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美國在一周內出現矽谷銀行(SVB)、Signature Bank和銀門銀行(Silvergate)三家主要銀行倒閉,緊接者百年老店瑞士信貸也出現危機,雖然在美國聯邦政府和聯準會出手以及瑞士銀行收購下,暫時穩住人心,沒有出現嚴重擠兌和更多銀行倒閉。不過,在美國聯準會加息與否及加息幅度、速度這個最重要因素的衝擊下,短暫的平靜究竟能維持多久?早已受到預期的金融風暴和停滯性膨脹(Stagflation)究竟會不會來呢?

突如其來的銀行倒閉固然逼使聯準會降低加息幅度,也很可能就停止加息。但在經濟疲弱、紓困和刺激投資政策下,通貨膨脹不太可能消失,那麼,加息又會來到,接著銀行又面臨倒閉危機,於是政府再出手相救、加息動作再停、通脹再現…如此的循環將伊於胡底?

當瑞士信貸被瑞銀收購後,瑞士財政部長就這麼說:「政府不救,『瑞信撐不過24小時』,倒閉就是全球金融危機。」所以,政府就是救世主,這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之後,已形成一種「社會觀念」,形成了一種習慣性的心態。也就是說,如果你夠大的話,政府就不會讓你倒閉;如果你相信政府不會讓你倒閉,政府是你的朋友,你就會傾向於做愚蠢、不負責任的事情。這也就是通稱的「道德危機。」(moral hazard),而且「五鬼搬運」事件也將層出不窮。不但貧富懸殊會越來越嚴重,人人都會輕忽風險,都相信政府會來拯救,而且相信政府一定有辦法救。如此一來,世人都會成為小孩,無法自立負責,事事依賴政府保護。可是,政府是凡人組成的,不可能是萬能的神,已故的前美國總統列根不是早就告訴我們「政府不能解決問題,政府本身就是問題」了嗎?畢竟政府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救急,其政策措施會是「錯誤的實施」,會讓傷口繼續在掩蓋下惡化,終而腐爛而亡。我們不是耳熟能詳「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必須找出病根再將病根除掉才行。那麼,金融風暴或金融泡沫的根源何在呢?

回顧歷史,可以這麼說,自人類創造了「貨幣」以來,「五鬼搬運」就越來越方便,「投機炒作」勾當也愈見熾熱,而金融風暴和經濟蕭條也與人類常相左右。十七世紀初荷蘭鬱金香熱和十八世紀初的南海泡沫,是歷史上早期最經典的兩個案例。而一九三0年代的全球經濟大恐慌,更是研究金融危機的經典事例。

金融狂熱一波接一波

這些歷史事件都不乏被記載分析,最著名的當屬一九九0年出版的《金融狂熱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Financial Euphoria),這是已故經濟學家約翰.高伯瑞(John K. Galbraith)所寫的一本暢銷小書。 如高伯瑞書中所言,人們對金融風暴的記憶時間不超過二十年,當投機泡沫崩盤瓦解,理財金童受到懲罰,財務金融理財學門或許不若往日風光,但不到二十年另一批金融天才又再出現,相關學科也再度熱門,金融創新又受到禮讚,買空賣空再度大行其道,實質製造經濟又被晾在一旁,沒多久再出現瘋狂炒作,接著則是轟然瓦解崩盤,經濟大災難降臨。高伯瑞無奈地告訴我們:「除了更清楚掌握投機傾向與過程外,我們能做的似乎很有限。」也就是說,將歷史事件始末詳述,讓世人了解來龍去脈,強化自己的懷疑態度是唯一治療方式。

高伯瑞為我們記述了一九三0年代以前的金融狂熱,日本知名財經專家倉都康行(Yasuyuki Kuratsu)在二0一四年出版的《12堂撼動世界的財經課》這本書則延續高伯瑞,為我們闡述自一九七一年尼克森震撼以來,直到二0一四年經歷四十餘年已經發生過的十二次經濟危機,提醒世人金融危機時不時會重演,要我們發揮理性不要輕易被騙,讓「歷史是一面鏡子」的教訓落實,不要讓「歷史的教訓就是從來沒從歷史中得到教訓」的遺憾重演。

不過,當二00八年全球金融海嘯達到最高潮,各國政府進一步競相使用QE(量化寬鬆)政策下,好似平息了風暴,但質疑聲一直不斷,而更大的金融風暴正蓄勢待發,也是專家們持續接力發出的警告。畢竟政府以政治手段解決危機看似有效,其實只是將病症掩蓋,甚至是累積負能量,不久之後會迸發更大風暴,也就是說,從歷史中得到的是負面教訓。

金融風暴為何出現?

