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

大陸敢言媒體《炎黃春秋》創刊25周年之際突然被中共官方接管,引輿論聚焦。《炎黃春秋》最新一期刊登的文章《我們二十五歲了》,回顧創刊背景,直接影射中共前黨魁江澤民對抗鄧小平「改革開放路線」以及封殺胡耀邦等人的往事,內容敏感,令人關注。

7月13日,大陸《炎黃春秋》雜誌突然被中共文化部下屬中國藝術研究院全面接管,從社長、總編到副社長全部被撤換。《炎黃春秋》雜誌社7月14日發表聲明,反對主管方中國藝術研究院單方終止協議書,已對該院提起訴訟;並呼籲社會各界緊急關注。

《炎黃春秋》突然被接管的具體原因不明。原軍事院校出版社社長辛子陵認為,中宣部降罪《炎黃春秋》搞歷史虛無主義,是在北戴河會議前的攪局動作。

7月15日,《炎黃春秋》網站尚未列出最新一期7月號的目錄和內容。在網絡上查到的《炎黃春秋》2016年7月號封面圖片顯示,內容包括《本刊編輯部:我們二十五歲了》、《我看馬克思恩格斯的暴力觀》、《江平:立法會議》、《何方:研究國際問題的緣起和心得》、《烏克蘭的三次大饑荒》。

但除了《本刊編輯部:我們二十五歲了》之外,其他文章目前在網絡無法查到全文。

2016年7月1日是《炎黃春秋》雜誌創刊25周年的日子,雜誌編輯部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表文章《我們二十五歲了》,對過去25年,尤其是創刊初期雜誌經歷的一些重要事件進行了回顧。

文章一開始稱,2016年6月,本刊單月印數已突破二十萬。文章回顧,1990年,時任中顧委常委的蕭克將軍參與發起創建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8月,經民政部批准註冊之後,蕭克就積極倡導創辦一個刊物。蕭克親自督促辦理有關審批手續,而且點將讓從國家新聞出版署署長位置退下來的杜導正負責這個刊物。

蕭克和杜導正都認為,在1991年的歷史形勢下,雜誌應該圍繞兩個方面來做文章,一是捍衛鄧小平所提出的改革開放政策,二是以求是存真的態度書寫歷史。

文章稱,到1991年,仍然有人從意識形態上拷問改革「姓資姓社」,對改革開放持否定的態度。

十年「文革」,把很多歷史事件顛倒了,要撥亂反正,就要恢復歷史的本來面目,給受害者平反。慢慢地,一些回憶錄寫出來了,一些出於威權史觀的需要而定論的歷史人物,其定論又被重新探討。在這個過程中,對待歷史,求真求實的呼聲很高。

此時問世的《炎黃春秋》,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去敘述歷史的。

文章稱,胡耀邦去世後,由於種種原因,各報刊對胡耀邦一直閉口不提。對於這種不尊重歷史的現象,《炎黃春秋》一直想有所糾正。1993年,在胡耀邦逝世4周年之際,《炎黃春秋》在封二發表了胡耀邦的照片和悼念他的一首白話詩。儘管很不像樣,但在當時是重要的突破。這一突破引起了有關方面的注意,要求《炎黃春秋》停止發行這一期雜誌。

文章稱,雜誌社向蕭克匯報後,蕭克鼓勵說,雜誌做得對,不要驚慌,如果有人怪罪下來,就說是蕭克的主意。文章還細述了《炎黃春秋》在三個階段的編輯方針。

《我們二十五歲了》直接針對江澤民

文章回憶《炎黃春秋》創刊背景直接影射中共前黨魁江澤民對鄧小平改革開放路線的否定,並公開江澤民對胡耀邦等改革派人士的封殺,以及對《炎黃春秋》的打壓。

「六四」天安門大屠殺後,踏著學生鮮血上台的江澤民,認為越開放老百姓越難控制,為了鞏固他的地位,自上台後的兩年多時間內,推行極左路線,大力「反自由化,反和平演變」,加緊思想意識形態上的控制。

同時江在經濟方面也想走回頭路,聲稱「改革開放中也有路線鬥爭」,甚至大陸傳媒開始質問改革開放「姓社還是姓資」,江澤民與左派勢力陳雲、李鵬抱團,暗中對抗鄧小平經濟上的改革路線。

眼看自己的改革開放路線有遭到全面否定的危險,已88歲高齡的鄧小平從1992年1月17日到2月21日期間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南巡」。在南巡期間,鄧小平發表講話,向江澤民發出最後通牒:「改革開放是大勢所趨」,「誰不改革誰下台」。

當時掌握軍方實權的楊白冰直接授意《解放軍報》發表題為「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的社論,直接針對江澤民。

一看大勢不妙,江澤民在1992年3月的政治局會議上。「深刻地」作了「自我批評」:「在抓住時機推動改革和開放方面缺乏敏感性,反對左傾也不夠堅決。」1992年10月,在中共十四大上,在軍方的楊尚昆兄弟和政界的喬石、萬里、田紀雲等大佬的強大壓力下,江澤民被迫接受鄧小平的「改革路線」。◇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