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來到北美後,都經歷了一些艱難的歷程,逐漸地經過一番努力,學習了一些技能,積累了一些經驗,通過踏踏實實的勞動付出,生活變得好了起來。

趙明來北美初期,也是做過許多種類的工作,如搬家、餐館打雜、打掃衛生、裝修房屋、修車等,生活沒有規律,很疲勞,而且收入很低。後來,他成為了一家西人企業的主管,並擁有了自己的網上公司,收入較為穩定、豐厚,擁有了自己的房子、「寶馬」和工具車。

英語差帶來困難

趙明雖然學了多年的英語,可是到北美後,聽說能力差,最基本的交流都成問題,沒車,又不會坐公車。沒辦法,開始的幾天去辦文件時只好安步當車。一次,電話公司告訴他需要交電話費,趙明既聽不明白,也說不明白。於是他開始下功夫學英語。

趙明一邊學英語一邊在一家大企業廚房打工,一天要削300磅芋頭皮,還得幹別的活兒。繁忙的工作,令他難以招架。一次,不小心把手燙傷了,無法正常工作,生活道路走到了低點。可是為了生存,趙明還得與岳父、岳母、妻子一起晚間出去打掃衛生,因為要等人家都下班了,沒人時才能幹活兒。

良好的技術和工作態度是成功的關鍵

趙明想,要想有發展,除了學好英語,還要在技術上下功夫。趙明以前有過焊接工作的基礎,他開始嘗試往這一行上轉。做了一段時間學徒後,他通過了專業的培訓和理論的考核,並獲得了證書。之後,他應聘到一家生產美國軍用取暖設備的本地公司。

西人老闆善於觀察一個人的潛力、工作的效率,他發現以前許多工人經過培訓,可還是經常出現質量問題,包括以前的管工,在一些主要部件上常出質量問題。他看到趙明的技術提高得很快,又有資歷、文憑、經驗,英語說得也很流利,於是在趙明幹到第5個月時,老闆問他能不能做管工,在焊接一些高質量部件的同時,負責整個企業焊接的工作安排、技術管理、人員招聘等工作。

開始時趙明並沒有完全答應,只是說試試看。焊接工通常有六、七個人,忙時有十幾個人,有時加上雜工要幾十人,而且多是西人。西人雖然不像華人那樣人際關係複雜,可是,也有他們的難點。

(AFP PHOTO/ODD ANDERSEN)
(AFP PHOTO/ODD ANDERSEN)

初時,一些西人電焊工心裏想,我們都工作這麼多年了,也沒當上主管,一個華人年輕人來這麼短的時間就當了頭兒了,很不服氣,有時還到經理那告他的狀。

一次,趙明發現一位西人女工焊的東西不理想,就耐心地指出來。這位西人女工不高興了,說:「我這麼幹都五年多了。」趙明耐心地說:「那你試試看是不是這樣會更好?」一段時間以後,工人們都開始敬佩起這位華人了,雙方關係也融洽起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趙明在承擔主管工作的同時,辦起了自己的網上公司,承接焊接修理的業務和疑難焊接切割及生產工序諮詢。同時,趙明還積極參與一些公益活動,並利用業餘時間做一些義工。

趙明身有感觸地說:「這裏是一個公平的社會,只要你肯付出勞動,就不愁生活上的問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