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嗩吶、讀祭文、擺放祭品,甚至穿長衫祭祖,這些如粵語長片中的鏡頭,每年於重陽、清明時節,都會在新界圍村一帶重現,俗稱「春秋二祭」,是新界圍村人相當重視的傳統。他們早於北宋前後已南遷至香港,在新界多個地方建村立業,延續至今900年左右,可說是原原本本的第一代香港人,因此保留了中國古時祭祖的傳統。

本周日是黃曆九月九日重陽,又稱敬老節。雖然熱帶氣旋「艾利」接近香港,或影響民眾當日祭拜祖先。不過,港人一向重視重陽節,每到重陽日各大墳場均大排長龍,故除非八號風球,否則祭拜如常;尤其是有近千年歷史的新界圍村一帶,重陽祭祖更拜足一個月,代代相傳。曾擔任《今日睇真啲》創作主任、現為香港民俗掌故專家的周樹佳表示,在當今人情淡薄、紛爭不斷的社會,港人仍保留重陽節傳統,敬天祭祖,孝道重現,乃香港之福氣。

據周樹佳介紹,市區人是黃曆九月初九拜山,圍村人則從九月初一,拜到九月三十日,拜足一個月。除重陽日拜自己已故的高堂外,其它日子還要「拜太公」,以紀念昔日開基祖先。當中以新界五大家族,包括鄧氏、侯氏、廖氏、文氏及彭氏祭奠規模最大,因為子孫最多。此外,市區九龍竹園莆崗林氏亦有保留祭祖,但隨著1957年竹園村被拆,令該族群拜祭的風氣式微。

鄧家千人拜風水祖墳

有文章指,香港重陽祭祖儀式源於上水廖氏。不過,周樹佳認為,廖氏元末明初才遷入香港,在新界五大家族中最年輕,惟其規模較大,故受矚目。不過,元朗鄧氏,以及新田文氏的拜祭歷史更久,規模亦不小。

鄧氏分有五大房,在不同村落開枝散葉,其中有兩房定居香港,三房住在東莞。

據下村鄧氏27傳子孫、屯門紫田村村長鄧德森介紹,每年黃曆九月十九日(即今年陽曆10月19日),五房子孫約定到近荃灣愉景新城一帶的「半月照潭」,拜祭廣東鄧族三世祖鄧日旭,如同一次宗族大聚會,有過千人參加。

「我們下村有兩輛巴士去,錦田有三、四輛巴士去,非常多人。」鄧德森稱,今年拜祭時間從10點半開始,直到12點多結束。由鄧家不同房的人輪流主祭。

「半月照潭」是香港名穴之一。周樹佳披露,據鄧氏族譜記載,北宋年間,四世祖鄧符協通曉風水,發現香港風水很好,故將江西的祖先移到香港,除葬在荃灣外,有的還散葬在元朗,包括近期引起爭議的橫州一帶。「政府起公屋,要起少一棟,就是因為橫州有鄧氏祖墳埋在那裏。」

文天祥後人、大埔泰亨文家順村長則表示,新田文氏祭祖規模最大的是,黃曆九月十六日到落馬洲警署附近的祖墳拜祭,連同深圳文家後人一起拜。

香港民俗掌故專家的周樹佳表示,港人保留重陽節傳統,敬天祭祖,孝道重現,乃香港之福氣。(受訪者提供)
香港民俗掌故專家的周樹佳表示,港人保留重陽節傳統,敬天祭祖,孝道重現,乃香港之福氣。(受訪者提供)

陶氏:飲水思源盡孝道

初世祖陶文質第20傳子孫、陶兆林村長說,他們拜祭祖先,除了體現孝道之外,亦會銘記祖訓。
初世祖陶文質第20傳子孫、陶兆林村長說,他們拜祭祖先,除了體現孝道之外,亦會銘記祖訓。

除新界五大家族外,居港700多年的屯門陶氏,於九月初四率先舉行祭初世祖儀式。據說屯門陶氏初世祖陶文質於宋末元初遷居於屯門,葬於牛潭尾,故於牛潭尾拜祭。

當日本報記者隨同陶氏一起從屯門出發,前往元朗新田牛潭尾。因車路崎嶇,不少地方都被雜草掩蓋,非陶氏族人帶領,一般人難尋此地。不過墳墓修葺完整,位處高地,相當開揚。

大概12點多,陶氏子孫約五六十人到場人齊後,即開始拜祭,約時一小時。不少陶氏長者均穿長衫,以示對祖先的尊重。在嗩吶吹奏下,拜祭由司儀主持,宣讀祭文,擺放燒豬、水果、米飯、燒酒等供品。陶氏分三房,由輩份最大的18傳開始拜祭,年紀最大的九十餘歲,亦有從外國回來的陶氏後人,首次拜祭。

