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日子,本港法庭的死因庭審訊一宗中學生自殺事件,發現該位學生在自殺前收到其訓導主任致電,當中懷疑曾責難該位學生,並指出會記大過。結果,可能因此把該位學生推往絕路。究竟當時的真實對話是怎樣?我們也無從得知,但這或許敲響了一個警號,就是言語暴力的影響可能更可怕!

筆者和一位朋友談及這宗新聞,怎料育有一位中學生女兒的她也遇到類似事件。某天她發現其女兒收到中文老師的whatsapp 訊息(我還驚訝,老帥竟然在放學時間還聯絡學生),那些訊息都是在罵她的女兒,而言詞上亦帶有強烈的暴力及侮辱成份。

在我的朋友追問女兒下,才發現原來這不是第一次,但因其女兒的成績不乎合預期在先,故她也不敢、也不知道該向家長求助。朋友感覺事態嚴重,故及時使用女兒電話致電老師提出抗議。這才能阻止女兒再受到老師的言語暴力攻擊的對待,也能及時支援女兒的情緒反應。

但是友人也分享道,老師也不是帶著惡意來罵她的女兒,放工後還抽時間聯絡她的女兒,已經是一份關心。可惜是表達的言詞上,言語實在過於強烈,因此而變成了言語的暴力,繼而將關心變成傷害。◇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