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為流行性感冒的簡稱,主要致病原為流感病毒,可因群聚而造成地區性迅速傳播,也會隨著經貿、旅遊等方式而加速跨國散播。每年冬季是流感流行的高峰期,有少數患者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因此應多加注意與預防。

流感的傳染途徑與症狀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內科醫師施宏昇說,流感的傳染途徑,主要是通過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所產生的飛沫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特別在密閉環境中,因空氣不流通,更容易造成病毒傳播。另外,因為流感病毒可短暫存活於物體表面,所以也會經由接觸傳染,例如:手接觸到感染者的口沫或鼻涕,再碰觸自己的口、鼻或眼而感染。感染流感後,主要症狀為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及咳嗽等,部份患者伴有腹瀉、嘔吐等症狀。

易感染的高危險族群

施宏昇表示,多數患者在發病後會自行痊癒,少數患者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常見為病毒性肺炎與細菌性肺炎,還有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其它嚴重之繼發性感染等。易感染的高危險族群包括65歲以上老年人、孕婦與產後2星期內的婦女、嬰幼兒,患有心、肺、腎、肝、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不全者。此外,病態性肥胖者(體重指數BMI 40),在2009年~2010年H1N1流感大流行期間,肥胖首次被確定為嚴重流感的危險因素,所以不可輕忽。

中醫臨床辨證論治

施宏昇提出,流感也被記載於中醫的書中,古書《諸病源候論.時氣病諸候》提到:「因歲時不和,溫涼失節,人感乖戾之氣而生病者,多相染易。」即為時行病毒之邪,多指具有較強傳染性的邪氣,類似現在所談到的流感。

施宏昇說明,依照中醫臨床辨證論治的思考模式,臨床上應首先分別風寒證與風熱證。風寒證症狀有身體微發熱但怕冷,體表流汗少,伴隨有頭悶痛,肢節痠疼,鼻塞流清涕,喉癢想咳嗽,咳痰多白色稀痰;而風熱證症狀有身體烘熱感,體表易出汗,鼻塞多流黃稠涕,並伴隨有頭脹痛、喉嚨痛、咳嗽痰黃稠。感染流感病毒後,雖然大部份的人可自行痊癒,還是有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併發症,所以一旦有類似流感症狀,應盡早尋求合格中醫師診治,避免延誤病情。

此外,流感患者應適當休息,多飲溫水,以簡單清淡飲食為宜,禁食生冷、酒類、油膩等食物;臥室空氣流通時,應注意身體不可直接吹風;若吃完熱食或蓋被後,身體流汗多,應及時更換乾爽衣服,以免再受風寒。

遠離流感 把握5項原則

施宏昇提醒,流感及其併發症雖然可怕,但只要把握好下列5項原則,就能減少感染流感的機會。

1.每年定期接種流感疫苗。

2.維持手部清潔(勤洗手,不要用手直接碰觸口、鼻和眼)。

3.注意呼吸道衛生與禮節(有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

4.生病時在家休養,減少出入公共場所。

5.注意飲食均衡與保持適當運動,以維護身體健康。◇

整版圖片來源:Fotolia、iStocka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