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人問筆者,為甚麼在《大紀元》寫文章,不怕嗎?作為一個股場流浪漢,有甚麼好怕,你有膽登,我夠膽寫,就是這麼簡單。不怕共產黨報仇嗎?如果寫文章便要報仇,試問《大紀元》應該一早消失,只有那些作賊心虛,有迫害妄想症的人才會終日提心吊膽,既然《大紀元》開了一個專欄給筆者,而且是不限財經、金融,本人一定會盡力而為,寫得最好。

其實財經與政治分不開,要分析經濟、金融,有時要掌握政治環境,大勢所趨。就以11月為例,誰當選下任美國總統,對環球金融市場的影響便不同,當中更涉及聯儲局主席的去留問題,更是金融市場重中之重,不容忽視的頭等大事。說實在自2008年美國的量寬開始,全球金融市場的遊戲早與量寬連成一體,全球實體經濟受惠有限,但資產價格卻能一漲再漲而形成泡沫,又是甚麼原因呢?更重要的是今年G20在杭州開會後,各國政府似乎有秩序地由貨幣政策轉為以財政政策的刺激經濟手段,對全球的影響如何? 其實量寬一早註定失敗,因為一眾金融政策的掌舵人仍沿用數十年教科書的思維模式,早已和時代脫節,所以無論央行注入多少資金給銀行,最終都不能刺激貸款(M2增加),因為今時今日銀行的貸款受資本充足比率的限制,銀行沒有新的資本,又如何有能力去貸款呢?結果量寬及負利率的買債計劃,使各國央行的資產負債大幅增加,使他們成為新一代的危機所在,如果高企的債券價格回落(即債息由低位回升),到時各國央行手上持有的債券價值下跌,但負債不變,恐怕一間又一間的中央銀行便要出現資不抵債情況,試問到時又如何處理呢?筆者仍維持一個看法,2008年次按危機由央行量寬去救,但央行出事又由誰去挽救呢?◇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