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是中共獨裁者的天性。香港不聽話,中共就要把它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廢除。
中共廢除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想法其實很早就有了,先是希望用上海、廣州來替代香港,後來又希望用深圳來取代香港,結果都行不通。如今又想用澳門來取代香港,難道澳門就能行得通嗎?
澳門取代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十大缺陷
從產業屬性來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其實就是一個國際金融產業集群。而產業集群的形成,必須具備完整的供應鏈和服務鏈,從而帶動下游的銷售鏈,形成環環相扣、相互配合的產業族群。
從產業集群的組織形式來看,它必須以市場為軸心,以龍頭企業為主幹,以眾多中小企業的配套為輔助,以完善的服務配套為依託,在一定區域範圍內,形成一個相互依託、相互配套的產業格局。除了在供應鏈和服務鏈上有許多先決條件外,它的形成還與一個國家的國情、政治環境、產業政策、產業歷史、交通條件、地理環境、地方文化等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從目前澳門的情況來看,若要打造一個國際金融中心,至少有以下十大缺陷:
一、澳門缺乏國際金融業的市場氛圍
澳門要打造國際金融中心,首先要以市場為軸心。可澳門缺乏的還不僅是市場,而更重要的是缺乏國際金融市場的氛圍。
澳門是一座以博彩業聞名世界的中小城市。據澳門政府2019年公佈的數據顯示,陸地面積32.8平方公里,總人口67.2萬人。2013年前,澳門博彩業佔產業結構比重高達63.1%。後來受大陸政治影響,從2014年開始下滑,到2018年,博彩業佔產業結構比重下降至49%。金融產業佔結構比重16.38%,澳門所謂的金融業,更多是賭場黑社會放高利貸。而國際貿易佔產業結構比重只乎為零。其它服務業幾乎都是圍繞著博彩業而生存。可謂是:賭業旺,行行旺;賭業衰,行行衰。
從澳門的市場氛圍來看,無論是澳門本地人,還是外來客,他們當中大多數人要麼是服務博彩業,要麼從事放高利貸或洗黑錢,要麼就是賭客。而從事正當國際金融和貿易的人幾乎是極少數。更沒有像香港這樣的國際證券市場和國際金融市場。
中國政府有錢可以在澳門建無數高樓大廈、建金融市場,但有錢不一定就能營造出一個國際金融市場的氛圍。
二、缺乏國際金融業的龍頭企業
龍頭企業是一個地區產業的骨幹。香港之所以能夠成為全球的國際金融中心,這與香港「四大家族」的貢獻是密不可分的。
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郭得勝被稱為香港「四大家族」,他們不僅支撐了香港的金融、物流、貿易、房地產等產業,同時他們也支撐了香港的各種金融產業配套。如:酒店、餐飲、學校、醫院、教堂、傳媒、律師事務所、會計會事務所、城市交通、會展等產業服務配套設施。
從澳門何、馬、崔三大家族的產業來看,他們幾乎都是靠博彩業和房地產業起家,所涉金融業更多是賭場放高利貸。如果澳門要打造國際金融中心,這三大家族只會把產業帶向黑道。
像香港「四大家族」這樣的本地龍頭企業,決不是中國政府有錢、有政策就能造就出來的。
三、澳門缺乏各國優惠政策支持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它首先是要得到世界各國認同,並給予各種特殊政策。如:獨立關稅區地位、護照免簽、貨幣獨立與自由兌換、產業標準通用、法律通用等。
從產業的角度來說,澳門想要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就必須要做到以下八通:人通(各國免簽)、信息通(新聞自由)、錢通(貨幣國際自由兌換)、路通(交通條件國際化)、物通(物流國際化)、規則通(行業標準與國家法律國際通用化)、政通(政府間交往平等化)、文化通(語言、飲食、宗教信仰、教育、生活配套等國際通用化)。
若要滿足上述八通,這決不是由澳門單方面就能做到的,這必須要世界各國來支持與配合。按照目前中國的外交環境,就是傾一國之力,也不可能實現上述八通,更不要說有錢就能辦到。可只要其中有一項缺失,國際金融中心就會出現產業功能性殘缺。這也是上海、深圳、北京、廣州等大陸城市無法取代香港的原因。可澳門又能比這些城市好到哪裏去呢?
