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征南墓誌銘》記載,張三丰「夜夢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單丁殺賊百餘。」

玄帝便是玄天上帝,也就是在武當修道的真武大帝。據道書,玄天上帝為原始化身、太極別體。上三皇時,下世為太始真人;中三皇時,下世為太乙真人;至黃帝時,下世為玄天上帝。

古書記載,真武大帝為淨樂國王及善勝皇后之子。皇后夢而吞日,覺而懷孕,經十四個月,降誕於王宮。後既長成,遂捨家辭父母,入武當山修道,歷四十二年功成果滿,白日升天。

自古道家有習武的傳統,有許多修道之人習武,內外兼修。然而道家講清靜、無為,旨在返本歸真,視武術為「不急之末學」,也就是備而不用,歷來均少記載。加上修道之人多遠離世俗,其武功、絕技不耀於世間;而道家武功的功法與丹法、道法為一體,多以口傳心授,故鮮為世人知曉。因此對於常人來說,道家武術如同麟角鳳距一樣珍貴。

真武大帝像。(公用領域)
真武大帝像。(公用領域)

運太極 萬化生於身

道家太極學說講陰陽兩氣。在沒有產生陰陽兩氣時是混沌狀態,叫無極,然後生出太極,有了陰陽兩氣,然後太極生萬事萬物。張三丰指出要傳他的太極拳法,先要明白這個太極原理:

張三丰說,學太極拳,為了給修道打基礎,而修道則以修心煉性為主。太極拳帶有內、外兼修的很多東西,身體隨著變化,思想境界也得提高,人才能煉出東西來。不然的話,不修心性,心神不定,神氣不和,只學打太極拳架勢(套路),不能煉出真功夫。

人生存在太極陰陽之間,張三丰深入淺出,將太極在人身體內的形成機理揭示給人,明示太極拳與煉丹的關係。後人稱其著作為太極煉丹秘訣。

神使意 四兩撥千斤

明王宗岳《太極拳經》云:武術有很多門派,雖有區別,不外乎以壯欺弱、以慢讓快。這種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的打法,只能說是一般常人的能力。太極拳則不然。張三丰《太極拳歌訣》說,不是因為手快,也不是因為手慢,而是太極拳能夠煉出太極的功能。意念指揮著太極功能在打拳,在做事,因為沒有用力,在人看來就是「四兩撥千斤」。

張三丰在《學太極拳須斂神聚氣論》中說:「拳未到而意先到,拳不到而意亦到。意者,神之使也。」而「用意不用力」是太極拳的十要素之一。在《太極拳歌》中也說,要問如何分辨「體」和「用」,那就是「意氣君來骨肉臣」,「意氣」如同君王,身體骨肉的蠻力如同相隨的臣子,意由神使。

太極真傳哪裏尋?

「學太極拳,為入道之基。」然而張三丰沒有留下修煉太極拳的心法,只把動作傳下來,所以現在的人不知道怎麼通過學煉太極拳修道。

就太極拳架子而言,現在人也不知道該怎麼用,據統計現在世界上有幾億人在打太極拳,打的是甚麼?裏面有多少是張三丰留下的動作?有人把太極拳當作鍛鍊身體的健身操,體會不到太極拳內外兼修的內涵。

歷史上,道家武功門派有「言祖不言師」、「六耳不傳道」的傳承習慣,對於選徒要求極嚴,寧可失傳,決不亂傳。傳人之間只是心傳口授,歷來不留圖譜文字,即使有紀錄也多用口訣隱語暗示,不是傳人不能參悟其中奧秘。

在民間,太極拳從流入民間到現在,已與張三丰太極拳原貌相差甚遠,最主要的就是民間的太極拳與修煉的聯繫切斷了,帶有修煉內涵的動作悟不懂,有些人沒有改動拳架子,但是由於道德下滑,遇不到一個好人就失傳。有些人根據自己的感受改動拳架子,又經過了多代的修改傳承到今天,早已面目全非;還有人自立門派,敗壞張三丰祖師名聲;更有甚者,篡奪太極祖師名份,令天地震驚。

張三丰像。(公有領域)
張三丰像。(公有領域)

雲遊四方留仙蹤

張三丰道成之後,大隱朝世,雲遊四方,道化有緣,足跡所至,人人崇道敬神,成為家喻戶曉的活神仙。

明朝任自垣的《大岳太和山志》記載,張三丰手中拿著方尺,不論寒暑,身披一衲,或置身於窮山、或遊走於鬧市,雲遊四方,也有人看到他能一日千里。

張三丰曾在寶雞陳倉山下結茅修煉,道成之後又住金台觀數年,留有《寶雞晚行》、《小廬題壁》、《歸秦》等詩篇。

寶雞金台觀位於陝西省寶雞市北郊陵塬山上。寶雞古稱陳倉,唐朝至德二年(757年)因「石雞啼鳴」之祥瑞改稱寶雞。寶雞歷史悠久,太昊伏羲曾治理陳倉;周文王也曾在此建邦立業;楚漢相爭時,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最終打下了漢室天下;三國時,諸葛亮五次北伐曹魏,鞠躬盡瘁,仙逝寶雞五丈原。

《明史》記載,張三丰居寶雞金台觀時,曾遊魂七日。大元至正二十六年丙牛(1366年)暮秋,張三丰一百二十歲,他料定自己將離世,作詩唱頌逝去,但在埋葬那天又活了過來。歸來後給了弟子楊軌山一偈,預言元朝滅亡、明朝誕生。

「元氣茫茫返太清,又隨朱雀下瑤京。剝床七日魂來復,天下齊看日月明。」(〈大元至正二十六年丙牛暮秋金台觀遊魂七日歸來付楊軌山一偈〉)

張三丰在寶雞的神蹟不斷,金台觀因張三丰而聞名天下,金台觀因此也成為張三丰的祖廟,張三丰是金台觀的正神,前來敬香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香火興旺。

明朝天順年間,吏部右侍郎張用浣在金台觀立碑《張三丰遺蹟記》,敘述了他父親見到張三丰的情形。碑文說張三丰離開時「足不履地」。張三丰離開金台觀時,留下了九節籐杖、混元衣。明朝末年的公元1611年,寶雞縣令朱炳然還見到這兩樣東西,在碑上刻詩:「鳩杖尚留九節在,霞衣猶見五銖輕。歌罷懷仙一長嘯,昔陽紅照萬山明。」

寶雞還流傳很多張三丰的傳奇故事,為人們津津樂道。

相傳乾隆年間重修金台觀,當天立木,次日樑柱倒塌,連續數日不成,急壞了負責修建的紳民會首。一天晚上,會首在禪房打盹,見一鶴髮童顏、蓑衣布衲的老道,右手持九節籐杖,左手托著烏黑發亮的東西走來說:「我在寶雞多年,深知民風淳厚,樂善好施,為答謝鄉親,特送神鐵兩塊,明日立木,置於礎上,礎固殿穩,俗道安泰。」

會首驚覺醒來,方知為夢,但看自己手中卻拿著兩塊鐵鋤板。翌日如法而作,果然順利,三清殿得以修葺落成。後來,人們發覺供奉在飛昇洞中張三丰所遺蓑衣、布衲、籐杖依在,只是耕耘用的兩把鋤頭只剩下木柄,而鐵鋤板卻不在了,始知定柱神鐵是張三丰用過的鐵鋤板。以後,三清殿雖多次維修,但基礎穩固,這兩塊鐵鋤板一直墊在簷柱下。◇(待續)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