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不到七點鐘,我們就抵達哈爾濱車站了,在那裏早已擠滿了日本僑俘,竟把那座豪華的大候車室擁塞得水洩不通,許多婦女和小孩還等在門外。從入口處慢慢延伸出去,成四路繞著廣場排成了一條無頭的長蛇陣。

在清冷的晨風裏,那些衣著單薄的兒童們,都緊緊藏躲在母親的衣衫裏,有父母自己忍受寒冷,把衣服脫下披在孩子身上。她們都穿得非常狼狽,因為在那一段苦難的日子裏,為了填飽肚子,凡是能賣的差不多都已經賣光了。每個人都顯得異常的憔悴瘦弱。

但是從他們那呆板的眼神中,確實可以看出是帶著一些興奮和喜悅,因為這幾個月他們時時刻刻都在盼望,能有這麼一天的到來。

在電車站上我們找到了父親和母親,我替千代子拎著東西,按著遣送證上的編號,我們陪她去尋找她的領隊。無論我們走到那裏,人們都先讓出一條路來,男男女女無數張消瘦的面孔,都以極羨慕的眼光注視著千代子。在兒童可憐的啼哭聲中,我們好不容易才找到那位白髮蒼蒼的老領隊,聽說他還是一位退休的將軍呢。他脫下帽子恭恭敬敬的站在父親的前面,在我的翻譯下,他戰戰兢兢的和父親寒暄著。父親拜託他一路上多多照應千代子,如果在路上有甚麼困難,可隨時託請遣俘委員會轉達哈爾濱。千代子緊張的一直扯著我和母親的手。

就在這個編隊裏面千代子遇到她的老校長,她替我們介紹,原來他就是每天站在「瑪蒂爾」舞廳門口賣香煙的那個老頭。他們的生活若與戰前相比,簡直是滑稽得可笑,從前愈是顯赫的人物,如今的生活就愈顯得狼狽尷尬;將軍的女兒去賣淫,市長的夫人會變成陪酒女郎;「部長」和「大臣」會轉任清道夫……

從威風凜凜的高貴生活中,一下跌入這卑賤不堪的隊伍裏,因此他們都充滿了可怕的自卑心理。你看那位老校長手拎著帽子站在父親面前一再的鞠著躬,在附近隊伍裏的人們也都跟著把帽子脫下在那裏畢恭畢敬的肅立著。雖然父親一再說著:「請不必客氣。」但是他們還是戰戰兢兢不知如何是好。

鐵路招待所的餐廳裏,我替父親和母親找到一處休息的地方,然後我領著千代子到播音站去,她希望能藉廣播找到她那幾位極要好的女同學一路做伴。

廣播站上的服務人員正在替一些離散的親人們做著最後的連絡,不斷的播出一些男人或女人的名字。還有許多婦女伏在服務台上絕望的哭泣著,有的母親在尋找孩子,有的妻子在尋找丈夫……
離開中國前使她們最感傷痛的,就是不知道她們這些親人的下落。

播音站的樓下是臨時醫療站,由哈爾濱各慈善團體派來廿多位醫生,在這裏義診。許多身體衰弱的日本人都患著牙痛,許多孩子都在病中……

千代子看著這些又傷感的淌出了同情的眼淚。

「千代子,你又傷心了」我替她擦著眼淚說:「你可知道有千千萬萬的中國人的遭遇比這更慘痛,由於我們年紀小,都沒能親眼見到過……」

從播音站回來,一路上我們都遇到孩子們那些飢餓的小眼睛,一個瘦弱的小男孩,從母親的懷抱裏伸出兩隻小手「咿咿呀呀」向我們呼喚著,一時教人不忍離去,我囑咐千代子先在這裏抱抱他,等我到附近的餐館去買一些食物來。

我不知道這連牙齒都沒長全的孩子究竟喜歡吃甚麼,我買了一些香軟軟的包子,教千代子慢慢的餵他吃,他等不及的用兩隻小手捧著那熱騰騰的包子,向小嘴裏一個勁的塞,那位母親卻感動的哭了。

因為戰爭中國不知有多少這樣的孩子,現在也不知他們還都在哪兒受苦,想到這裏我也淌下了眼淚。把戰爭當做掠奪手段的人,不但毀了別人,也為自己招來了災難,我們這個世界為甚麼會出生這樣多的玩火者,他們在到處製造仇恨,製造恐怖的災難。

許多日本婦女因為在俄國人過度的折磨下,身體都衰弱不堪,以致沒有一滴奶水供給孩子,因此那些尚在吃奶的嬰孩們,經常都陷在可憐的飢餓中。當我們走回鐵路招待所的時侯,正好碰上哈爾濱兒童慈助會的汽車運來了大批餅乾,由一些中國小學生把餅乾分贈給那些呆站在隊伍中的日本兒童,使他們在那漫長的旅途上不致挨餓。

一些年齡大點的中國女孩,手裏提著盛滿熱牛奶的水壺,在到處用杯子親切的餵著那些在春寒中顫抖的日本嬰兒,情景該是何等的感人,啊!人類的前途充滿了希望,連孩子們都懂得博愛的真義。

千代子也異常感動的在那裏注視著。

一個白俄小女孩很費力的挽著一個小籃子,籃子裏裝著兩個盛滿牛奶的暖水瓶,在每個瓶口上都擺著好幾支膠皮奶頭,她提著那個小籃子專門去餵那些母親沒有奶供給的小嬰孩們。

最後她把那兩個熱水瓶重新灌滿牛奶,拿來捐送給那兩個母親正在生病而被餓得奄奄一息的小嬰孩。那位傷心的父親,看著他那五個月大的小兒子,含著皮奶頭狼吞虎嚥的吮吸著牛奶,激動的說:

「孩子,將來長大可別忘記你所吃過的中國牛奶呀!」

一些失去了孩子的母親,目睹這種場面,觸景傷情都懷念起自己的孩子,在不住感傷的擦著眼淚。

太陽漸漸昇高,天氣也變得和暖多了,馬路上的樓影在慢慢的縮小,電車的鐵軌反射出銀亮的光芒,這該是一個多麼晴朗的春日,我陪千代子站在鐵路招待所餐廳的樓窗前,讓她對著這可愛的哈爾濱做一次最後的眺望,她緊緊握著我的手,還是顯得那樣的傷感。(待續)◇

——節錄自《牧野》/ 旗品文化出版社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