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廢棄的陶氏宗祠中,族人於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立下「陶氏嘉儀祖嘗條規」。講述當年旱災時,有族人霸佔肥沃田地耕種,故立家規不要霸佔家產,要放下貪念,分與其他族人,否則逐出陶族,送官懲治。
在廢棄的陶氏宗祠中,族人於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立下「陶氏嘉儀祖嘗條規」。講述當年旱災時,有族人霸佔肥沃田地耕種,故立家規不要霸佔家產,要放下貪念,分與其他族人,否則逐出陶族,送官懲治。

 

從早前的石崗菜園村反拆遷,到近期元朗橫洲事件、屯門公屋風波等等,新界土地問題,近年屢成為社會焦點。是繼續保有屋地,還是出售給大地產商?是堅持原有的圍村生活方式,還是讓「非丁」入住?「生來就擁有丁權」的新界原居民各自取態不同,令新界每一個家族、每一條村都出現不同的生活圈。尤其是近期多宗在特首梁振英主導下,政府和鄉紳「摸底」交易,被指「官商鄉黑」勾結,備受詬病,亦令新界原居民飽受困擾。

歷經社會變遷,不少原居民仍期望保持圍村原有的文化傳統、純樸的鄉風;而其獨特的祠堂文化和風俗,則是圍村人重要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傳承。今次介紹的是屯門陶氏家族後人的故事。

一級文物年久失修變危樓

屯門陶氏宗祠建於1718年,1995年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頗具歷史價值。但日久失修,現已關閉。
屯門陶氏宗祠建於1718年,1995年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頗具歷史價值。但日久失修,現已關閉。

屯門陶氏宗祠建於1718年,1995年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頗具歷史價值。但日久失修,現已關閉。
屯門陶氏宗祠建於1718年,1995年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頗具歷史價值。但日久失修,現已關閉。

為紀念陶淵明,政府於 2012 年出資興建的五柳雅薈廣場。但陶氏族人中,不少人卻不知情,而且廣場建在陶氏墓地旁,極少有人去玩。
為紀念陶淵明,政府於 2012 年出資興建的五柳雅薈廣場。但陶氏族人中,不少人卻不知情,而且廣場建在陶氏墓地旁,極少有人去玩。

陶氏宗族屬東晉著名詩人陶潛(陶淵明)後人。陶淵明子孫、一世祖陶文質於宋末元初來到香港,最後定居於屯門,至今700年。陶氏一族雖為屯門一大氏族,但並不列入新界五大氏族。屯門現時共有22條原居民居住的圍村,陶氏宗族散落在其中5條村:泥圍、青磚圍、屯子圍、藍地及屯門新村。

宗祠為宗族承傳很重要的地方,屯門陶氏宗祠建於清朝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 年),為陶氏宗族第一所祠堂,因日久失修,後出租改為工廠,現已關閉。陶氏宗族於1971年另建「五柳堂」陶氏宗祠,以紀念東晉詩人陶淵明五柳先生。原來的屯門陶氏宗祠於1995年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並於2009年12月18日確認評級,是個極具價值的古蹟。

現時的屯門陶氏宗祠已經變成了危樓,門口用一條繩子草草封住。屋頂穿了一個大窿,牆上的批盪一碰都會剝落。神枱的對聯一邊被拿下放到地上。看著殘破的祠堂,陶文質第20代後人、新村村長陶兆林一臉無奈。「我們很想復修這個祠堂!陶氏家族不是沒有錢,我們應該保留這個祠堂,而不是另起一個……隔壁的三聖堂也不是原來的建築,他們讓它倒了再重建。」

他們曾經找過香港多名文物專家,表示願意修復該宗祠,但卻因「陶家某些有勢力」的人反對,認為費時費力,不如重建一座新的宗祠更快,從而出現一新一舊兩座宗祠。

陶兆林指著遠處不足一百米的新宗祠,嘆氣道:「至今無水無電。」

石碑刻「革胙」之罰警醒後人

不過,破舊不堪的陶氏祠堂卻有一件瑰寶──石碑──鑲在牆上,即使經歷火燒,也奇蹟般地保留下來。而且沒有被搬到新的祠堂去。這是祖宗留給後人最重要的家寶──祖訓,那是保證宗族健康承傳的關鍵。

