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

若本傳奇僅滿足於向人們講述一樁愛情奇緣,未免流俗。正如孔尚任創作《桃花扇》意在「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曹雪芹之《紅樓夢》寫寶﹑黛﹑釵的愛情糾葛,實則告誡人生如夢,不要太過沉迷於紅塵糾葛。《無雙傳》也正是通過仙客與無雙的悲歡離合,表現亂世中俠士的豪烈和捨生取義。至古洪出場,本傳奇的主題才真正展開。

仙客四處尋訪,在富平的鄉間找到了古洪。他沒有迫切地直陳來意,反而恭敬地登門拜訪。不論古洪想要甚麼,他都想辦法弄到手,哪怕是昂貴的絲綢和珠寶。古洪也不介意這種「無事獻殷勤」的熱情,只把自己所想所需,盡數告知仙客,心安理得享受著他不求回報的奉獻。仙客待他,一如當初侍奉舅父,明知得到允諾的希望極其微茫,他仍是不求回報的一味付出。他何嘗不知,從皇陵救出一個宮女,是危險萬分的事情,若要想古洪點頭,必須拿出比對待舅父百倍的誠意才可。

如此過了一年,仙客閑居在家,古洪突然不請自來,說自己一介武夫,年紀大了,知道仙客對自己竭盡情份,必是有求於他。古洪是個知恩圖報的人,願意粉身碎骨報答他。仙客大哭拜倒,他的心意終於打動了這位高人,與無雙重逢的時刻又近了一步。

古洪聽了他的請求,沒有立時答應,卻仰天長嘆,拍拍自己的頭,誠懇地說:「這件事情不是一朝一夕能達成的,但我可以為你試一試。」之後,他有半年多失去音訊。

有一天,古洪寫信請他會面,告訴他去茅山的使者回來了。見面後,古洪絕口不提營救無雙的事,待問到使者的去向時,他只輕描淡寫一句「殺掉了」帶過。夜深時,古洪忽然打聽認識無雙的女子,仙客連忙推薦了采苹。古洪見到她,神秘一笑,要留她住幾天,也不說緣由。

既然是用人不疑,仙客對古洪一系列詭異的行動從未質疑過,畢竟這是一件與朝廷對抗的大事,即使有萬全準備,也須靠天意成全。他相信無雙的眼光,相信古洪的能力,更將無限的虔誠寄託於上天。

又過了好幾天,有人傳信說,皇陵裏有個宮女被處決了。仙客著塞鴻去打探消息,原來死的人竟是無雙!一時五雷轟頂,山河失色,他等了許多年,身心吃了無數的苦,到頭來竟是一場鏡花水月的虛無結局。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安得與君相決絕,免教生死作相思!無雙,你可是這般的想法,便不再給我繼續努力的機會,便提前離開了人世?原本他唯一的希望是古洪,可是他勝利的喜訊還未傳來,無雙就被命運提前帶走。仙客只感到畢生的希望化作一場空,再沒有精神的支柱,生存的信念。他嚎啕大哭,像個孩子。

當晚,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平靜,古洪風塵僕僕,領著一乘竹轎來找仙客,告訴他裏面就是無雙。原來他在茅山道士處求來讓人假死的丹藥,再排采苹假扮宮中使者賜無雙服藥,他自己再花錢贖出她的屍體,一路所經驛站,都用重金賄賂,避免泄漏風聲。古洪運籌帷幄,步步驚心,終於把無雙完好地送到仙客身邊。在仙客的悉心照料下,無雙也漸漸甦醒,恢復健康。

古洪並沒有如仙客一般沉浸在重逢的喜悅中,他還要做些善後工作。他請塞鴻幫忙在屋後挖一個土坑,習慣了對古洪言聽計從的仙客等人沒有多想便去執行。在土坑越來越深時,古洪突現殺機,一刀砍下塞鴻的頭顱掉落坑中。仙客吃驚之際,古洪卻平靜地說:「如今我足以報答公子的恩情了。」他還告訴他,自己為了守住仙客的秘密,在野外把派去抬轎的幫手也殺掉了,現在他也將要自殺。他勸仙客五更時帶著無雙和幾個隨從出發,從此改名換姓,浪跡天涯。交代完畢,仙客還來不及阻止,他就揮刀自刎,與塞鴻一同被葬在土坑裏。

此後,仙客攜無雙隱居於世,做了五十年夫妻。

讀整部傳奇的過程中,都無法不為王仙客的矢志不渝而感動。他與無雙,甚至沒有享受過一刻的浪漫時光,卻甘願在數年的寂寞中等待團圓的機遇。深情厚意,或許是支持他堅守這份真愛的力量,但更多的恐怕是對她的一份責任。既然從小就許下了百年好合的婚約,他不因舅父的阻撓而退縮,也不因無雙的遭遇而背棄,可謂是至誠之人。

曾經很疑惑,某些本是大團圓結局的敘事作品,偏教古人讀出悲涼意味,為之傷感不已。讀到《無雙傳》才有些明白,傳奇就是傳奇,它的故事太過離奇,太過理想化,讓人心生感動的同時,便懷疑世上果真有這般的人或事嗎?倘或真的有,會有那麼巧合讓自己遇到嗎?平淡度過一生固然好,但這份誠心與堅韌,需要怎樣的福份才能換來?

而古洪,這位在王、劉婚事起了決定作用的勇士,更是傳奇的點睛之筆。他的出現,讓這部毫無神魔色彩的故事,變得鮮活而神秘,昏暗壓抑的筆觸也開始出現一絲明快的光景。身為一名垂暮的俠客,他自然是希望在年邁之際尚有所用,不至發出「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感慨。當然,他也不希望幫助庸人甚至助紂為虐,所以才用一年的時間考察仙客的品行和意志,正如良禽擇木,他的善舉也要以輝煌正義為尚。

接受了仙客一年的禮遇,古洪越發感到他所求之事的困難程度之深,同時也感動於仙客的知遇之恩。仁人志士都有捨生取義的精神理想,古洪也不例外。《警世通言》認為:恩德相結者,謂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謂之知心;聲氣相求者,謂之知音。遇到仙客,他怎能不萌生出士為知己者死的信念?

他為仙客所求出謀劃策,身體力行,屢出奇招,身犯險境,卻不要仙客再操勞分毫。為了成事,他甘願讓自己手染鮮血,所有罪過攬於一身,最大限度保全了知己的名聲。因此,在最後,他自刎謝罪。古洪知道,他從皇陵偷出一位宮女,又犧牲一眾無辜的性命,每走一步都用的是陰謀詭計。於國,是觸犯法律;於道,是濫殺無辜;於己,更是良心難安。

但不管怎樣,他敢作敢當,從不後悔。他的自殺與成敗無關,與生死無關,這種精神已經上升為他為人處事的信仰,他是在用行動證實一種死士文化。

若仙客知曉古洪會用這般慘烈的方式幫助自己,或許也會動搖求助的決心吧,但命運就如此安排,沒有推倒重來的機會。◇(全文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