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去年8 月被中共當局以所謂「嫖娼」罪名拘留的29 歲英國駐港領館前僱員鄭文傑日前在英國接受本報獨家專訪,詳述自己在西九龍高鐵站被「送中」,在深圳被關押、酷刑對待、單獨囚禁及被逼認罪,以及出獄後在香港、台灣被跟蹤恐嚇的經歷。以下是專訪的第六集:

記者:您到英國後都有和議員會面,如 Lord Alton 等,您目前有計劃籌備工作小組或其它合作形式去繼續抗爭?

鄭:有,我們在上議院有見面。而我們也即將再見面討論下一步的工作,也在看有甚麼工作適合我。我也歡迎,如果有機會去其它國家如歐洲、台灣、 美國等,就我的個人經歷以及我對人權、民主、自由的理念繼續發聲, 同時也希望藉此游說工作使國際社會去關注越來越多香港示威者被失蹤的情況,還有在大陸一直發生的維權事件,包括大陸維權人士、法輪功人士或者在說台灣、加拿大等因為人質外交,而被消失的不同人士,我希望繼續聲援他們。我可能會做更多這類型的游說、調查或者研究的工作。

記者:美國已經帶頭通過《香港人權民主法案》。我相信很多香港人都關注英國會做些甚麼,在這方面你有甚麼建議?因為大家都認為英國作為《中英聯合聲明》的簽署國,它暫時的回應相比美國是比較弱的。

鄭:沒錯,英國的確應該針對香港議題發出更大的聲音。作為《中英聯合聲明》中的締約國,英國是有監督、履行這個約定的責任。

眼見一國兩制白皮書,就未來而言,我們也想在國會裏提出不同的意見或做一個辯論。執政黨自己的人權委員會有一份報告,有一份有他們的一國兩制白皮書,方便公眾去了解事情的真相。

從而,我們也可以給予英國外交部更多的監督。他們在做一國兩制白皮書的過程之中,更加能切實地了解示威者的意見,而不是側重在建制派或者上流社會對香港的看法,我相信英國的外交部會儘量地去平衡各階層的看法。

同時我們也希望在國會裏面,作為國會的民意機關是希望與如Hong Kong Watch、Benedict Roger、Lord Alton等等合作,還有我們也見到國會裏面有一個跨部門、跨黨派的團體在關注香港議題,所以我也希望可以去貢獻,一起去商討如何和英國當局政府溝通,在香港的議題中走得更前,更好地聲援香港。

BNO平權

記者:現在比較熱門的議題BNO平權,曾一度提到英國脫歐之後推動機會更大,你覺得是否有把握?

鄭:BNO平權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但是我相信在未來香港的議題、香港的前途,包括2047年在英國來說或在國際社會來說都是一個顯學(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議題)。

尤其是締約國英國,它的責任要看著香港在2047之後是否變成一國一制。我相信在2047前的10到20年間,他們也會開始研究如何去處理這件事,所以香港的議題在未來只會越來越受到關注,而不是越來越式微。

BNO它是1997年前英國給予英國國民的身份,裏面牽涉的人口數量目前為止也有300多萬。現在合資格正在領取BNO護照的也有10到30萬人,其實為數也是可觀的。

那麼也有一些聲音說,既然香港出現了這個(抗爭)情況,越來越多人希望逃離香港,可否讓BNO擴權或平權,使港人可以在英國避難或者生活呢?

港人和其他一般定義的難民不同,香港始終教育水平比較高,而港人對經濟貢獻的能力也比較高,所以我個人也樂觀其成。

如果僅從人權或者保護的角度來說,BNO持有者應該被保護的,更何況他們是英女王的子民,是英國的國民。英國是否要盡道義責任去幫助他們呢?我認為是應該的,而他們也有不容忽視的潛在影響力。因為這群BNO人士,包括我自己,只要有英國的住址證明,無論是永久居留、讀書或公幹,只要有一個住址證明,就可以去投票的,甚至乎你可以去選舉。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選票市場。

香港是中共集權的風向標

未來國際社會可以拿香港作為一個風向標,去研判中國在未來所謂崛起和急速發展的時候,會否演變成一個新的霸權國家,香港和台灣就是風向標可以讓他們去測試。

很多年前,香港和台灣已經明確感覺到如果要和中國做生意,你的某些政治言論就必須要經過審查,時至今日那個火勢已經燒到美國的NBA、英國的英超,其實這個擴張的速度是很快的。所以,香港的戰略價值在未來永遠只會越來越凸出。

英國作為《中英聯合聲明》的締約國,是有道義責任去保護港人的,所以這件事我認為在未來,對英國國會議員而言也是一個足夠的誘因,包括BNO這個足夠龐大的選票市場,可以去影響英國國內的政治和政策,使英國政府對中國的議題、台灣和香港有更加充份和務實的認知。

記者:說說最近英國學府的反應,英國劍橋大學學生去信學府要求褫奪林鄭月娥榮譽院士頭銜而校方拒絕接受。這封是由過萬名舊生和議員聯署的聯署信,對此能否表達一下你的想法?

