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

負責網絡管制的網信辦,進一步收緊網絡新聞,禁止新聞網絡及社交媒體刊登未經核實的新聞,並點名批評9個網站及媒體網絡違規受處罰,其中有財經網、鳳凰網等。

網絡人士認為,這項措施亦影響維權人士及網民發佈信息,並限制信息自由流通。

網信辦7月3日公佈《關於進一步加強管理虛假新聞的通知》,要求各網站確保新聞報道真實、全面、客觀、公正,嚴禁盲目追求時效,嚴禁未經核實將社交工具等網絡平台上的內容直接作為新聞報道刊發。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道,廣州網絡人士野渡表示,該措施主要限制信息自由流通,現在是社交媒體時代,當局難以控制。

野渡說:「網站的控制主要針對社交媒體微博、微信這些沒有審查機制,但通過這些『事後機制』,用這個事後機制或恐嚇手法來增加網民的恐懼感。」

廣東異見人士賈榀稱,當局或出台很多有關網絡的文件,他們不太在意這些,還會在網上繼續發佈消息,一般不會影響維權網民,但當局可能藉這些規條拘捕網民。

《通知》稱,官方重點約談了一批違法違規登載虛假新聞的網站,並對製造、傳播虛假新聞情節較為嚴重的新浪網、鳳凰網、中華網、揚子晚報網、張家界在線、財經網、騰訊網、網易網、今日頭條等多家網站進行了處罰和懲戒。

對此,河北資深媒體人朱欣欣7月4日向自由亞洲電台表示,官方定義的「虛假」,是指所有不符合他們標準的新聞內容。而發佈通知的目的也是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媒體的管控。

朱欣欣說:「他整治這些網站,我們看到都是一些正規的媒體。至於虛假新聞的『虛假』是一個甚麼概念,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探究。我想在中共的話語裏面,所謂『虛假』首先是不符合中共的要求的、新聞標準的,他就覺得是虛假,不讓你報道。我想,主要是以反對虛假新聞為理由,防止其它的媒體能夠自主地在有限的範圍內發揮自己的自主性,他最害怕媒體脫離他們的控制。」

近年來,當局多次發令整改網絡,僅一個月內,網信辦就先後發佈了《互聯網信息搜索服務管理規定》、《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式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新規,同時開展針對「跟帖評論擾亂信息傳播秩序、破壞網絡輿論生態」的專項整治行動。

成都記者馮玉熙認為,這恰恰說明網絡龐大的信息量令當局難以掌控。

馮玉熙說:「我自己感覺,因為信息量太大,(中共)可能還沒法做到普遍上的審核。看起來能力很大,但是其實可能技術上(不夠),而且更多的是在其它方面,比如維穩經費上面,所以對這塊上能力是不夠的,因為現在信息太多了。」

對此,有網民稱:「雷洋案子最開始不就是在朋友圈麼?等你們核實?這種事兒你們就兩字『謠言』。有用嗎?有時候就得百姓倒逼媒體。進而倒逼執法機構擔當責任。」還有網民譏諷道:「以後都等新華社通稿了!」◇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