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文君 攝影│余鋼
香港開放大陸自由行以後,許多經營消費品的店舖紅火起來,舖租亦隨之水漲船高,一路高企難下。為避免將舖租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有經營建築材料的商家因應而變,採取靈活的經營方式,堅持以經濟的價錢,為顧客提供體貼周到的建材設計裝修一站式服務,不僅沒有流失熟客,更維繫住一份難得的情誼,逆勢中創造業績佳話。
「買料易」經營室內裝修及建築材料已超過10年歷史,從2000年在灣仔設立第一個銷售點,到2002年在上水建立第二個點,接著便是沙田以及紅磡的馬頭圍道,無論經歷2003年的SARS,抑或是2008年的金融風暴,都屹立不倒。然而,近年租金飆升,卻令這家口碑載道的建材裝修專門店大受衝擊。


近年,隨著羅湖口岸來往自由行人數的暴增,以及陸客對醬油、洗髮水及牙膏等日用品需求量的增加,亦波及到舖租暴增。據「買料易」老闆陳先生介紹,其在上水的店舖,租金由2萬加至6萬7萬,灣仔舖亦由8萬加至23萬。而陸客來港消費自然打八折,無形中令口岸附近的日用品店增多,海味舖及名錶珠寶店亦應運增加。陳先生說,連口岸附近的士多(雜貨店)都在暴增,在上水一些不起眼的巷子內,士多都可靠益力多等薄利多銷的飲品扛起2萬幾的貴租。
合理價錢抗貴租
陳先生慨嘆:「我們只希望將租金維持在一個可以承受和合理的水平,不想將暴增3倍的租金無端端地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爽直的他看不慣自由行消費帶來的舖租暴漲,像他這樣有廠有倉,有著一定規模和實力的公司,生存空間都在縮小。而樓市辣招令二手樓成交量縮減,導致裝修生意由以前的一個月做30套屋,而變作現在的大約12套,生意明顯在縮減。
問他為何不轉做其它暴利產品,陳先生說,萬一政府政策有變,怎麼辦?損失的可能是多年的心血。他表示,「買料易」始終是一份香港人的生意,多年的穩定經營及實力,對行業運作的掌握,與熟客之間的溝通和情感,令他不想失去用心培育出來的這份本土生意。
為了不讓舖租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陳先生決定要因應政策靈活經營。於是縮減了上水舖及紅磡舖,將生意主要集中在灣仔和沙田兩間旗艦店,同時拓展網上業務,繼續以合理的價錢將最經濟的物料提供給消費者。
以客為主 體貼見情懷
位於沙田Home Square三樓的「買料易」旗艦店,寬敞明亮,無論陳列的廚房抑或洗手間都充滿現代感及時尚簡約之風,令人有居家的溫馨和舒適感。從灣仔店到沙田店,無論廚房或浴室的配套裝修,以及其它家居用品和裝修材料都有多種選擇。如:防火膠板門有西德板、富美家等,無縫石檯面有可麗耐、三星staron、LG等,亦是大型品牌的電器代理,包括TGC、西門子、惠而浦、樂信、櫻花等,各種家居用品和材料一應俱全。
與別不同的是,其它裝修材料公司可能只售賣材料而不包製作,而在「買料易」,既可買材料自行裝修,亦可請店家幫手代做,包括室內設計,做到建材設計裝修一站式。「買料易」以客為主,靈活經營,既體貼周到,又為客戶提供了方便,無形中亦增加了銷售額。

門市的店員開心分享與顧客之間的互動,大部份客人都是多年的熟客,有裝修師傅、設計師以及用家,好多時寧願請店員幫手拿主意,提供專業意見,裝修甚麼樣的房間、用甚麼顏色等等,店家都出謀獻策,不僅得到一份信賴,亦令顧客滿意,在服務中得到一份成就感、滿足感。恰恰這份情誼,亦是令陳先生不願放棄這份生意的一個原因。
一站式服務 好口碑
一應俱全的家居材料設備及服務,高中低各種檔次的廚櫃、浴室配套服務,以及品種齊備的龍頭、配件、坐廁等,「買料易」照顧各個層面的顧客要求。陳先生的理念是:「一站式服務,省了他們走很多轉,去很多地方,去選購不同的產品。接裝修工程、訂檯面、零件配備……置辦家居用品,基本上都可以在我們的店裏一次過搞定。」談到此,他自豪地說:「我們雖然不是一哥,不過在廚櫃界都算是有著數一數二地位的啦。」
雖然「買料易」已經成為行內地位昭著的建材設計裝修專家,陳先生仍謙虛地說:「始終一山更有一山高。不過我們因自己有廠,而令到一些用戶做完廚櫃之後,會自動介紹親朋好友來,而不斷地積累了很多好口碑。」對自己的付出和用心得到客戶的肯定回報,他感到由衷的滿意和感恩。◇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