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來,中國社會始終崇尚「孝德」,也有不少名言章句對「孝」做了詳盡的詮釋。「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的詩表達對父母的孝敬之情,幾乎人人耳熟能詳。像這樣宣揚孝道的文字古文裏隨處可見,今天帶大家一起重溫經典,相信看過這個後,沒人敢不孝。

1、《論語》(春秋)

作者:孔子弟子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論語‧學而第一》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圖片來源:網絡)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圖片來源:網絡)

少年弟子回到家裏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論語‧為政第二》

孔子說:「當今的孝子,只是說能夠供養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馬,都能得到飼養。若對父母不孝敬。那供養父母和飼養狗馬有甚麼區別呢?」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論語‧里仁第四》

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

2、《禮記》(春秋)

作者:孔子的學生及戰國時期儒學學者的作品

《禮記》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情況、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闡述的思想,包括社會、政治、倫理、哲學、宗教等各個方面,其中《大學》、《中庸》、《禮運》等篇有較豐富的哲學思想。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圖片來源:網絡)
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圖片來源:網絡)

曾子說:「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活父母。」

3、《孝經》(春秋)

作者:孔子及其弟子

它是中國古代漢族政治倫理著作、儒家十三經之一。全書以孝為中心,比較集中地闡述了儒家的倫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規範,指出孝是諸德之本,首次將孝與忠聯繫起來,認為「忠」是「孝」的發展和擴大,並把「孝」的社會作用推而廣之,認為「孝悌之至」就能夠「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孝是天經地義的。

4、《孟子》(春秋)

作者:孟子及其弟子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屬語錄體散文集。

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離婁上》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係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

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圖片來源:網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圖片來源:網絡)

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

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盡心上》

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

5、《大學》 (戰國末期至西漢)

作者:曾子

《大學》是儒家基本經典之一。原為《禮記》中的一篇。南宋朱熹把它與《論語》、《孟子》、《中庸》合稱為「四書。」

「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

6、《三國志》(西晉)

作者:陳壽

它是一部主要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國別史,詳細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歷史,受到後人推崇。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三國志‧魏書》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圖片來源:網絡)
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圖片來源:網絡)

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

7、《名賢集》(南宋)

作者:南宋後儒家學者

它是我國古代對兒童進行倫理道德教育的蒙學教材之一,彙集了孔、孟以來歷代名人賢士的嘉言善行,以及民間流傳的為人處事、待人接物、治學修德等方面的格言諺語,有些還滲透了佛、道兩教的因果報應等思想,其中不乏洞察世事、啟人心智之句。

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

8、《古人云》(宋)

作者:林逋

《古人云》叢書是從唐、宋、元、明、清各個時期的相關著作中選出幾十種小書編輯而成,是我國民間流傳下來的訓誨勸誡類文獻。

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

—《古人云‧省心錄》

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

9、《增廣賢文》(明)

作者:佚名

《增廣賢文》又名《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是中國明代時期編寫的道家兒童啟蒙書目,集結了中國從古到今的各種格言、諺語。後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現在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

妻賢夫禍少 子孝父心寬

妻賢夫禍少 子孝父心寬(圖片來源:網絡)
妻賢夫禍少 子孝父心寬(圖片來源:網絡)

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

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小羊跪着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餵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10、《勸報親恩篇》(清)

作者:佚名

文中大力宣傳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的文明美德,曾廣泛流傳,影響極大。

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父母出入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

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

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

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面帶歡。

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意,面帶歡笑。

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圖片來源:網絡)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圖片來源:網絡)

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

11、《弟子規》(清)

作者:李毓秀

《弟子規》是啟蒙養正,教育子弟敦倫盡份防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準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

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

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甚麼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

首孝弟,次謹信。

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

孝敬父母的道理古人尚且理解得如此通透,當今時代,無論以何種方式,我們都應當將千古孝道好好傳承下去,好好的孝順父母。反觀自己,你做到孝了嗎?

~載自中國文明網◇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