四、澳門缺乏國際金融產業人才
國際金融中心需要國際化人才來支撐。在香港反送中運動中,一個20剛出頭的大學生黃之鋒,他就可以遊走在西方各國政府,甚至比中國政府的外交官還要老到。這其中說明了甚麼呢?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香港之所以有無數個黃之鋒,這不僅是香港的國際地位所造就,而是香港擁有與國際同步的教育體系及人才評價標準。這也是中共黨文化體制下不可能具備的人才培育環境。
更重要的是,香港是一個國際人才多元化的城市,僅英美兩國就有幾十萬人在香港工作,全港擁有各種外來人才就達上百萬之多,這種人才環境決不是澳門可比的。
澳門除了擁有國際博彩業人才外,其他人才本身就很貧乏。這一點從澳門幾任特首的普通話水平就能說明問題。以現任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為例,由於他的普通話水平強差人意,經常鬧出笑話,他甚至用普通話把自己名字「崔世安」三個字讀成「吹屎眼」。可見,澳門人的綜合質素比香港人要差多遠。
五、澳門缺乏地域品牌作支撐
區域品牌是發展產業的門面,也是一個城市的國際形象。如香港:它在全球有著東方明珠的美譽。而人們一提到澳門,首先就會想到世界四大賭城之一,澳門的賭場與黑社會聞名世界。甚至還會想到,這座城市的首席長官都是黑社會老大輪流坐莊。
從理論上講,區域品牌包含著品名、品級、品味、品德等四個評價要素。品名是指地名;品級是指該地區在國內外的城市排名及等級;品味是指該地區與其它地區的差異化(特色);品德是指一個地區的人文環境及文明程度。
從區域品牌的評價要素就可以看出,作為以賭場和黑社會著稱的澳門,其品級、品味、品德幾乎與緬甸金山角是同一個類別,同耶路撒冷、熱那亞、都靈、馬賽、利物浦、斯特拉斯堡、鹽湖城、塞維利亞和蒂華納同一個城市等級。根本就不適合打造國際金融中心。你想,一個正當的生意人,又有誰願意跑到澳門這種地方去投資做錢生意呢?正所謂:土匪窩裏開錢贓,人才兩空。你想,中國政府投資再多,它能洗白澳門的城市品牌嗎?
六、澳門缺乏城市基礎設施配套
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城市,它的基礎設施配套至少要滿足以下條件。如:國際金融結算中心、國際購物中心、國際人居中心、國際休閒旅遊服務中心、國際人才培訓中心、國際人才交易中心、國際產業研究中心、國際信息諮詢中心、國際法律服務中心、國際貨運中心、國際客運中心、國際化政務服務中心等。這些中心可不是掛塊牌子就能了事的,而是真正要實現國際化運行。
從澳門區位條件來看,陸地面積只有32.8平方公里(相當大陸一個鄉鎮的面積),總人口67.2萬人(相當大陸一個中等縣區的人口)。澳門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凡是去過澳門的人都知道,其城市的增容性是非常有限的,僅憑澳門的產業用地條件是不可能打造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的。唯一的可能,就是將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用地擴展到大陸珠海。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澳門的城市自由度又等於打了折扣,與大陸城市幾乎等同。其特區優勢也將完全失去。
七、缺乏完整的產業鏈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它首先具備了非常完善的產業鏈。這也是香港的金融產業的核心競爭力。
澳門要想打造國際金融中心,首先就要構建完備的產業鏈。從金融業的產業鏈要素來看,一是資金或資本;二是專業人才;三是制度;四是各項產業配套。
從目前澳門的條件來看,要想把全世界的知名銀行、投行、券商等引到澳門是很困難的,何況專業人才、制度和各項產業配套等產業鏈要素都不完備。而產業鏈要素也不是有錢就能買到的,尤其是一個城市的軟實力。
註:如果中共要把香港大陸化,其人才、制度等優勢將會徹底失去,國際資金或資本也會很快撤離,產業鏈將會迅速斷裂,香港的國際競爭優勢也將會大大減弱。
