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治病、沒病補身」是不少人對中藥服用的觀念,認為跟西藥相比,中藥性質溫和且單純,即使沒有特殊症狀,也可當作保健食品強身健體。不過,上璽中醫診所中醫師余雅雯表示,「中藥有病治病、沒病用來養生」,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中藥分為上品、中品及下品,有些沒毒性,有些則必須經過醫師處方才能服用。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中藥雖然比西藥更像食物,但本質仍是「藥」,吃下去除了發揮藥性,也會產生副作用。余雅雯表示,比如說治療用藥,若未經醫師同意就自行抓藥服用,恐產生反效果,對身體造成傷害。

余雅雯說,中藥的來源是以天然植物、動物、礦物為主。在原始材料採收後,經過古法泡製處理,可分為2大類,一類是滋補中藥,一類則是治療用藥。

滋補中藥包含補氣、補血、滋陰、溫陽的藥材,像健康補給品,可根據病患個別體質,加入到食膳中使用;而治療用藥,則有清熱解毒、散寒止痛、行氣活血、除濕利尿等功效,務必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如果擅自抓藥服用,可能會產生不良反應,甚至危及生命。

余雅雯進一步說明,中藥分為上品、中品及下品,並不是每種中藥都可以補身,要由中醫師個別診斷諮詢。

據《神農本草經》記載,屬上品的中藥有120種,沒有毒性、可作為保養,久服輕身益氣、抗老、延年益壽。常見的上品中藥有:大棗、人參、黑木耳、黃耆、靈芝、熟地、枸杞子、山藥、杜仲等。

屬中品的中藥也有120種,有些無毒性,有些則有些許毒性,但它的毒性是用來治療疾病,也有調理身體的功效。常見的中品中藥有:當歸、百合、乾薑、淫羊藿等。

而屬下品的中藥共有125種,余雅雯表示,所謂有毒性指的不是毒死人,而是利用它的毒性來治病。譬如大黃用來治療腹瀉,也不可久服,必須遵照醫師指示服用。常見的下品中藥有:大黃、半夏、附子、桃仁等。

中藥雖比西藥溫和,也較少有副作用問題,但它畢竟是「藥」,一定要依體質、聽從醫囑叮嚀服用,以降低副作用發生的風險。@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