據18傳長房子孫陶達臣介紹,以往圍村人窮,過節時才有豬肉吃。原本拜祭結束後,會舉行「太公分豬肉」儀式,每人分幾兩豬肉,「非常矜貴」,但因時代發展,分豬肉太麻煩,先改為按丁(圍村人,男士算一丁)分錢,每人十元,人人有份。除了初四拜初世祖外,初五會到大嶼山拜五世散仁祖,初六到虎地拜七世維益祖、初八到松山拜二、三世祖,初十、初十一到鳳地分別拜四、六世祖,重陽則拜父母。

對於圍村人為何保持此傳統,他表示:「這是新界人的孝心。飲水思源,沒有我們祖先在香港開創,就沒有我們後人,是一種感恩的心。」20傳子孫、陶兆林村長則說,他們拜祭祖先,除了體現孝道之外,亦會銘記祖訓,提醒自己做人要公正、公平,去除私心,團結族人。

沙田曾氏望後代繁榮昌盛

在香港沙田獅子山附近有一個面積達6,000多呎的圍村建築——曾大屋,是僅存的最大客家式大宅。
在香港沙田獅子山附近有一個面積達6,000多呎的圍村建築——曾大屋,是僅存的最大客家式大宅。

此外,位於新界沙田的客家圍村曾大屋,面積6,000多呎,是目前僅存的最大的客家式大宅。曾氏家族第六代後人曾先生稱,曾氏後人亦相當重視祭祖的傳統。今年九月初二即先到曾大屋附近的山「拜太公」,約有一二百人參加,子孫每人分300元。

至於今年重陽提早「拜太公」,後拜已故高堂,曾先生認為是族人越來越重視傳統之故。「他們認為要拜祖先為先,尊重祖先。」此外,和其他族群不同的是,他們在清明還會加拜祭「福德公」。

相傳清朝時期,曾三利兩兄弟從廣東梅縣五華移居香港筲箕灣,靠打石為生。某日看見山上有燈火,感覺甚奇,發現一幅無人認領的骸骨,故收起埋葬,其後不久,「買入幾缸鹹魚,下面有金銀」,曾氏相信是「做善事有善報」之福,從此改變命運,並將孤魂作為「福德公」,每年清明予以拜祭。

對於圍村人重視祭祖,曾先生認為,這是中國人的傳統,不能遺忘。「儒家講,仁義禮智信,祭祖是盡孝道,子孫亦得到祖先庇佑,比如我們子孫經常拜祭,都較為富有些。」另外,家族平常少見面,可借此維繫一個家族的團結,其次是保持傳統,希望子孫後代繁榮昌盛。

重陽節有登高、飲菊花酒、佩掛茱萸等習俗,相傳是由東漢時桓景和費長房故事而來,據說這些習俗有消災避厄之功效。而在香港,重陽祭祖,則是廣受港人重視的傳統習俗。

「孝」是人生福德的根源

重陽節,黃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最早的重陽節傳說起源於神對人的看護,是神傳文化的一部份。大唐把元日(華人新年)、寒食、上巳和重陽列為傳統四大節日。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古時常在此日進行祭祖與敬老崇孝活動。

原本不過重陽等傳統節日的大陸,近年來也出現年輕人穿漢服祭祖,重歸傳統的活動。

曾氏家族第六代後人曾先生樂見此現象,認為值得提倡,「共產黨文化不講信仰,不鼓勵拜祖先。文革時,我的外父不敢供奉祖先。但經過這麼多年的缺失,年輕人沒有傳統的觀念,沒有信仰,變成人的心沒有慰藉,變成空虛。現在開始重視傳統文化,這是非常好的現象。」

民俗專家周樹佳也說,儘管歷經時代變遷,香港圍村人一直都很重視傳統習俗,值得保留和發揚。比如新田文氏家族,有很多人移民到荷蘭,但重陽前,不少人都回港祭祖,直到過完黃曆新年。

「這是中國人的美德,傳遞孝道思想。特別是今時今日,人情淡薄。不過,重陽、清明祭祖時,卻見到很多人,非常、非常興旺,很壯觀。即使香港有很多社會問題,但從這些傳統節日,發現孝道思想很牢固,大家都認同飲水思源。」周樹佳說道。◇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