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採/林宜慧

為何燒傷救治難度很大?後續所面臨的問題是如此棘手?這問題牽涉到患者的燒傷面積、嚴重度、年齡、生存意志,感染控制和選擇的救治方法等因素,決定著復原的情況與存活率。

我們人體的皮膚有三部份的組合,分為表皮層、真皮層及皮下組織。表皮層約0.1~1mm厚,是由基底層分裂產生新的表皮細胞所構成;真皮層包括膠原纖維、神經、血管,以及皮膚的免疫系統,真皮層再往下就是皮下組織。

分辨燒燙傷的嚴重度

燒燙傷的嚴重度是以深度和面積程度作為判斷依據。因此,燒傷被分為一至四度:

一度燒燙傷:

只有傷害到表皮層,出現紅熱痛,但不會起水泡。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海灘曬傷、輕燙到熱鍋都是一度。

二度燒燙傷:

傷及部份真皮層稱為淺二度,如果真皮層全層傷害,稱作深二度,深二度較淺二度易留下疤痕,可能需要植皮。

三度燒燙傷:

傷及皮下組織,表皮成焦黑,肉色變白凹陷且硬如皮革,會留下厚性疤痕,通常需要植皮。

四度燒燙傷:

發生在全層皮膚、骨骼和肌肉,組織成焦炭狀,部份患者需要截肢。

燒傷面積簡單計算法

以患者的一個手掌掌面大小(不包含手指)算做全身面積的1%,由此推估。此法適用於成人及兒童。

燒傷的死亡率推估

中重度燒傷的死亡率,有一個簡單公式:燒傷面積+患者年齡。例如大學生王小明今年23歲,全身50%燒傷,死亡率粗估為73%。所以,台灣這次發生的塵爆事件,後續的狀況極不樂觀。

重度燙傷定義

通常是指二度灼傷大於20%以上或三度灼傷大於10%以上,一般建議要住燙傷加護病房。

緊急送醫的外科處理

皮膚的功能主要防止病菌侵入體表,並且留住體內水份不會揮發。當發生火災、爆炸破壞了原本的皮膚防線,使身體帶來了種種改變,嚴重者恐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當患者送往醫院後,維持呼吸道暢通為首要,接著依患者個別情況做初步傷口處理或外科手術處理。

1.焦痂切開

三軍總醫院外科實習醫生張嘉敏表示,燒焦的皮膚形成黑色堅硬的焦痂,加上患處充血腫脹,往往壓迫到傷口下的神經肌肉,造成進一步壞死,就是所謂的腔室症候群(compartment syndrome)。所以到醫院處理第一步施行焦痂切開術,釋放壓力。並且做清創,移去死肉,消毒傷口。

整版圖片來源:Fotolia
整版圖片來源:Fotolia

2.傷口護理

真皮層的皮肉重新生長,需要數周到半年,所以醫院會在傷口上覆蓋敷料,隔絕病菌、防止水份流失。張嘉敏說,人體的精微複雜程度超乎想像,目前並沒有任何敷料或人工皮可以完全取代皮膚功能。敷料下的傷口不斷滲水,需要每天換藥兩次,吸去水份,往往一個加護病房病人換藥要出動4~6個護理師處理,全程在無菌下進行。

常使用的燒燙傷敷料是藥膏、人工皮、海藻膠、泡棉敷料等,其成份功效主要是抗菌、保濕、透氣、親水等複合成份材料,如含抗生素、蘆薈膠、藻膠等成份。

整版圖片來源:Fotolia
整版圖片來源:Fotolia

3.植皮手術     

林艾醫生表示,單只用敷料或人工皮,住在加護病房,每天換藥,很容易感染,通常患者身體無法承受。並且傷口形成的疤痕組織沒有彈性,癒後很差。所以還是需要植皮,最好能夠自體植皮,幾乎沒有移植排斥。但對燒燙傷70%病人來說,已經沒有完好皮膚可以植皮,所以必須使用屍皮。

感染.面臨生死關

中重度燒傷病人生命跡象穩定後,決定存活與否的因素就是感染控制。

此時的病人免疫系統差,對健康民眾來說不痛不癢的病菌很輕易地就引起全身感染、敗血症而死亡。內科醫生處方高劑量的抗生素,以及高劑量的止痛劑,換藥過程盡全力維持無菌。雖然如此,醫療團隊在病床間移動時,仍有可能引起院內的交叉感染。

修補.需要高蛋白

重傷後,人體急需能量來源修補受傷組織,尤其蛋白質是組成身體的重要成份。燒傷病人的營養原則是高熱量、高蛋白質。對顏面部、呼吸道、食道燒傷的病人,施以管灌營養。受傷後人體分泌的壓力荷爾蒙會使病人沒有食慾,對應方式為少量多餐,盡量進食到足夠營養,進食量不足時改採管灌,再不行建立靜脈營養。

整版圖片來源:Fotolia
整版圖片來源:Fotolia

不可思議的倖存者

值得一談的是儘管重度燒燙傷者的死亡率極高,不過還有讓人存在著一絲絲希望的所謂奇蹟。在各種各樣情況下,有些患者讓醫生斷定死亡率極高,甚至無救治希望。但仍有人能憑著堅強的求生意志,及各種因素的幫助下存活了下來,創造了奇蹟。

在全球,我們不難發現,一些災難中倖存的生還者,他們大難不死,而這些消息總是令人震驚、振奮。似乎冥冥中註定他們命不該絕,但也許是上天賦予了他們更重大的生命意義。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看似平凡的一句話,卻有深層的內涵在裏頭。◇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