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大老倌尤聲普今早(5月17日)離世,享年89歲。尤聲普近半年因身體不適,已推遲了不少粵劇演出。消息指他於4日前入住聯合醫院,今早於醫院病逝。

尤聲普1934年出生於廣州,籍貫順德,父親尤驚鴻是著名男旦。尤聲普9歲便以神童姿態登台,年紀輕輕已和名伶嫦娥英、關德興、子喉海及蛇仔應等同台演出。

他曾跟隨陳少俠學習旦角,後來改習生角,初時以演文武生為主,足跡遍及東南亞,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泰國等地,更曾聯同著名花旦演員關影憐到美國登台。1960年至1970年間,尤聲普先後加入過錦添花、新馬、碧雲天、鳳求凰、大鴻圖、滿堂紅、新鳳凰、新龍鳳、頌新聲及大龍鳳等著名劇團,期間伙拍過的一線演員不勝枚舉,包括梁醒波、新馬師曾、鄧碧雲、麥炳榮及鳳凰女等大老倌。

1960年代,在「丑生王」梁醒波的建議下,尤聲普改習丑生,兼習老生,亦嘗試過武生及花面等行當,使得他的粵劇藝術集各行當之所長,融會貫通,卓然成家。

尤聲普對戲曲藝術的傳承廣博,亦曾師承有「北猴王」之譽的京劇名伶李萬春,又隨京劇短打武生劉洵練功、學習身段,因此在武生行當,有深而廣的造詣。

1971年,40歲不到的尤聲普以實驗粵劇的新風格為宗旨,與阮兆輝、李奇峰等一眾年青演員組成香港實驗粵劇團,積極創作和改編粵劇,嘗試超越舊有的藩籬,一洗粵劇守舊的一面。尤聲普在香港實驗粵劇團擔任過導演一職,他在創作及策劃方面亦有貢獻。尤聲普1997年應臨時區域市政局邀請製作《李太白》一劇,1999年負責策劃香港藝術節的「紅伶排場戲薈萃」,2000年將莎士比亞名劇《李爾王》改編成粵劇《李廣王》,後來又多番重演。

尤聲普在粵劇不同行當藝術的發展和提升上貢獻極大。1980年代,他長期擔任雛鳳鳴劇團的丑生及武生,在勵群劇團則展現他兼擅不同行當的一面。在第二屆勵群劇團的演出期間,尤聲普在不同劇目分別以武生、老旦及丑生等多種行當登台。

雖然當時粵劇以才子佳人的生旦戲為主流,但尤聲普在為他度身訂造的新編《霸王別姬》一劇中以大花面擔綱主演,深受觀眾歡迎,展示出粵劇生旦以外的行當也能夠擔當頭牌,令「行當戲」得以再現觀眾眼前。

1989年慶祝香港文化中心的開幕演出及1999年的「紅伶排場戲薈萃」中,尤聲普飾演《六國大封相》中公孫衍一角後,更被視為後繼了「武生王」靚次伯。在1980和1990年代,尤聲普已成為丑生及武生兩大行當中的佼佼者。1990 - 1991年,尤聲普最高紀錄一年演出超過150場。

1992年尤聲普獲香港藝術家聯盟頒發舞台演員年獎。2009年獲香港特區榮譽勳章。2016年獲香港演藝學院頒授榮譽院士。2017年獲香港藝術發展獎頒發傑出藝術貢獻獎,同年尤聲普獲港府頒授銅紫荊星章,彰顯他對粵劇發展的長期貢獻。@

-----------------------

4.16 搶修復印 重返報攤
銷售點: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譴責暴力 絕不退縮】
請支持大紀元: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