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學院的改革計劃

近日,《德國外交部》宣佈改革《歌德學院》。

首先,《德國聯邦議院》已經暫停一筆巨大的撥款,要求《歌德學院》先推出改革計劃,令《歌德學院》面對巨大財政壓力之下,先推行大量節約措施。

當中包括關閉全球158個分院的9個,當中多在歐洲,但也有日本和美國的分部受波及,130個職位被削減。但同時,也會有5個新的學院,設立在新的焦點地區。

節省恆常支出,亦令《歌德學院》在戰略上的方向有所調整。騰出的資源,根據計劃,會投放於在項目工作上,而且會針對應對「公民社會」生存空間收縮的問題。

改革事出必有因

無緣無故,柏林為何要勒緊歌德的褲頭?

在《世界報》WELT的專欄,文化部編輯安德里亞斯•羅森菲爾德(Andreas Rosenfelder)以《為何歌德學院現在必定要全新開始》(Warum die Goethe-Institute jetzt ganz neu anfangen müssen)為題撰文,分析背後德國面對的更深層次問題。

文章前言就立刻講明,外交部的決定,引來「離地的反射性輿論憤慨」(weltfremde Empörungsreflexe)。

的確,德國人不是喜歡投訴的民族,但很有Entitlement的意識,很懂得爭取權利。文化界認為《歌德學院》也被逼削款改革,自然不是味兒。然而,看清德國整個外交文化結構性的轉變,改革也是合理不過。

德國的「品牌」

一家大公司,財政充裕的時候,揮金如土,就會說「維護品牌形象」。大型的官方機構,都容易養懶人。這樣講,不是要得罪《歌德學院》的員工,只是說出實情:德國既然是官僚大國,《歌德學院》這種官方文化機構,很難確切把最後「結果」和投資「投入」鏈接起來,「只要做過,就會給人留下德國印象」。

《世界報》的編輯,就認為《歌德學院》作為德國「品牌大使」,不斷販售正義轉型,自我批判,舉辦可有可無的文化活動。

現在德國面對困境,預算不足,就肯定要「睇餸食飯」,能夠直接對德國帶來好處的項目才可以做。所以「錦上添花」的事就不必再做,在法國,意大利,德國還有甚麼「廣告」要賣?

到重點區域抵抗疑歐派的發展,再到發展中國家搶人才,才是足夠確實的實際任務。

德國的文化形象?

作為香港人,如果想移居外地的話,到底有甚麼考慮?而少數想移居德國的香港人,又是根據甚麼來決定移居地呢?

德國到底有甚麼吸引人的一面?

是經濟勢力?

疫情過後,供應鏈的問題已經麻煩,加上之前依賴俄羅斯天然氣帶來的廉價能源,現在能源價格上漲,對能源集中的工業帶來重壓,經濟展望未明朗。

是汽車工業?

賓士、寶馬當然是德系靚車,但歐盟一方面因環保問題,限制內燃機汽車的發展和銷售,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轉型又不及美國和中國。

是工作效率?

德國效率神話早已破滅,以往專欄已有提及,大至《柏林機場》等基建層級的延誤,小至德鐵因基建老化而帶來的例牌誤鐘問題。

是正義轉型和人道主義?

支援戰區難民,本是人道主義的呈現,但無限制的離地的政策,卻令「右翼民粹主義」藉機抬頭,在多個德國地區成為重大政治勢力。

視乎,很多德國人仍沉醉在過去德國音樂、哲學、文化的輝煌?

富足的生活令人「墮落」

回看過去,德國的成就,都是建築於歷史的災難之後。

二戰之後,百業待興,造就經濟奇跡;冷戰過後,隨着歐洲一體化得到的甜頭;千禧年代,則隨着於中國經濟飛騰和全球化貿易的黃金時代,靠出口「德國製造」而成為經濟強國。

之前看到一個德國評論人講,德國現時的情況,可以用Wohlstandsverwahrlosung「富足性墮落」來形容,本來描述富家子弟因成長於物質過剩的世界,心靈卻得不到照料而變成毫無自省能力,自我膨脹和失去性格的人。

當然,我沒有很悲觀地看待德國的將來,但《歌德學院》的改革,的確折射出德國需要大刀闊斧地開始一場新的旅途。◇

本文轉載自:
http://www.stegermatt.de/blog-sickman-of-europe/ 

有意見?對某個德國主題特別感興趣?歡迎聯絡作者:
mailto:stegermatt@stegermatt.de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