八、投資者在澳門缺乏安全感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澳門必須要給投資者一種安全感。按照全球城市安全評價標準,城市安全有四大要素,如:數字安全、衛生安全、基礎設施安全和人身安全。然而,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它還更加注重政治環境、城市信用、新聞自由、信仰自由、法制環境等。
據《經濟學人智囊》(TheEconomistIntelligenceUnit)公佈2019年全球城市安全指數,香港因今年發生反送中運動,其城市安全指數由兩年前的全球第9位跌至今年的20位,評分的四大範疇中,只得「個人安全」一項位列全球前三名。儘管如此,香港還是比澳門更有安全感。
澳門作為世界四大賭城之一,其城市安全感與香港、東京、倫敦、紐約、新加坡等國際金融中心城市相比,澳門還是存在很大差距。而這種安全感又決不是政府花錢就能買到的。
九、澳門缺乏金融產業的文化土壤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澳門是賭場文化,香港是錢莊文化。這兩座城市的產業文化都傳承了上百年,而城市的產業文化又浸染著這座城市的每一個人。也就說,澳門人都會做賭錢的生意,香港人都會做經營錢的生意。可賭錢和經營錢又是兩碼事,賭錢更多是靠運氣,而經營錢更多是講究技能和學問。因此,這兩座城市的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也就是說,澳門是投機文化,香港是投資文化。
從產業集群形成的環境需求來看,地方文化就是產業生長的土壤。從這種意義上講,儘管澳門與香港兩座城市相距只有60公里,甚至都是特別行政特區,但澳門與香港的產業土壤卻是天差地別。
因此,如果中國政府要把香港的金融產業強行移植到澳門,就好比把廣東的荔枝樹移栽到黑龍江一樣,它不可能成活,就是樹成活了,也不可能開花結果。
十、澳門缺乏良好的國際政治環境
國際金融中心本來就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產物,社會主義國家從制度上就不具備搞國際金融中心的條件。
中共政府希望澳門取代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外乎有兩個原因:一是港人「不聽話」,一心要追求民主自由,而澳門人就像大陸人一樣「聽話」,中央好管理。二是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和歐盟28國都相繼通過了《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和《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政府在香港的政治空間將會被大大壓縮,而澳門就不一樣。其實這是一種非常愚蠢的想法。
這些國家之所以沒有給澳門立法,是因為澳門與這些國家的利益毫無關聯。若中國政府要把澳門打造成國際金融中心,這些國家要麼就不參與,若要參與,同樣會像香港一樣推出《澳門人權與民主法案》。只要是國際金融中心,就不可能任由中共政府自導自演,更何況中共政府口中還天天高喊著馬列主義,與西方民主國家為敵。
如果地方文化是產業生長的土壤,那麼,政治環境就是影響產業生長氣候。因此,澳門要想打造國際金融中心,首先就缺乏一個良好的國際政治環境。而這種環境又不可能靠大撒幣就能換來的。
結論:又是一場政治鬧劇
香港既是一個國際金融產業中心,又是全球第七大貿易經濟體。根據2018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行榜,香港力壓新加坡、東京,成為全球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與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
從全球金融產業集群的角度來看,香港、新加坡、東京、紐約、倫敦等都屬國際金融產業集群城市。這些城市的金融產業都是經過了百年洗禮和培育才形成今天的產業集群。而一個城市要形成產業集群,它又必須要具備許多先決條件。而有些條件又決不是用政府的行政命令或加大投資就能滿足的。
因此,北京想通過發展澳門的金融產業來取代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最終只會給國際社會增添一場政治鬧劇。#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