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賢溢
「人力車」歷史
「人力車」顧名思義,是用人力來牽引拉動的車。它又名「黃包車」,「東洋車」和「車仔」等。
人力車創始於日本,於1868年左右 (日明治時代) 出現,很快便成為了一個普遍的運輸工具,十多二十年後已傳到世界各地,特別是東南亞、印度和錫蘭(現稱斯里蘭卡)等國家 。它在1874年首先由日本引進香港,故而我們又叫它「東洋車」。初期的「東洋車」有分雙座位和單座位的,因為車身的漆布摺篷或座椅髹上黃色,當拉下摺篷以蔽風雨和日曬時,形狀似個「包子」,故此又叫「黃包車」,廣東人多叫它做「車仔」,拉車的人叫稱為「手車伕」。人力車英文的叫法是「rickshaw」亦有「rickshas」,其音取材來自日語「jin-riki-sha」。日語「jinrikisha」,意思拆開來就是「人-力-車」─人 jin = human, 力 riki = strength, 車 sha = vehicle。英文就取其最後兩音(riki與sha), 英語化成為「rickshaw」一字。
|
本港人力車(單座位)。 |
灣仔舊修頓球場外手車伕等客。
人力車從日本「登陸」香港後,很快就成為香港除了轎子與山兜外,一種新崛起的大眾化的交通工具。這種人力車適應性強,乘坐舒適方便,兩車輪高且大,只需一個人操作,走起來較轎子快速得多,同時車費又廉宜,因此很快便廣泛發展開來,久盛不衰。
一九一九年的第二代中環天星碼頭在寶寧海旁(德輔道),圖中可見人力車等客的情形。
人力車不能和轎子與山兜相比只是氣派。早年的達官貴人,例如清朝官員訪港,或香港總督上任時,那種場合裏由四人、或八人抬轎的氣派, 人力車就達不到了。雖說是達不到,但早年那些富貴人家,一人坐著由三人「駕駛」的私家人力車,兼且手車伕穿著制服在街上走,人擠時響起鈴聲,當然惹來不少平民羨慕眼光。
1920年皇后大道:電車、私家車、轎與人力車同時在運作中。
早期富貴人家都住在半山區及山頂,上落斜路就可能用上三人來拉車了,一人在前面跑,兩人在車後幫力。下斜路時,後面兩人則以繩索套緊安置在車後的鐵鉤,拖後車輪,而前面的車伕則同時配合拉緊車柄,不讓車順路滑下,假若是上斜坡,後面的兩人則幫忙將車推上。 讀者可以想像早年坐人力車上半山時,例如著名的「長命斜」奧卑利街或鴨巴甸街等,對於手車伕們是何等不人道!
攝於1925年永樂街碼頭(俗名為「三角碼頭」)外之客車貨車,也是人力車集聚地帶。
「東洋車」初時是雙座位的,可能因為手拉兩位乘客時手車伕頗困難,又可能男女同坐有傷風化,因而公用的人力車很快便改變為單人座位。引進後的幾十年間,人力車也作了許多的技術改進,包括輪子由木輪先改成橡皮輪,最後改用打氣的輪胎,增加了行走的穩定度,或加上了車燈以利晚間行走。車身又不再髹上黃色了。
德輔道(1900年改康樂道,後再改名干諾道)近卜公碼頭之人力車站頭。
供公眾使用的多數是紅色車身,而私家使用的多數是髹上黑色或啡紅色的。 早年的富商,地主,西醫大夫,社會名人,和大亨老闆─如南北行老闆,渣甸洋行買辦何東,匯豐銀行大班等,少不了有一架或多架私用的黃包車長駐他們的府第;當年香港望族如何東、鄧志昂、利希慎等家族僱用的手車伕也穿起了制服,車身髹上了主家姓氏(例如「何」、「鄧」、或「利」等姓氏或舖號)。這類私人用的黃包車叫「長班車」,它們的裝潢當然比公用的富麗得多。車身座位一般比公用的寬闊,大多把車身髹上黑色或棗紅色的,打磨光潔。有的把車柄和槓桿鑲上銅片擦亮,左右兩邊的輪蓋,以精銅包邊。兩輪配上充氣塑膠車胎,座墊布料則用上名貴提花或天鵝絨等高級布料,車背髹上主人姓氏,前後也配上防風油燈,褶篷及防雨簾幕俱用優質帆布,髹上漆油防水,車身裝飾華麗,排場十足。
