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岡石窟的第6窟和第5窟 。(維基百科)
雲岡石窟的第6窟和第5窟 。(維基百科)
雲岡石窟的第3窟內部 。(維基百科)
雲岡石窟的第3窟內部 。(維基百科)
相關文章

北魏文成帝相信太武帝滅佛遭報,故極欲重振佛法。他聽從北涼高僧曇曜的建議,於武州塞開鑿巨型石窟,此為雲岡石窟創建的由來。

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記錄了當年雲岡石窟的壯觀景象:「鑿石開山,因巖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目所眺。」

汲取犍陀羅雕刻藝術精華

雲岡石窟在雕造技法上,繼承和發展了中國秦漢時期藝術的優良傳統,又吸收了犍陀羅藝術的精華,創建出獨特的藝術風格,對研究雕刻、建築、音樂及宗教都是極為珍貴的資料。

佛教藝術的興起,正值印度與波斯、希臘文化交流的孔雀王朝時代,為了弘揚佛法,阿育王詔令鑿窟建塔。犍陀羅人汲取並發揚光大古埃及、希臘、羅馬、波斯的雕刻手法,形成表現美的比例、和諧的幾何形體和洋溢著生命力的人體雕塑藝術。3世紀以後,犍陀羅雕刻藝術向西傳入阿富汗地區,並沿著絲綢之路進入中國新疆及中原,著名的巴米揚石窟,即被公認為是後期犍陀羅藝術成就的代表。

初傳中土的佛教藝術,尚保留著外域傳入的風格,雕像上有著蓄鬍、捲髮和通肩袈裟的犍陀羅風格表現,其後才開始有本土特色融入。到南北朝時期,進入佛教藝術史上第一個高峰,不僅有大型石窟工程的陸續開鑿,並在北魏漢化政策的推動之下,在藝術表現手法上融入了漢式的作風,加速了佛教藝術本土化的變革。

異域色彩見證中外情誼

2001年12月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雲岡石窟,在中國各大石窟中,以造型美麗、雄偉著稱,因建在武周山最高處的雲岡得名。武周山位於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處,石窟始鑿於北魏興安2年(公元453年),大部份完成於北魏遷都洛陽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一直延續到正光年間(公元520~525年)。前後動員4萬餘人參與開鑿,連當時獅子國(今斯里蘭卡)的佛教徒都加入此一舉世聞名的偉大創作。

石窟依山而鑿,東西綿亙約1公里,現存主要洞窟53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尊,最大者達17米,最小者僅幾厘米,遠望石窟就如佈滿蜂洞的超級蜂巢。石窟分東、中、西3個區,東區有4個窟,多以造塔為主,故又稱塔洞;中區有9窟,每個都分前後兩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頂佈滿浮雕;西區有40個窟,以中小窟和補刻的小龕為最多,修建的時代略晚,大多是北魏遷都洛陽後的作品。

第3窟是雲岡石窟中最大的石窟,前面斷崖高25米,中上部鑿有12個長方形石孔,窟分前後兩室,後室雕一佛二菩薩像,體態豐滿、衣紋流暢,從雕造手法判斷,應為隋唐時期的作品。第5窟為清順治8年(公元1651年)建造,窟內中央端坐佛像一尊,是雲岡石窟最大的雕像,高17米,佛像的膝上可站立120人,一隻腳上可站立12人,大佛的周圍雕滿小佛,蔚為壯觀。

第7窟窟頂刻滿飛天的浮雕,各以蓮花為中心盤旋飛舞,生動活潑。第12窟,正壁上端刻有伎樂天,手執排簫、箜篌等古典樂器,神情迥異,是研究中國音樂史的重要資料。第15窟雕有萬餘尊小佛座像,又稱萬佛洞。第20窟如來大佛是雲岡石窟的代表,佛像跏趺端坐,呈慈悲、莊嚴、歡喜、思維、入定等22相,吸引中外人士爭相目睹。

石窟藝術是建築、雕塑、繪畫等藝術的綜合體。縱觀雲岡群佛的形態,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擊鼓或敲鐘,或手捧短笛或載歌載舞,或懷抱琵琶,面向遊人。這些佛像、飛天、供養人的面目、身上、衣紋上,都留有古代人民的智慧,同時,還明顯地流露著波斯色彩,是中國古代人民與其它國家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