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的文宣中,毛澤東是偉人,周恩來是聖人,聖人的家庭婚姻也散發著神聖的光輝,周恩來與鄧穎超是模範夫妻,在所有公開的夫妻照片中,兩人都相互偎倚,情深意蜜,令人羨慕。情深,對於鄧穎超,是真的,但對於周恩來,則是做戲。

鄧穎超少女時代,受五四運動婦女解放思想影響,曾經有獨身不婚的決定,但接到白馬王子周恩來的求婚信後戀愛婚姻觀念大變,兩個月後她在天津鼓吹婦女解放的雜誌《女星》上發表文章,歌頌男女愛情,說「兩性間的戀愛⋯⋯這種真純善美的戀愛,是人生之花,是精神的高尚產品,對於社會,對於人類將來,是有良好影響的。」表達了鄧穎超對她與周恩來今後婚姻幸福的憧憬。而她婚後,也經常很大方地公開表達她對丈夫的深情。周恩來秘書紀東曾回憶了這樣一個場景,說1969年周恩來訪問越南回國,進門後當著許多工作人員,鄧穎超即上前迎接,要求丈夫「你得同我擁抱,同我親吻」,紀東等工作人員看得目瞪口呆。周恩來在眾人面前,哈哈大笑,然後把鄧穎超緊緊攬在懷裏,深深地在鄧穎超臉上吻了一下。

可惜,這只是在眾人面前的表演。現實生活則是另外一回事。寫《走下聖壇的周恩來》一書的作者權延赤引用周恩來身邊一位秘書的回憶。這位秘書1940年即來到周恩來身邊,一直為周恩來工作到周恩來住進301醫院逝世。這位秘書說,周恩來和妻子鄧穎超私下的生活與一般夫妻完全不同,兩人的生活作息完全錯開,常常是鄧穎超睡醒一覺,周恩來還在辦公,鄧穎超起床洗漱,周恩來剛回到睡房吃了安眠藥睡覺。除非請客,兩人很少在一起吃飯,也很少睡在一起,兩人的夫妻生活很少。權延赤說「周恩來基本是屬於國家,屬於民族和人民的,極少屬於個人,因而也更少屬於妻子。」杜甫詩「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鄧穎超就曾經抱怨兩人的夫妻關係「猶如參商二星」。有時鄧穎超想與丈夫同吃一餐午飯都會惹來夫妻間的一場冷戰,周恩來表現不耐煩,鄧穎超則情緒不快,搞得身邊工作人員很尷尬。

江青因長期被壓制,患有強迫症、焦慮症等心理疾病,導致她性格扭曲乖張。鄧穎超也有同樣的情緒反應。由於缺乏夫妻生活,她對周恩來的愛得不到情感上的回應,加上事業上還被丈夫壓制,鄧穎超在她被迫賦閒的時候,也患上了憂鬱症。周恩來的保健醫生張佐良說,鄧穎超「疾病纏身,長期休養在家」。1965年他第一次見到在西花廳無所事事的鄧穎超時,鄧告訴他說,她「正患著膽道疾病,甲狀腺機能亢進、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和過敏性結腸炎等多種疾病,睡眠差,食慾欠佳,消化不良、身體瘦弱。」而張佐良看到的鄧穎超「說話間,我見她不時用手帕擦汗,並有點氣急。」引發植物神經失調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與精神心理狀態有關,包括精神心理創傷、生活工作壓力等。鄧穎超這樣一位久經考驗的女革命家,曾爬雪山過草地的革命女戰士,神經應該足夠堅強,但在舒適的中南海竟然會如此脆弱。顯然鄧穎超精神很痛苦,對丈夫的冷漠和政治上的壓制是耿耿於懷,長期積壓在心而又無法釋放,終於成為生理疾病。

對自己的婚姻真相,鄧穎超是否有過懷疑?我認為是有的。周恩來臨終之時,對鄧穎超說「我肚子裏還裝著很多話沒有說。」鄧穎超的回答也一樣「我肚子裏也裝著很多話沒有說。」結果兩人都沒有把想說的話吐露出來,而是「永遠埋藏在各自的心裏。」我想,在鄧穎超內心裝著的「很多話」,至少會有一個疑問:丈夫周恩來到底是否愛過她?如果不愛,為甚麼要向她求婚?

另外,鄧穎超是否懷疑過周恩來的性傾向?是否懷疑過她是周恩來利用來掩飾其性傾向的工具人?就現有的資料,是無法獲得確切的答案,但可以根據當時中國的社會狀況作一些猜測。鄧穎超要懷疑周恩來的性傾向,首先對同性戀要有一些基本知識,但囿於鄧穎超身處環境和經歷,她未必會有這種認知。

本來中國傳統社會對同性戀相當寬容,斷袖分桃的風流故事傳之不絕,到中國明清朝時代文人雅士間還盛行男風,同性戀名士比比皆是,比如鄭板橋、袁枚、畢沅等。但到了清末民初,中國社會對西方開放,西風東漸,將同性戀視為有違人類自然秩序的西方基督教文明進入中國,同性戀開始成為社會禁忌。而中共是蘇聯布爾什維克扶持派生出來的一個列寧主義政黨,蘇聯又是極端反同性戀的,將同性戀上綱上線到反動腐朽的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的負面高度,因此同性戀在中共革命隊伍中也是很大的禁忌。因為是禁忌,那個時代的中國人普遍缺乏對同性戀的認知。我的書《周恩來秘密情感世界》批評中國官方學者隱瞞周恩來性傾向,但《晚年周恩來》的作者高文謙告訴我,不存在隱瞞,因為他們在讀到周恩來旅日日記中有關同性戀的表述時,確實不知這些表述與同性戀有關。鄧穎超加入中共革命後,又生活在思想相對比較封閉的中國意識型態中,很有可能,她對同性戀完全缺乏認知。退一萬步,即或有所懷疑,鄧穎超也不敢直面,只能隱忍下來,因為她畢竟是一位黨性很強的女共產黨員,即一位馬列主義老太太。◇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它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