其實,金融風暴、經濟大衰退之所以一再出現,大都是金融業失職、政府官商勾結推波助浪,以及政府錯誤紓困政策的結果。已故的台灣中研究蔣碩傑院士早年明說的「五鬼搬運法就是金融赤字」,已指明金融機構以各種方式將錢搬給少數有權有勢者。金融機構原本扮演「資金橋樑」或「金融中介」的角色,右手接受民間的存款,左手將這些存款貸放給能力高、從事「實質生產」的業者。

這種金融體系不但無趣,規模也不大。例如,在二十世紀美國股市興起的一九六0年代,金融和保險業合計只佔不到GDP的四%,但這種無聊、原始的金融體系卻維繫了在一個世代之間,使生活水平倍升的經濟體。對照二00八年金融海嘯發生前夕,金融和保險業佔了GDP的八%。而且更有規模巨大的公司,吸收社會中頭腦最好的人才,他們讓金融業光鮮亮麗,其背後的證券化過程,使貸款不再專屬於借方,而是繼續轉給其他人。這些人把貸款細切、分割,並把個人的債務整合成新資產,像是次級按揭、信用卡卡債、車貸等都進入金融體系中。結果使風險倍增、金融體系弱化,終而慘遭崩解,進而危及各產業,延禍全人類。

二00八年全球金融海嘯的教訓,並未讓金融業回到正軌。在衍生性金融繼續創新下,金融業掌控的權力更大,其塑造的政府官員、監管機構、行政總裁,甚至很多消費者的想法和心態,能力更為誇大,這也就是上文所提及的「道德風險」場景。在二00八年之後,行政部門的決策多為金融業帶來龐大利潤,且造成房屋所有人、小公司、勞動者和消費者的損失。金融業已成經濟增長的阻力,而非催化劑,其成長使企業和整體經濟社會都受到損害。

嚴防「金融化」演變成「金融詛咒」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是金融家在對企業發號施令,在金融市場創造財富已成為目的,而非把金融市場當成工具,以達成共享經濟繁榮的目的。金融思維已在企業根深柢固,公司也開始運作得像銀行,只要搬動現金,就能比以前賺更多錢;光是從單純的金融活動,就能產生五倍於二次大戰戰後時期的收入。

有專家已警告說,我們的金融體系已無法對實體經濟發揮作用,而且成為一種經濟疾病,早在一九七0年代,「金融化」(financialization)現象就浮上枱面,如今已不知不覺地緩慢影響全人類。它經由金融、保險、房地產三大火紅產業,在規模與權力上大幅擴張。結果就是經濟增長放緩、貧富差距擴大、市場缺乏效率、公共服務受創、貪腐更嚴重、其他經濟部門被掏空、民主和社會整體受害,「金融詛咒」(finance curse)也就到來了。也就是說,金融不但是病毒,而且毒性更強更烈。

在「金融創新」已是不可擋的潮流下,二0一三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席勒(Robert Shiller)的「將優良道德融入華爾街文化」不失為一帖良葯,這也是一千多年前唐玄宗開元時期的宰相張說,在〈錢本草〉短文中告訴我們的用「道、德、仁、義、禮、智、信」精煉貨幣之道。至少「信用」、「誠信」這項根本的道德必須重回人間,其實,金融的本質不就是「信用」(credit)嗎?讓貨幣或錢回歸到「交易媒介」的本分,也讓金融機構返璞歸真回到「金融中介或橋樑」本色,而社會中各行各業也要體認到貸款應是從事實質生產,而非買空賣空、投機炒作之用。既然政府已獨店貨幣發行,必須嚴格管控貨幣供給量,而「規則(rule)替代權衡」應是最起碼該遵行的原則啊!

作者是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Miss NTD選美大賽現正接受報名:
https://bit.ly/MissNTD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