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於24日提交修訂《2021年電影檢查(修訂)條例草案》,要求檢查員考慮電影內容會否「不利」國家安全,並賦權政務司司長撤銷已經上映但「不利」國家安全的電影的核准證明書。資深電影導演張婉婷表示,雖然業界對條例有很多疑問及非常擔憂,但認為作為導演,自由在心中,會努力拍攝自己想拍攝的內容。

《電檢條例》除賦權政務司司長撤銷核准證明書外,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可延長檢查員作出決定的時間,每次最多28日,但條例未就次數設限。另外,若當局決定某影片不能放映,有關電影甚至不能出售或者發行影碟。

張婉婷:會努力拍攝自己想拍攝的東西

資深電影導演張婉婷昨日在港台節目上表示,業界對修訂《電檢條例》有「很多問號」,心裏沒有數,早前與當局開會也是問「呢啲得唔得,嗰啲得唔得」。她坦言不覺得業界有人有「危害國家安全」的意圖,但修例令他們非常擔憂。

張婉婷提到,若有影片被認為可能危害國安,當局可以延長審批時間,每次最多28日,但沒有提及次數限制。她指,過往有上訴機制,最遲35日須開設上訴委員會。但現時若電影涉及國安問題,政府可直接撤銷上映,上訴委員會亦不會處理有關事項,只可透過司法覆核申訴,但司法覆核是「無了期」,最終影片只會錯過預約好的上映檔期。

不過張婉婷強調作為導演,自由在心中,自己不會將紅線放在心上,她希望所有導演都有勇氣堅持自己的路線,努力拍攝自己想拍攝的、有價值的東西,不要自我審查。

張婉婷資料圖片。( 宋碧龍/大紀元)
張婉婷資料圖片。( 宋碧龍/大紀元)

吳國坤:修例字眼詮釋更曖昧  紅線模糊

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副教授吳國坤在同一節目上,形容修例的「不利」字眼是「加辣」、「落重辣」。他解釋,條例原先用的「危害」,需電影內含有直接的政治訊息或嚴厲批評才觸及,但「不利」的詮釋就更曖昧及廣泛,當中的「紅線」模糊,估計審查員會更加小心審查電影。

吳國坤指,過往帶有諷刺意味的電影,如《國產凌凌漆》及《表姐你好嘢》,雖然不屬直接「危害國家安全」,但是否構成「不利」國家安全,要視乎審查員如何詮釋。他指,業界會儘量避開紅線,同時製作一些對社會有意義的電影。日後可能會傾向較安全的電影題材,如都市愛情片、文藝片等。

他憂慮修例造成寒蟬效應,業界會更加謹慎甚至「過份謹慎」,中短期而言對電影創作有相當大的負面影響,業界日後會生存得更加吃力。吳國坤亦認同今次修例針對紀錄片,指國安法落實到《電檢條例》後,有關影片的生存空間已經很小,形容今次修例是再加多一重關卡,獨立電影日後製作要更小心,不能觸碰敏感題材。不過他表示,獨立電影仍可用弱屬社群等社會議題作為題材。

歐文傑:是否仍有創作自由 電影人心中都有一把尺

導演歐文傑在接受本報節目《珍言真語》訪問時表示,是否仍有創作自由,相信電影人士的心中都有一把尺。甚至一些電影系學生都開始覺得,自己日後會否因擔心違法國安法而自我審查。

他亦批評,港府原本指國安法「只影響一小撮人」,但「越拉越多人」。雖然現在只是將國安法納入《電檢條例》,但他擔心未來整個文化教育都會陸續受影響,他亦擔憂未來政府在有需要時,會將條例再收窄。

歐文傑指如今政府就國安法推行的電檢制度並不限於香港製作的電影,而是包括所有在電影院放映的電影。不論是韓國或是荷里活電影, 只要有關當局覺得有危害國家安全的意識,就不能上映。 例如之前上映的電影《逆權司機》就在大陸被禁播。他質疑在條例下,類似電影他日是否能在香港的電影院上映,修例「 對香港觀眾日後能在香港觀看甚麼電影也有很大的影響」。

莫坤菱:港已有白色恐怖 修例是紅線變闊

以反送中為背景的短片《執屋》,今年6月參與「鮮浪潮電影節」時因未獲電檢處發出准映證而取消放映。《執屋》導演莫坤菱昨日(25日)接受「立場新聞」訪問時表示,《執屋》的故事涉及反送中運動期間網上流傳的被捕須知,提醒被捕人要「執屋」,避免個人物品成為不利證據。

她指,電檢處要求片名不能用《執屋》,及刪除14處短片內容,全部都是「在家中收拾的情節」,她推測當局「很介意執屋這個字眼」。對於修訂《電檢條例》,莫坤菱認為香港本身已經有白色恐怖和自我審查,修例對創作人而言是「再闊了的紅線」。◇

-----------------------

【 堅守真相重傳統 】

📍收睇全新直播節目《紀元新聞7點鐘》: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報紙銷售點: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