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隔壁搬進一家黑人朋友。他們有兩個女兒,都學過中文。有時碰面,她們會直接同我們講中文,講得很地道。

有一次,先生帶孩子到一座小橋上,看河裏漂浮的樹葉和花瓣。孩子的視角與大人不同,孩子編出各種故事,假想河裏的小魚小蝦如何在樹葉和花瓣的世界裏歷險。

先生被孩子的故事給吸引了。這時,有個小姑娘上前請先生幫忙扶著她的單車,說自己要撿東西。那座橋有些陡,小孩子自己推車上橋本就有難度,再彎腰撿東西就需要人幫手了。這個請求對先生來說是舉手之勞,他伸手扶車,眼睛還盯著水面,繼續聽孩子講河裏的故事。

小姑娘把東西撿起來,接過單車,很有禮貌地謝過先生。她注意到大家都在看水面,也上前看並評論說花瓣和樹葉像羽毛一樣輕盈。先生聽了笑著轉臉,突然發現原來是隔壁的小姑娘。

整個對話過程中,先生一直以為上前求助的是本地小姑娘。先生感慨說,如果當時注意到小姑娘的臉,估計幫手和聊天的時候就不會那麼隨意,對她會格外客氣。聊天時,估計講話會放慢速度,選擇簡單的詞,因為會擔心她聽不懂。好在他只做了最真實的自己,經歷了一次最真切、自然、動人的交流。

有時候,心與心之間產生距離,大概就是因為我們太困於眼睛看到的東西了。當放下一切顧慮與擔憂,只是讓心與心去交流時,就會抵達最溫暖的地方。◇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