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香港廟宇文化節」周六、周日,一連兩天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活動設有傳統神像雕刻、3D廟宇模型展覽,並邀請掌故、風水專家等,講解本地風土習俗,吸引了數萬人參加。

昨日的專題演講部份,重點講解廟宇科儀、傳統習俗及傳統節誕等。掌故專家周樹佳介紹了關帝誕。周樹佳表示,香港共有5個關帝廟,相傳關帝誕誕期有兩個,分別是黃曆五月十三日及六月二十四日。民間也有其它日子慶祝關帝誕,譬如大澳的關帝廟的關帝誕為黃曆六月二十四日,但因為不少大澳居民外遷,多在五月初五端午節才回大澳,故在舉行端午龍舟遊涌時,順便過關帝誕。又如大埔汀角村的關帝誕在正月十三日,連續三天。

掌故專家周樹佳。(余鋼/大紀元)
掌故專家周樹佳。(余鋼/大紀元)

另外,有堪輿學家蔡興華介紹通勝的知識,神佛像工藝師蕭炳強主持雕刻工作坊,教授入場人士製作象徵祝福的蝠鼠雕板。活動亦展出由城大精進教育實驗室製作的車公廟大殿、大坑蓮花宮及香港仔洪聖古廟的3D列印模型,唯妙唯肖地再現廟宇的精細裝飾。◇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