋯
如此沉重的歎息當然和劍橋的書卷氣有些風馬牛不相及,這裏的歎息橋也的確另有「心事」。當年學生從自己住的地方經過這座橋前往老師的辦公室,心事重重地在橋上歎一下氣,再進去會面。對學生來說,去老師那裏可能還真有些「上刑場」的味道。
「向風長歎息,斷絕我中腸」,這句曹丕的詩句倒是頗為應景。到了歎息橋上,不即興賦上一首類似的詩句,才真令人歎息呢。
歎息歸歎息,這座浪漫主義時期建成的橋真的是很漂亮。據說維多利亞女王參觀這座橋時也讚歎不已,對它的喜愛之情超過了劍橋其它任何一處的景致。
橋身外觀呈淺黃色,下層是拱形橋孔,支撐起廊橋通道。橋兩邊是半封閉的,五對玻璃窗用來採光,如果裝上幾片彩色玻璃,就有哥特式教堂的感覺了。上層是平頂,兩邊聳立著塔尖狀裝飾,精緻小巧,美麗非凡。
三一學院:展現國王對神的景仰
在兩位博士的引領下,我們參觀了幾個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學院,每個學院的建築物都別具一格,風格各異。其中最著名的就屬三一學院了,它是劍橋大學中規模最大、財力最雄厚、名聲最響亮的學院之一,並擁有全劍橋大學中最優美、最漂亮的建築與庭院。這個學院於1546年由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建造。美麗而宏偉的哥特式建築在大到可以跑馬的綠色草坪襯托下,盡顯莊嚴肅穆。
國王學院最著名的建築就屬禮拜堂了,聳入雲霄的尖塔和恢宏的哥特建築風格已經成為劍橋市的地標。禮拜堂西門上雕刻有皇冠和都鐸薔薇的紋章細節,是亨利八世王權的象徵。牆壁上的16世紀彩色玻璃都是以聖經故事為主題。禮拜堂中的屏隔是都鐸式木工的絕佳典範,把禮拜堂分為前廳和詩席班,屏隔上方巨大的17世紀管風琴箱上裝飾有兩尊手持喇叭的天使。祭壇後還有一幅為1634年魯本司為比利時白衣修女修道院所繪的「賢士來朝」。
從教堂的宏偉和威嚴中,我感受到了英國的統治者不論是國王還是女王,都對神心懷敬仰,也對教育心存重視,讓我體會到西方古老文化中那純真的一面,只有敬天敬神,人才能有精神和行為的道德約束。這座教堂可以說是全英國知名,因為每年聖誕節這裏都會舉行彌撒音樂會,並通過BBC向全英國轉播。
為中國遊客創造的景點:徐志摩石碑
中國遊客來此地,一個必看的景點就是徐志摩石碑,我們也不能免俗。這塊石碑位於劍橋國王學院的一塊草地上,白色的大理石上刻著「再別康橋」。
其實當年徐志摩在劍橋國王學院只是旁聽了七個月的課,但這短暫的時光卻對他一生影響至深,他後來在文章中寫到:「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的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
他的那句「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也為中國人拜訪劍橋增添了一個浪漫的理由。
其實徐志摩石碑本來是沒有的,和那95位諾貝爾得主以及15位英國首相相比,一個一百年前在劍橋旁聽了七個月課的異鄉人又能排到第幾位呢?但文人清雅之地也終究抵不過世俗之風,中國遊客日多,也在悄悄地改變著這裏的風景。現在,劍橋不僅提供中文導遊圖,還給中國人「創造」出了這個新景點。
劍橋的美麗和奇妙是數不完的,那個沒有指針和數字的聖體鐘、擁有不少考古文物的菲茨威廉博物館、劍橋大學的植物園、聖瑪麗教堂、 王后學院⋯⋯就連市中心的購物區都會讓人停留很久不捨離開,可能需要住上兩天才會全部品味完。
在一個幽靜的酒店用餐後,我們結束了小城之旅。雖然沒有看到「河畔的金柳」和「軟泥上的青荇」,也沒有寫出「作別西天的雲彩」般的詩句,更沒有因為參觀了眾多的著名學院而肚子裏多了幾滴墨水,但劍橋那一抹人文風采的光輝,仍然深深地印在了腦海中,徐志摩最後一次離開康橋的那份不捨,也同樣化作濃濃的別情,伴隨著我們踏上回家的路程。◇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