鄭:我想劍橋大學有自己的考慮。首先,要去釐清的是林鄭的院士資格究竟是榮譽成份較多,還是學術成份較多。我個人的意見是如果她是學術成份較多,那很難去褫奪一個人的學術學位,因為她確實是透過考試或者一個合法的程序去得到的。

如果這個院士是透過一個榮譽的性質得到的話,那我們必須要問劍橋大學,這個林鄭月娥處理這些事態,是否符合劍橋大學榮譽校友或者榮譽院士的身份,可以拿何君堯的例子作為一個對比。而劍橋大學作為世界學術的翹楚,在關係整個人類社會命運的道德責任上而言,它應該站得更前、更高、更敢言。

我們再說學術自由,如之前復旦大學也修改了他們的章程,將學術自由這條刪去。劍橋大學不應該因為和中國的經濟利益與關係在學術自由   這個彰顯人權、民主、自由的價值理念面前退卻。

它應該要問自己,為何會有人出來抗議呢?它應該去留意,林鄭月娥是否和劍橋大學的價值相稱呢?這是劍橋大學需要反思的地方。

當然英國政府也有很多的議題,也很明顯會看到很兩難的局面。如果它在人權、民主、自由的議題上站在香港這方,它會同時失去很多與中國的經濟利益和合作關係,所以他們要去做一個取捨。而我個人覺得英國是一個非常在乎人權、民主、自由價值,十分在乎榮譽的國家。它應該站在人權、民主、自由、價值的一方。

中共商業合作背後有政治目的

新的冷戰即將到來,英國要認清這個事實。否則它和中國展開更多的商貿關係,反而會牽扯到英國的國家安全問題、被滲透的問題,而英國最終或會自食其果。因為中國正在用各種手段,用它的經濟實力去懲罰一些不聽從中國命令的國家或者得罪中國的國家。

拿最近的一個事件舉例,就是傳言滬倫通指責英國就香港示威的立場,甚至就我這事件的表態而不滿,所以中國單方面就撤退滬倫通的計劃。

我自己個人的回應就是不失為一件好事,因為我十分懷疑上海是否如官方所願在2020成為一個國際承認的金融中心。這個舉動只會使香港作為中國走出世界金融體系的窗口更加不可或缺。而我們也很清楚看到香港示威者以這件事作為非常有力的籌碼去推動政治民主化的改革進程。所以我相信中共如此行事,只會使示威者有更多的籌碼去抗爭。

如果根據滬倫通在半年以來做過些甚麼,我們見到有兩所中國的公司透過這個平台來到倫敦,而無一所英國公司通過這個平台去上海。而第一所來到這裏的公司因為這些事情的影響,尤其政治風險的影響,(近日)的股價急跌。而另一家公司在11月份或因為我的事情,而被(中共)終止來倫敦的計劃。我想這個損失是中國公司的損失,是中國一帶一路或者透過這些經濟形式擴張的一個挫敗。

很多人就上海2020年能否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這件事進行評論。其實我們看一個國際金融中心,條件是它需要有一個法治的社會,而這個法治社會是不問政治的,是具有長期穩定性的。

那今天中國因為一些政治的因素,暫停這個決定會使國際社會清楚知道,其實你和中國往來、做生意是充滿不確定性的。如果有一天它的政治風險十分大的時候,你的合法權益是無法得到保障的。

所以中國的外交部提到他們希望英國能夠提供一個公平、合理的環境給中國公司。這件事是應該反問他們,為何單單憑一個政治目的和動機,就可以以金融工具作籌碼。

所以要反問中國當局,中國應該為世界提供一個更加穩定、更具法治的營商環境,外國企業才有信心去中國做生意。

記者:我們都看到中共的爪牙不斷在經濟方面嘗試滲透英國,包括早前British Steel 事件,借用港交所收購倫敦交易所事件,還有最近的華為5G事件,在這方面你有甚麼補充?

鄭:我個人希望英國當局要三思而後行。不只是華為5G,還有說美國之前把幾個人臉識別公司列入黑名單,最主要原因是它可能幫助中國國安、國保去進行政治迫害,包括維吾爾族人。他們可能透過一些大數據或者人臉識別技術去加強管控,所以我們真的必須要很小心。

如果一個政權它不是一個民主選舉的政體,而是一個獨裁的政體,一旦它有更加先進的技術,它會加強它的監控。所以我想英國政府自己也要三思,現在中國單方面暫停滬倫通就是一個政治決定,中國當局實行的所有經濟合作計劃的背後是要累積它的政治籌碼,實現它的政治目的。

這些技術,包括華為,因為華為董事長之前有軍方背景,還有幾所人臉識別的公司,這些公司表面上是香港註冊公司,但是大家都知道他們的來源是北京,而他們和中國的公安或者國安單位是有合作的,這些英國要去考量。

如英國讓華為在境內鋪設的網絡會否構成國安層面的憂慮,可能會牽涉到個人資料的問題,可能牽涉到地下網絡的問題,可能牽涉到訊息的問題等,這件事我也希望了解更多。

英國所說的非核心領域和核心領域的差別是甚麼?哪些核心領域不給華為去做,哪些非核心領域給華為去做呢?這件事我希望英國政府可以進一步澄清,讓英國國民可以安心。

美國、澳洲也已經提醒英國說,你最好別讓華為進來參與5G。英國內部的聲音都不相同,有一部份人認為如果不讓華為進來,可能英國會進入一個科技的黑暗時代,暗示華為已經掌握了很大量的專利,如果不用華為,英國就不能走到時代的尖端。

問題是英國必須認清中國當局背後的政治目的。如滬倫通,滬倫通表面上不是政府單位的計劃,它是倫敦證券交易所的計劃,但是中共一樣會把這當成政治工具,藉此施行它的政治影響力。所以我認為英國政府在這方面要更加審慎。(待續)

注:在尊重原文的前提下,部份內容經過編輯整理。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