電車路上人力車還未曾受交通規例監管,交通意外多。
人力車發展與式微
1874人力車引進香港時,手車伕須要登記領牌來作管理及抽稅,才能成為合法交通工具,要是沒有領牌的,就是「黑車」了。自那個年代開始, 手車伕漸漸成為新興行業應付社會的需求。他們工作時亦要穿上與車牌同號的「號衣」,分日夜兩班,整天營業。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人口的增多,社交和商業活動逐漸頻繁起來, 人力車在「維多利亞城」內到處可見,風光了近一個世紀,當中有四、五十年的時光曾經是港九的主要交通工具。
1950年代人力車站頭一景。
它們多集中在中、西區的路口,商舖和銀行,會所,和交通中樞等地:像匯豐銀行門前,或卜公碼頭、畢打街一帶、蘇杭街市場商店、文鹹街、永樂街碼頭之南貨舖一帶、石塘咀之茶樓賓館、尖沙咀火車站等地,都排著一輛輛的人力車待僱,真的是熙來攘往。顧客只要向他們招手,喊一聲「車!」便會有幾輛人力車走前來,向你討價還價,講妥價錢,誰願意,誰就接你上車,很少發生爭執。
皇后大道中人力車熙來攘往之景。
以前的公眾用的人力車有兩種顏色分辨營業範圍:行走半山區般含道,堅道一帶的是「灰色」的,而在平地市區是「紅色」的,兩種車的營業範圍分得很清楚,河水不犯井水。「紅色」車仔可以拉到薄扶林區去,但不准許在薄扶林載客回市區。同樣的,「灰色」半山車仔可以載客到市區,但不可載回半山。人力車的收費,在1930年左右,比當時乘出租汽車要便宜,車資是每十分鐘一毫,半小時二毫,一小時三毫, 一小時以上每小時另計,(1937年時間,三毫可買一斤牛肉,九龍一層樓租金是十多元到近三十元 )。
尖沙咀碼頭正在載客行走的人力車,約1950年代。
全盛時期, 香港人力車數量多達3,000輛, 手車伕約有8,000多名。 二十世紀初香港開始有電車和巴士了,人力車到1917年漸漸減為1,750輛。 到了1930年代,港人漸漸富裕起來,私家車也開始流行,有錢人便紛紛購置私家車代步。同時,巴士和電車又正擴充成為大眾化的交通公共設施,人力車的需求便走下坡。
香港淪陷時期,大部份的公共交通工具,多遭戰火摧毀或被日軍充公為軍用物資,民用的已所剩無幾。因為日據時代燃油嚴重短缺,人力車,三輪車便又普及起來,成為代步的主要工具。當時,馬車和自行車亦風行一時。
半世紀以前,幾大渡輪碼頭如中環天星碼頭,油麻地渡輪統一碼頭,九龍天星碼頭,佐敦道碼頭等曾經是大批人力車的聚集地,接載市民往來。 1966年時,人力車已減到800輛,基本上已經快速地被淘汰了,還有因為道路繁忙和人道問題,況且人力車不及巴士汽車和電車的方便快捷。在1968年,香港政府正式停止發出人力車牌照,此時此地,人力車便劃上休止符了。1976年,全港九尚有20輛。廿年前在舊碼頭拉客的車伕,好景時一個月能賺幾千元收入,但隨著九七回歸,經濟轉差已風光不再。
1960年代中區的人力車站
今天,九龍尖沙咀天星碼頭附近那幾輛人力車已經完全消失了。港島方面尚且有碩果僅存的三、四輛人力車只供遊客拍照。手車伕都是六、七十歲的老人家,但隨著港島天星碼頭2006年底遷移到新海旁,他們拉客生意更難做了。◇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