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陷入債務困境後,中國頭部房企碧桂園10月10日發公告稱,公司有4.7億港元(約6,000萬美元)款項到期未支付,預計在寬限期內也還不上,包括所有的境外債都有還不上的可能。

10月10日早間,碧桂園發布公告稱,截至公告日,該公司尚未支付本金金額為4.7億港幣到期款項,預期無法如期或在相關寬限期內履行所有境外債務款項的償付義務,包括但不限於美元債券的償付義務。

公告顯示,碧桂園已聘請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證券有限公司和華利安諾基(中國)有限公司擔任財務顧問,聘請盛德律師事務所擔任法律顧問,協助評估公司的資本結構及流動性狀況,並制定整體的解決方案。

此舉意味著,碧桂園境外債重整工作已正式啟動。碧桂園稱,希望通過尋求整體方案來全面解決公司當前境外債務風險,以時間換空間。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碧桂園處於存續期的公開美元債共有15隻,存續本金約93億美元。其中,於2024年到期債券2隻,分別為將於2024年1月27日到期的9.65億美元債及2024年4月8日到期的5.37億美元債。今年內,碧桂園主要面臨美元債的利息兌付問題,不涉及美元債本金到期。

碧桂園稱,由於中國內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2023年以來,公司銷售額承壓明顯。2023年1月至9月,實現權益銷售金額約人民幣1,549.8億元(約212.09億美元),同比下降43.9%。在行業銷售環境未明顯得到改善形勢下,公司面臨資產處置出售的不確定性,預計流動性在中短期內仍將持續緊張。

為緩解短期資金壓力,碧桂園對其境內整體債務進行展期。9月,九筆境內公司債券本金共計約人民幣147億元(約20.12億美元)的展期方案已獲得相關債券持有人的必要同意,債務到期時間整體延展三年。

日前市場也傳出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已賣私人飛機償債消息。據稱已賣掉了一架,是新飛機,一直放在境外未曾使用過,另一架目前在用,也已經掛出在賣了。

9月5日,碧桂園剛完成兩筆合計2,250萬美元的境外債票息支付。這兩筆利息本應於8月7日支付,但並未如期支付,碧桂園也因陷入償債風波之中。兩筆債券利息均有30天支付寬限期,這讓碧桂園在最後時刻保住了未發生實質性違約的狀態。

8月,碧桂園首度公開承認,「公司遇到自成立以來最大的困難」。碧桂園8月10日在發布的盈利預警中稱,今年上半年淨虧損將處於450億元至550億元之間,而去年同期的淨利潤還盈利19.1億元,虧損主要原因是房地產行業銷售下行的影響,導致房地產業務結轉毛利率下降。

不久前,碧桂園還被視為財務狀況相對健康的開發商。在中國房地產巨頭恒大集團於今年9月取消其海外債務重組計劃的情況下,碧桂園這一原本被認為穩健的頭部房企再爆煲,對本已脆弱房地產市場信心造成重大衝擊。

沒錢還債 展期都在拖延時間

曾在中國公司任市場部高管的旅美政經分析人士陸遠行10月13日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碧桂園境外債無法償還,境內債實際也還不上,只不過目前成功延期了三年。

他說,「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碧桂園能夠實現延期,我認為還是有人在背後幫它,因為現在整個房地產行業的形勢都不好,延期三年它也未必還得上。」他說,中國這些房企的財務槓桿都非常高,已沒能力來應對當前情況,所謂「以時間換空間其實也只是在拖延而已。」

除推動債務展期工作外,碧桂園在最新公告中承諾,會全力以赴確保交付工作的順利推進。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碧桂園累計交付新房約42萬套,交付項目涉及31個省份、235個城市,部份項目實現提前交付。到今年底,餘下交付任務仍有約28萬套。

陸遠行對此表示,交付樓盤也需要足夠資金。他說:「碧桂園目前有眾多在建工程,這些在建工程會不會最後也變成爛尾樓?實際上這種可能性相當大。在建工程需要不斷的投入資金才能完成,碧桂園是否有足夠的資金來確保這些樓盤最終建成?現在看來,似乎相當困難。」