石碑於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所立,名為「陶氏嘉儀祖嘗條規」(陶氏嘉儀祖為初世祖陶文質的孫子),至今300餘年。斑駁的石碑上,字跡清晰可見,上面刻著約500餘字,記載了族中「無廉恥輩滿目……將境內田地,藉端踞耕,升斗不漏,租穀全抗」 的情況,結果在乾隆五十年(1785年)及五十一年(1786年)發生旱災時,「祠值空匱,倚向無從」。

據陶氏後人回憶,話說當年發生旱災,宗族中土地分配有人分得肥地,不受旱災影響,有人分得旱地,沒有收成,要求分得肥地的族人分享糧食遭到拒絕,最後由5位族長出面解決事件,並把事件刻在石碑上,告誡後人不能再犯此錯,否則會被逐出陶族,送官懲治。

故家規寫下:「徒不遵家訓,違規踞耕著則為祖宗罪人,理合革胙出祠。」(注:忤逆家族規範者不得飲胙,謂之「革胙」,為道義上最重懲罰。)

村民反對古蹟變龕場遭斬

另一同屬古蹟的青雲觀創建於1829年,原本是香港現存最早的道場,屬陶氏族人所有。沒想到的是,2004年整座青雲觀在沒有向法庭申請下,靜悄悄遭拆毀後重建。1985年青雲觀被評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而在2009年被降為二級或三級歷史建築,重建後再沒有被評級。

2010年,青雲觀突然大興土木,興建4千個骨灰龕位,遭到村民反對。有關出售骨灰龕計劃因而擱置。陶兆林更因反對興建而遭人追斬,居住的村屋亦被淋紅油,至今可見。他把現時的現象歸咎村內有人與黑勢力勾結的結果。

其它不如意的事情,還包括桃花源牌坊、五柳雅薈廣場、泥頭山、屯門公屋風波、族人貪污族產等……陶兆林感到在「黑暗勢力的插手」下,村的紛爭,已經到了臨界點。

屯門公屋風波 涉陶氏土地

屯門新慶路公屋項目,近期被揭疑在政府與鄉紳人士、建制派區議員5次「摸底」後,項目規模被大減八成至1,500伙,改為發展低密度住宅。
屯門新慶路公屋項目,近期被揭疑在政府與鄉紳人士、建制派區議員5次「摸底」後,項目規模被大減八成至1,500伙,改為發展低密度住宅。

屯門新慶路公屋項目,近期被揭疑在政府與鄉紳人士、建制派區議員5次「摸底」後,項目單位被大減八成至1,500伙,改由新鴻基和羅氏針織家族發展低密度住宅。翻查資料,公屋計劃位處新慶村村界內,屬陶氏家族。

對於近期的公屋紛爭,陶兆林說:「我們沒有反對建公屋!安排好就可以。」他們不滿意的是「官商鄉黑」勾結的「枱底交易」。

紀念陶淵明建築不倫不類

陶淵明塑像被擺放在墳墓旁邊,被村民批評不倫不類。
陶淵明塑像被擺放在墳墓旁邊,被村民批評不倫不類。

陶氏家族後人都期望留下延續和繼承陶氏傳統。政府近年亦在陶氏土地上興建了不少建築物,聲稱紀念陶淵明。但在陶兆林眼中,卻是不倫不類。

如以紀念陶淵明興建的五柳雅薈廣場,是民政事務局旗下鄉郊事務所興建的。據說耗資不菲,剪綵時民政事務局局長、中聯辦等都有派人到場。但陶氏族人中,不少人卻不知情。

讓陶兆林難以置信的是,廣場建在陶氏墓地旁,「誰會相約來墓地旁玩?」旁邊還有陶淵明塑像,孤獨地與墓地相伴,還有「桃花源牌坊」同樣建在墳墓旁。「甚麼時候建的?我們一點都不知道!」

陶氏家訓勉勵後人放下貪心、自私之念,方能合群。面對眾多紛爭,不外乎利益之爭。也許,現在是時候讓族人從新記住石碑的記載。◇

 

------------------

⏪️ 回顧2024專題報道👇🏻
https://hk.epochtimes.com/tag/回顧2024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