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跟隨父母來認識父母童年時代的物品。(王文君/大紀元)
小朋友跟隨父母來認識父母童年時代的物品。(王文君/大紀元)
在公屋長大的楊太帶著22歲讀大學的兒子體會當年的鄰里情。(王文君/大紀元)
在公屋長大的楊太帶著22歲讀大學的兒子體會當年的鄰里情。(王文君/大紀元)
公屋成長的導賞員陳女士口述美荷樓歷史,許多市民圍觀聆聽。(王文君/大紀元)
公屋成長的導賞員陳女士口述美荷樓歷史,許多市民圍觀聆聽。(王文君/大紀元)
相關文章

公屋是香港獨有的生活文化,曾孕育了香港歷史上重要的一代港人,許冠傑三兄弟及其膾炙人口的歌曲和當年許多經典的電影、電視情節均來源於公屋。那時,鄰里之間守望相助,充滿著濃濃的情意,也衍生出許多感人的故事,同時孕育出打不死的獅子山精神。其中有代表性的石硤尾美荷樓,更在那些年醞釀出導演羅啟銳的《歲月神偷》以及吳宇森電影裏的經典片段,那是他們真實的童年寫照,也是一代港人的集體回憶。

「在這裏,我們曾露宿街頭,一家人拿著碗筷等待救濟,等著入住徙置區。在這裏,我曾經跟流氓地痞打架,流著血回家,母親沒作孟母三遷,父親平和如昔地教導我做人要有風骨,有承擔,對人心存有愛,不能有恨。」
——吳宇森

香港碩果僅存的第一代徙置大廈美荷樓活化後重新開放。公眾可參觀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徙置區,感受一屋兩伙的生活,完整地體驗當年的公屋人文價值,從而更全面地認識香港歷史和文化的變遷。

美荷樓僅在過去周末開放日單日就吸引了數以千計的港人及遊客,甚至外國遊客都攜帶家眷酷暑下排長龍等待參觀,只為一睹半個世紀前的香港風貌。很多港人則想找回童年時的美好回憶,同時講述給下一代聽,那些年他們的故事。許多人甚至排長隊傾聽導賞員娓娓道來那段歷史,哪怕院落中的古樹,下塘石板路,都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典故……

獅子山精神由來

美荷樓創建於1954年,是香港僅存的第一代「H型」徙置大廈,亦是香港公共房屋政策的開端。美荷樓的故事始於1953年12月25日聖誕夜晚9點鐘發生在石硤尾寮屋的一場大火,當時58,000人無家可歸,香港政府遂啟動緊急程序,在火災原址建立了八座H型簡易徙置大廈。H型的兩邊長廊是住戶,但無廁所和廚房,H型中間是可提供兩條水喉的接水處和廁所。建築雖然簡易,卻令當時大批無家可歸的居民從此有了安居樂業的生活,並由此產生了鄰里之間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

每戶僅有150平方英呎的狹窄空間,家家戶戶的碌架床上下都擠滿至少7、8口人,男孩更是需要露宿室外,獨特的空間設計塑造了1950至70年代香港勞動階層的獨特生活模式。美荷樓活化後展出的模型屋保留了當時的原貌,舊時舊物可見一斑。

那些年制水的日子裏,居民要每日排隊接水、排隊去廁所,那種生活好似一種把左鄰右里變成一個共同生活在美荷樓的大家庭。而為保持房間的通風和採光,家家日夜無需閉戶,每戶都在門口煮飯,彼此都可聞到鄰家的飯香。家家互助互愛,或幫忙照看小孩,或彼此借用柴米油鹽,生活瑣事中體現出濃濃的人情味。小朋友個個幫手穿珠仔、穿膠花,擦鞋,開車門,賺錢幫補家計,香港的獅子山精神亦由此開始。

本土人文歷史展現 

美荷樓生活館展出逾千件展品,其中包括上世紀基層家庭常用的用具及生活用品,雞公碗、雙喜牌熱水壺、珠子算盤、手動打字機……都是現代孩童不為所知的用品。雜貨店及50至80年代居室所展出的傢私和用品都是徵集而來的舊物,室內佈置亦根據原居民口述打造成舊時場景,讓參觀者好似時光倒流,置身於當年真實的環境中,感受著當時的人文風貌。

搬入初期的50年代,因單位面積狹窄,家家必備閣仔、帆布床,還有衣車,令婦女在家中可以施展手藝、幫補家計。7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不少公屋家庭購置雪櫃、電視機、電飯煲、風扇等,皆可見時代的變遷和生活環境的改變。

導賞員陳女士透露,自己在公屋長大,舊時居所已經拆遷,見到美荷樓後深有感觸。她笑言,「美荷樓是二級歷史建築,在這裏不僅有活動室,讓小朋友可以看到我們以前的玩具,充滿創意的穿膠花;同時在這裏還可以看到香港家電的發展史:舊時的收音機、電視機、錄音卡帶,還可以看到香港的教育史:當時最早的天台學校起源於這裏,早於教會學校,幫了很多人」。她說,小朋友讀歷史會悶,但在這裏就可更直觀地感受香港互助互愛的精神,讓孩子們看到香港的演變。

幾代人尋根尋記憶

陳女士說,「公屋文化是香港獨有的,其它地方則無。新加坡的組屋,和香港的公屋也不同。香港在公屋長大的人數眾多,分佈在各行各業。這是香港的本土文化,亦是集體回憶。」

許多父母背著、抱著幼兒來參觀,望著一件件陌生的物品,孩子們感到新奇。有年輕爸爸問兒子,手上的東西是甚麼,兒子搖頭不知,爸爸講解說,「那是爸爸小時候裝熱水的水壺」。

徐太小時候沒有在公屋生活過,周日和先生抱著一對兒女來參觀,她說在網上看到開放日的消息後,先和一對兒女分享了圖片,講述給他們聽公屋的歷史。今次來是想讓他們親身體驗一下舊有的建築特色,見識一下當年的生活文化。徐太說,讀K1的女兒不太懂,但K3的哥哥就表示,「喜歡活化後的建築,因為顏色豐富些,以前的太舊了」。不過徐太本人就持不同意見,她說,「好似太過人工化。」

從小在公屋長大的楊太帶著22歲讀大學的兒子來參觀,想讓他見識一下舊有建築。楊同學直言,「(活化後)有些差異,以前窮些,裝修應該沒有這麼靚,看不到原裝版。」媽媽則對以前鄰舍的關係充滿懷念,「以前鄰居好些,大家知道大家,現在沒有那麼好。」(如果回到以前的生活怎樣 ?)兒子坦言:「會有些問題。以前幾個人住一間房比較擠迫,現在的洗手間會好些,去廁所方便些。」不過,他就表示,嚮往舊時的鄰里溫情。◇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