陸遠行進一步分析道,碧桂園如果無法交付房產會面臨一個大問題,即購房者已支付高額首付款並申請銀行貸款。他說:「這些購房者每月需償還貸款,卻又拿不到房子,這將導致社會的『不穩定因素』不斷增加。目前,有很多地區的房主已開展抗議維權活動,但幾乎都被官方暴力鎮壓。如果局勢進一步升級,可能演變成大規模群體事件。」

另外,即使碧桂園暫時過關,銷售依然是一個問題。他說:「這麼多的房子賣不出去就無法變現成資金。即使碧桂園這次能夠延期債務,但明年、後年依然會有到期的債務,每年甚至僅幾個月就會有新的到期債務,能夠一直依賴延期來解決這個問題嗎?我認為這是不可行的,在市場嚴重萎縮的情況下,這幾乎是一個無解的死結。」

房企爆煲將危及中國的銀行

陸遠行表示,作為中國的頭部房企,碧桂園的債務危機所造成的市場衝擊會很大。

他說,中國幾乎所有的房地產公司都是通過向銀行借貸實現高速擴張的,然而這些資金很大一部份都被瓜分,流入了個人的口袋。「例如,在貸款過程中,房地產公司和銀行相互勾結,在各項審批的環節,房地產公司和政府官員勾結,通過回扣、賄賂等等方式,很多錢其實早就在各個環節被私分了。」

「像碧桂園這種規模的頭部企業,其的高槓桿涉及很多銀行。現在它不僅是本金還不上,甚至海外債務本金都還未到期,連利息也無法按時支付。這表明碧桂園財務狀況已極為糟糕。從目前情況看前景不樂觀,如真發展到爆煲那一步,那將對銀行帶來相當大衝擊。」陸遠行說。

他還表示,從碧桂園前期的一些做法,可看出其轉移資金動向。「要出問題了,他們首先要保住自己口袋裏的錢,包括碧桂園董事局主席楊惠妍曾大手筆捐錢,所謂向海外一些公益基金會捐錢,實際就是轉移資金,要把錢轉移到海外,都是這個路數。」

碧桂園出問題 造成影響面更廣

旅美經濟學家黃大衛(Davy Jun Huang)也在10月13日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碧桂園的債務影響與恒大不同。

黃大衛表示,碧桂園一直被視為房地產企業「優等生」,一直保持低調和穩健形象。然而,碧桂園項目遍布各地,比恒大還多。這意味著,碧桂園若出問題,在中國造成的影響面更廣。

他說:「碧桂園大部份投資項目都位於一些二三四線城市,相當大比例是非核心城市。在中國經濟迅速發展時,整個樓市和經濟都同步增長。當經濟動力不足時,大部份非核心城市情況就會很糟。因此,儘管看起來是『優等生』,但它所有的架設都建立在一個欣欣向榮的市場基礎上。如果市場不再繁榮,它的風險不會比恒大低。」

「因此,對於一些市場投資者、參與者或者購房者來說,他們會形成負面心理影響,認為如像碧桂園這樣企業都不行,那麼對未來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會有非常負面的評價。」黃大衛說。

他表示,碧桂園、恒大的困境,結合中國當前經濟下行趨勢及中美和中歐關係的緊張,將導致投資者積極調整其在新興市場的投資比例。他說,中國是整個新興市場中的一個投資環節,隨新興市場風險上升,投資基金可能會減少在中國市場的投資比例。因此,未來他們對中國市場的投資比重會減少,這將對中國市場的投資熱情和規模產生負面影響。

「在社會輿論方面,恒大的關注度比碧桂園高得多,總體而言,碧桂園和恒大的影響不同。」黃大衛說,「對於整個社會輿論,及一般購房者和投資者來說,恒大的影響更大,它畢竟是如此大的企業。而碧桂園更多的會對一些專業的投資者和投資基金帶來負面影響。」@

記者寧芯對本文有貢獻 Xin Ning contributed to this report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