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樓客廳的開放空間寬敞明亮,採光一流。
二樓客廳的開放空間寬敞明亮,採光一流。
室內布置井然有序,簡潔俐落。
室內布置井然有序,簡潔俐落。
堀越範子女士。
堀越範子女士。
相關文章

室內佈置井然有序,簡潔俐落,讓人整個身心放鬆下來,感覺非常自在。

古有孟母三遷,而堀越家也不遑多讓,「小日向的住家」的故事說來話長。在十五年期間,堀越先生一家竟然搬了七次家,而且全部都在半徑五公里左右的東京都文京區內。

最初住的是一房一廳的公寓。結婚時就非常執著,認為非文京區不住的是英嗣先生。「因為我很想住在能感受時代跨越的連續性,而且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地方。」若和太太範子同住的話,文京區不但交通便捷、綠化好,還有相關配套的教育環境,讓他不由自主地愛上了這個充滿魅力的地方。

隨著孩子的成長,空間狹小的公寓已變得擠逼,搬出公寓的堀越一家,之後又輾轉的搬了幾個地方。

新大塚、茗荷谷、小石川、音羽等,這些全都是文京區內的地名。總有一天要在這裏蓋一間自己的屋,堀越先生心中暗想。但是到底哪一帶最適合呢?

不但要交通便利,而且要日照充足、通風良好、相對安靜的社區等等,平常在散步時堀越夫妻倆人不但對每塊土地品頭論足,又在各個地區實際的住上一段時間,把整個居住環境具體的探討一番。對身為建築師的英嗣先生來說這是易如反掌,但對建築完全是門外漢的範子太太來說,難道她不會感到疲累嗎?!

「這個嘛,」範子女士笑容滿面的談起當時的情況:「我先生會告訴我許多建築和土地之間的相關性、居住性等的事情,聽起來很有意思,一點也不枯燥。」英嗣先生也說:「我們是半斤八兩啦。我也不是甚麼專家,而且外行人的反應對我來說也是另一種學習。」不僅只是考慮自己的家,更要以多層面的觀點去探討周遭的環境和生活方式,全家一起面對未來的居所提出意見,然後再實地勘查。就這樣,堀越一家慢慢的累積了各種「住的學問」,而這些學問絕對是打造新家最好的「基本功」。於是,在二〇〇四年,「小日向的住家」終於完工了。從堀越夫妻開始住在文京區到尋找出適合的建地為止,已經過了四分之一個世紀。

堀越宅是位在面對馬路的一條細長巷道的底端,也就是所謂的旗桿型建地。然而,一走進屋子的二樓,呈現眼前的是採光充足的開放空間。挑高到三樓的起居室氣度十足,在樓梯口的左斜前方是開放式飯廳,整個空間連成一體,光線和視線也貫穿到整個樓層的最後面。

室內佈置井然有序,簡潔俐落,並不會讓人感到拘謹不安,反倒讓人整個身心放鬆下來,感覺非常舒服,非常自在。

其實這個家的佈置也受了一些堀越夫婦的共同嗜好:茶道的影響。不過,他們並沒有特別講究茶道的排場,而是把人與物、人與人之間自然和諧、怡情養性的茶道根源當成一種能在生活中實際被運用的器具,可以方便地取用、快速地收納。還有掛畫和傢俱等,也全都經過縝密的設計。最重要的是,這個家沒有不合理和無謂的浪費,凝聚在這裏的歡樂和美好,讓這個家更臻完美。「自然體」(初始的、安定的姿勢)或是生活感這類的名詞,或許會給人一種粗糙、魯莽的印象,但只要仔細看過「小日向的住家」,那麼你可能會想要重新考慮了。因為這裏是用「自然體」去實踐舒適的生活方式,所以才能得到一個如此輕鬆暢快的「生活」。

摘自《和你一起過生活》商周出版社提供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