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發局將已經批予香港戲劇協會的資助中途削減,來年不再資助,康文署亦表示不會為來屆香港舞台劇頒獎禮提供或贊助場地。事緣藝發局不滿劇協去年頒獎禮中所作出的一些安排,劇協召開記招回應藝發局發出的新聞稿,然後雙方的支持者均有發聲。表面上看,與普通社會新聞並無二致。然而,當中不少細節透露出強權的欺凌和民間的不滿。

首先,藝發局所發新聞稿充滿錯誤。新聞稿指控劇協「沒有主動跟本局商討偏離以往的做法」,實情是劇協從來不會在頒獎禮舉行前與藝發局商討甚麼;將漫畫家尊子和記者蔡玉玲等嘉賓歸類為「文化藝術界外」,意味着藝發局不知道漫畫一向是重要的藝術,也不知道中國一向頒發「優秀新聞文化工作者」獎項;最有趣的,是連時序也寫錯,將9月29日發出的削減資助信函說成11月下旬發出,難道將發出日期篡改推後兩個月便可以證明相關決定經過「深入了解及討論」?

前特首林鄭月娥曾於2021年說過,「紅線」已經非常清晰。既然那麼清晰,頒獎禮拿來作為談論的題材,為何會成為禁忌,甚至成為削減資助的一個「理由」?

事實剛好相反,紅線並不清楚,主持人一分鐘的紅橋紅線含蓄對話,已經被認為犯了嚴重政治錯誤,彷彿香港已退變成中國大陸。

劇協的反駁、劇協主席馮祿德在記招情理兼備的發言,瞬間引發共鳴。某公民記者平時在社交平台出帖,一般會有一二千人讚好,今次她以4千多字巨細無遺記錄記招內容,超過6千人讚好。另一位傳媒中人,將藝發局新聞稿列印出來,然後寫上馮祿德的逐點反駁內容,新聞稿「體無完膚」;他將手寫稿放上社交平台,讚好數目較平時多二十幾倍。

在理性的年代,如果自己理虧,必須小心出手,以免進一步激發民憤。這個基本常識,今時今日已經不再適用。新時代怎樣處理事件?第一,將事件升級,由上級出手。藝發局不可能回應自己的錯誤,遂由文體旅局局長楊潤雄出手指控劇協「本末倒置、混淆視聽」。

第二,局方和支持者既然不會逐步回應反駁,所用「解釋」要麼含糊其辭,要麼繞過相關論點以政治、國安理由反擊。《巴士的報》社長盧永雄認為藝發局與劇協是母子關係,母親停給錢兒子,並無不妥。

將問題講得最透徹的是親建制導演高志森。他沒有像藝發局、文體旅局般轉彎抹角,直指問題核心:尊子和蔡玉玲「代表著一種立場,國安法立了之後,仍然有人死心不息,去推動一種反中、反政府、反國安的對抗」,這對藝發局和康文署是「政治風險」,所以需要「畫了底線,不給資源」。「你邀請嘉賓的意圖,想宣示一個甚麼的政治取向,心知肚明,在耍賴玩手段,你應該預測到玩手段的後果。」「全部背後都有意思有意圖,撫心自問就知。如果你說我不知,如果你敏感度這麼低,這些人無資格做戲劇這一行,你要轉行。」

一言以蔽之,香港已經墮落到立場先行的境況。當一個人被標籤成「政府不需要的人」,便會被千方百計被「社會性死亡」,意圖與他們維持關係的人和機構,也有可能遭受報復。

換言之,以往的合作關係,通通變成監控、審查關係。以後,乖孩子才可以有糖吃,然後集體欺凌沒糖吃的孩子。◇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