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專家表示,近年來醫藥領域行賄受賄的腐敗案件頻發,政府應減少對醫療資源的控制,逐步從各個領域退出,將定價權交還市場。
經濟學家張曙光表示,順價加價率15%和零差率政策會「徹底打亂和破壞了藥品的生產、銷售、處方、使用體系和規範,如果一種藥品其價格為30元,按加價15%和零差率計算,醫院的銷售價格為34.5元。」
他認為,這一政策將逼迫藥企在尋租公關與賄賂主管官員上,付出比研發新藥,提升自身競爭力更多的精力與資源,同時醫院為了增加自身收入也樂於銷售價格高昂的藥品並從中獲取利益,三者由此形成「閉環」,組成利益共同體。
上海某公立醫院有醫生表示,醫院是不能直接從市場拿藥的,只能通過有限的特定管道獲得藥品。流通的限制催生了多級市場和層層中間商,造成了藥品流通成本的上升,從而推高了藥品的整體價格。
業內人士表示,自2017年起,中共發改委郭劍英等人主導的15%藥品加價率管制政策即將終結,但對於如何彌補藥品價差收入,醫療機構可能有不同的對策,目前已經有部份醫院提高了檢查服務費用來彌補這塊損失,羊毛出在羊身上。◇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