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洲的科學試驗證實,人的直覺,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下意識」是存在的,而且有時比其它思維方式具有更準確的判斷力。這項發現可能會改變人們對思維領域的認知方式。
據《哈芬登郵報》報道,大部份人知道直覺是甚麼,但科學上至今沒有對直覺的明確概念。而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研究人員對直覺進行了試驗研究。
主持這項研究的心理學家喬爾.皮爾遜說:「直覺是一種最引人注意的人類經驗。至少1千年前,人們開始在文學中談及直覺,每天使用直覺這個詞。目前,關於直覺的書籍數以百計。但當你開始探究它到底是甚麼時,你卻找不到很多有力的證據表明它確實存在。」
科學試驗
研究人員假設直覺現象有兩大前提:涉及人意識不到的信息及與感情因素有關。他們設計了一種預測運動小點的試驗,讓21名參與者盡可能快地準確說出點的運動方向。在常規概念中,人如果能準確判斷點的運動,需要足夠的時間讓大腦蒐集和處理信息。而這項觀測需要加進感情因素。
皮爾遜及研究人員知道,感情因素難以確定,因為人的心理活動非常複雜。比如一個人進到一間房間,就可能產生一種不對勁的感覺,例如害怕或焦慮;來到一家酒店僅幾分鐘即可能感覺不舒服或厭煩;感覺將與某新同事一拍即合的高興或期待等等。
研究人員在為試驗參與者出示運動點的同時,還顯示2種圖案:一種帶有感情因素,如和正面情感有關的花或小玩具等,或和負面情感有關的蛇或槍等;另一種為中性圖案,如幾何圖形和顏色。結果發現,雖然同時出示2種圖案,但人們似乎完全會去注意帶有感情色彩的那個。研究人員因此認為,人只會意識到和感情有關的圖案,另一個則僅在潛意識中保留。
之後,研究者制定對點運動方向判斷正誤與出示圖案或顏色的固定規則及規律,但未向試驗參與者說明。結果發現,試驗參與者似乎能事先知道研究者既定的試驗規則,因為他們能準確地判斷運動點的方向。皮爾遜說:「即使試驗參與者沒有意識到這些圖像,他們也能準確地判斷點的運動方向,而且他們很有自信。但他們也不知道這是為甚麼。」研究人員認為,這說明人可以使用看不見的信息,也就是直覺做出判斷。
直覺的來源
哥倫比亞大學朱克曼研究所神經學家麥克.沙德倫博士針對這項試驗評論說:「我不能確定這個實驗是否在測量直覺。坦率地講,我不確定測量的東西意味著甚麼……在實驗室內研究這些認知問題確實很難。」但他對試驗設計很感興趣,因為澳洲的研究者從另一個角度評估人的認知能力。
沙德倫相信,諸如判斷點運動這樣的情況其實不需要慢慢地仔細思考,人就可以非常快地作出判斷,這說明人有自己意識不到的處理信息和作出決定的能力。這個直覺試驗還意味著,直覺對做決定有所幫助。即使有時用理性去判斷,仍會作出與直覺同樣的判斷。
其實,在實證科學以外對於直覺早已存在完美的解釋。法輪大法創始人李洪志先生就在《轉法輪》中寫道:「這種下意識恰恰和我們所說的副意識是一樣的。因為人的主意識放鬆之後,沒有控制大腦的時候,稀裏糊塗像睡著了,或者在睡夢中,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就容易被副意識,也就是副元神主宰。那個時候副意識就能夠做出一些事情,也就是說在你自己稀裏糊塗狀態下做出來的。」
皮爾遜表示,今後還將研究個體的直覺差異,「我們想觀察為甚麼有人擅於使用直覺,而有人卻不擅長」。◇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